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儿里的溜达:崇文

胡同儿里的溜达:崇文
作者: 马晓冬|
出版社: 中国书籍
原售价: 89.00
折扣价: 46.28
折扣购买: 胡同儿里的溜达:崇文
ISBN: 978750689759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正义路 北京城最早的街心花园 正义路在东长安街南边,北口对着南河沿,南口在 前门东大街。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条被街心花园分 成东西两股单行线,两侧排列着许多中西混搭风格建筑 的马路,和四九城里的胡同有些不搭。那当儿,这一带 是中国最早的使馆区,这条街的名字也不叫正义路,东 边一股叫明治路,西边一股叫英国路。再往前说,正义 路这里并不是马路,而是通惠河的一段河道——御河( 玉河)。 早年间,通惠河从北京城中穿过,其中自万宁桥( 后门桥)至正义路这段穿城而过4.8公里的河道,被称 为御河。直到清末民初,正义路这段河道上还有三座东 西向的石拱桥。北御河桥在东长安街,又称长安桥,中 御河桥位于今正义路与东交民巷交叉路口,南御河桥就 在如今正义路的南口。御河由正义路南口的城墙下流入 前三门外护城河,经东便门流向通州。 《辛丑条约》后,这一带从此成了洋人的使馆区。 东交民巷被改名使馆大街,长安街改名意大利街,正义 路也被分成明治路、英国路。直到20世纪30年代,这段 河道才改为暗沟,修成了马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 家作主,这条路命名为正义路。 正义路2号北半部,曾为皇太极长子豪格的肃亲王 府。肃亲王传到最后一位——川岛芳子的父亲善耆时, 赶上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进京,王府变成日本使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北京市政府所在地 。正义路2号南半部,早年是大清朝为皇太子私人订制 的帝王培训班——詹事府,储君们在这里接受包括帝王 之术在内的各类培训,后成为日本使馆武官处。 正义路4号院原是日本正金银行的旧址,建于1910 年,现如今是中国法院博物馆新馆。 正义路5号原为康熙帝七子爱新觉罗·允祐的淳亲 王府。1861年(咸丰十一年)成为英国公使馆,这也第 一处洋人设在在中国的外交机构。据说当初英国人还按 照亲王府的规制在门板上镶嵌六十三颗门钉,与英国公 使馆一墙之隔的北侧就是当年纪晓岚组团领着大清朝的 文化精英编纂《四库全书》的翰林院,也是当时世界上 最大最古老的图书馆。1900年,翰林院被攻打洋人的义 和团放火焚毁。 现如今正义路1号至5号的门牌已经不在,一道高墙 把几处院落圈在其中,越过墙头之上还能隐约看到几处 王爷府留下的建筑。 正义路西侧的前门东大街11号,荷兰使馆旧址现为 中央文史研究馆; 前门东大街23号曾是美国大使馆,当年基辛格访华 时曾与周恩来总理在此会晤; 东长安街14号为英国使馆,如今为公安部办公地址 。 从“明治”路、“英国”路到“正义路”,从洋人 的领地到“人民特别法庭”,这条街巷目睹了中国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