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六神磊磊读金庸
ISBN: 9787533964825
六神磊磊,本名王晓磊。知名自媒体人,作家。 曾任新华社重庆分社记者,长期从事时政、政法报道。2013年开设专栏“六神磊磊读金庸”,文章广受欢迎。在金庸小说已然被众多读者反复解读、诠释的情况下,六神磊磊的金庸解读仍然脱颖而出,以其犀利、独到的视角独树一帜。著有《给孩子的唐诗课》《六神磊磊读唐诗》《翻墙读唐诗》《你我皆凡人——从金庸武侠里读出的现实江湖》等。
从伟大武功到伟大公公 金庸小说,是一部武功 的退化史,也是一部武人 的缩阳史。这话何意呢? 就是随着历史一代代演进 ,江湖高手们不但武功越 来越差,阳刚之气也逐渐 褪去,变得越来越内缩和 萎靡。 如果不算短篇《越女剑 》的话,金庸小说的历史 背景大概横跨了七百来年 ,从《天龙八部》的北宋 哲宗元{;占年间一直写 到了《飞狐外传》的清朝 乾隆年间。这七百年里, 高手们的武功一代不如一 代。早年问的侠客神乎其 技,甚至可以凭武功返老 还童。可到了后来,神功 消失殆尽,连点穴、“铁板 桥”都成了不俗的武功了。 不妨从时间最早的《天 龙八部》的北宋说起,看 看这段七百年的退化和缩 阳史是如何发生的。 且说《天龙八部》的时 代,是一个武学繁荣、百 花齐放的时代。当时最伟 大的武功大多被收藏在三 个顶尖的图书馆里。第一 个叫琅嫒玉洞,是逍遥派 开设的;第二个叫还施水 阁,是慕容家开设的;第 三个叫藏经阁,是少林派 开设的。全江湖的高手们 都挖空心思,想到这三个 最顶级的图书馆里去看书 。 开办和经营这三个图书 馆的,恰好一个是儒家— —慕容氏,一个是道家— —逍遥派,一个是佛家— —少林派。很长一段时间 里,这三座武学圣殿交相 辉映,鼎立武林。 声明一下,本书里所谈 论的“佛家”“道家”等仅仅是 个称谓而已,只限于小说 里虚构的武术门派,和现 实的佛教、道教完全无涉 。 先说开办了“还施水阁” 的姑苏慕容家。他们的末 代领袖慕容博以鲜明的儒 生形象纵横江湖—— 那男子约莫四十岁上下 ,相貌俊雅,穿着书生衣 巾。 慕容博此人不但外表是 个书生,在内心理念上也 是个儒家积极用世理念的 践行者,志在修齐治平。 他家世代梦想兴复早已灭 亡的故燕国,哪怕复国的 成功率几乎是零,也仍然 知其不可而为之。 在当时的江湖,作为儒 生的他武学思想也最为桀 骜,提倡夫子所谓的“以直 报怨”,其核心武学精神是 一句话——“以彼之道,还 施彼身”,即“用你的办法来 弄死你”。这可以说是当时 江湖里最阳刚,甚至是最 极端和偏激的武学思想。 可在江湖上,这个慕容 家也是衰败最快的。他们 轰轰烈烈地存在了一些年 ,充当了几回武林的风暴 眼,然后就无可挽回地没 落了。 整个江湖都嫌弃他们。 不管是宋、辽还是西夏、 大理,乃至武林中一切的 势力和存在,都嫌他们太 闹腾、太偏激了。他们是 众矢之的,是威胁、是麻 烦、是刺头,人人似乎都 在找姑苏慕容的不痛快。 他们的族长慕容博无奈遁 入空门,唯一的继承人慕 容复发了疯,整个家族迅 速地式微。金庸的武学史 长河中,儒家武士的一角 塌陷,正是从慕容氏的衰 败开始的。 这种衰败势难挽回。到 了南宋,生于公元1170年 前后的黄药师成为了金庸 江湖里最后一个武功达到 绝顶境界的书生。 让我们记住黄药师的形 象——“穿一件青色直裰, 头戴方巾,是个文士模样” 。这是武侠史上最后一个 伟大的文士形象,是传统 文士在江湖最高殿堂上的 绝唱。自黄药师之后的那 些文士高手,无论杨逍、 张翠山、陈家洛还是余鱼 同,不管他们再如何风流 机巧,终究都不是最顶尖 的人物了。 P1-4 ★精选六神磊磊多年沉淀之作,覆盖金庸的十一部主流作品。 ★还原故事现场,通过细致幽微地解读,让我们理解金庸“怜我世人”的悲悯之心。 ★以通透见解映照现代人的困境,启发我们审视自身,保持清醒和纯良。 ★收入华人漫画大家李志清先生为金庸小说创作的多幅插画作品,传神再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故事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