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曾不堪一击又终将坚不可摧

我们都曾不堪一击又终将坚不可摧
作者: 洛城
出版社: 万卷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0.10
折扣购买: 我们都曾不堪一击又终将坚不可摧
ISBN: 9787547045985

作者简介

洛城 女,本名李晓夏,简书作者,喜马拉雅认证主播。**一线Top开发商城市公司市场总监。工科出身的文艺女,剑走偏锋的女将人。身披铠甲,指尖凝花。 作者文笔精致动人,文章经常被简书平台首页热门收录,被人民*报、清华南都、二*食堂、十点读书、视觉志等微博微信大号转载。单篇阅读量均可达到10万+,总阅读近千万。 微博:洛城 微信公众号:洛城公子

内容简介

人生没有永恒的高点 朋友的大学同学 M **了。 为此,朋友和我聊了很久,作为同班同学,他回想起来总觉得很自责。他发来一张 M *后的 QQ 签名截图,上面写着:Disappeared in the world。他说,班里的同学当时都没有发觉他的异常,所以也都没有主动去关心疏导;还说起*后一次见他,还是读研究生时在学校远远地看到他的身影,没想到那一眼竟成永别。 M 来自于普通的农村家庭,和其他广大农村出来的孩子一样,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从小家人就什么都不让他做,让他把全部身心都放在学习上,他也没有辜负家人的希望,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一直很出色,并*终考入了北京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他是全村人的荣耀,他也一直以为上了好大学就等于可以出人头地了。 但是到了大学以后,他还没来得及享*那份荣耀,反而*到了*多的打击—他慢慢意识到了,他和其他人在家庭条件上的巨大落差,而这令他产生了**的自卑;再加上身边聚集了来自***的同样努力学习的尖子生,身在其中的他,也再无法展现出当年那种出类拔萃的**。 为了学习,家人多方凑钱给他买了一台电脑。只是,这电脑没有成为他学习的帮助,却让*渐自卑的他陷入了游戏的世界,那里没有令人烦恼的落差和自卑,他很快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因为玩游戏,他长期旷课;再加上拖欠学费没能够按时答辩,*后他连毕业证都没能够拿到。浑浑噩噩的四年,除了打游戏,他不但没有学到多少实用的知识,没有学会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甚至逐渐丧失了语言能力,这样的 M 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四年来他没有回家见过一次父母,他曾说,不出人头地决不回去。他真的没有再回去——在被一个救助站救助的当晚,他就**了。 这里我不想*多地述说这个悲剧故事,在伤痛之外,我们应当冷静下来,拨开让人沉痛的愁云,想想该如何避免出现*多M 式的悲剧。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 M 式的悲剧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让他除了学习以外不具备其他的能力,包括工作能力和让自己快乐的能力。 人生在世,除了学习,许多事情同样重要,比如学会生活,学会建立一种既能让自己快乐的,又很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次,培养独立成熟的心智很重要。*家庭条件和家庭教育的影响,M 曾见过的、经历过的太少,所以当心智不成熟的他**次接触游戏,而周围又没有可以管教他的人时,情况就一发不可收拾。 心智成熟的人懂得适可而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心智不成熟的人并不懂得这一点。 就像孩子喜欢吃甜食一样,因为心智尚不成熟,他们会不停地跟家人要糖吃。他们不会考虑吃多了糖,牙齿会坏掉…… 但心智成熟的人不一样,他们懂得节制,能够抵御**,不会让自由导向过度或偏执。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不需节制的,会一直让人有快感而不用承担后果的。 再者,还有一个关键点是,M 未能接*一个事实—原来自己是平凡的。乡里乡亲们从小对他的夸赞认可,让他产生了过度的自信和自我膨胀感。他认为自己是上天眷顾的人,具备着别人没有的使命感。 在这种认知的影响下,当他进入到一个周围人都很**、都很拼命的集体中,且自己很难从中突围时;当他从小建立起来的对自己的固有认知被击碎,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平凡时;他才做不到以归零的心态,接*自己的平凡,并通过个人努力奋力向前。 “人只有经历了自己的渺小,才能到达高尚。”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也值得我们去思考。 *后,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他还没有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懂得自卑等**情绪都是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加以改善的。 自卑就像阳光下的影子,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再强大、光鲜的人,也难免会有自卑的时刻,只是有的人豁达一些,让它一笑而过,别人捕捉不到;有的人则比较敏感或外显一些,甚至会放大那一感觉。 面对自卑,你是期望让它成为推动自己走向内心强大的动力,还是想让它把自己拖入“全世界都亏欠我”的偏执之路呢? 这都取决于你自己,取决于你怎样管理它们。 人生没有永恒的低谷,也没有永恒的高点,这是世界通行的法则,是不可逆的客观规律。连恒星都有陨灭的时刻,*何况人类短暂而渺小的人生中难以避免的小小起伏呢? 你现在的样子,就是*好的样子 那天我和同事聊天,她说到自己一个姐妹,在北京做某地产项目负责人,已经升职到片区总。三十出头,单身贵族,全靠自己的努力,在北京购买了两套房产。我随口问了句:“还没有结婚的对象吗?” 同事说:“还没有。但她现在的*子过得很好啊。她经常说,你现在是什么样子,就安心地接*并享*现在的状态,你现在的样子,就是*好的样子。” “那些该是你的,终会在路上,又何必急于一时呢?反之,那些不是你的,无论你如何费尽心机也都不会得到。” 这样的想法,给了我些许震动。 我为什么要按照你认为的幸福方式来生活呢? 你凭什么觉得我过得不幸福,进而来怜悯我呢?其实,我真的不需要。 我曾写过一篇《订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的文章,说的是我的好友钟林和她前男友的故事。在下笔之前,我对钟林满是心疼。总觉得她一人在外,很是委屈。 可是,在文章即将收笔的时候,我的想法已然有些微妙的变化。 对她来说,什么才是*好的结局呢? 我凭什么认为,她赶紧找个男朋友才是修成正果呢? 她在结婚以前,和不适合的男朋友分了手,尽管过程哀伤又感人,但长远来看这何尝不是好事呢?毕竟,只有告别了错的,我们才能和对的相逢。 我之前总会催她抓紧找个男朋友,可现在我真的不再这么想。 我不想,以“为你好”的名义,绑架她。 尽管加班只睡了四小时,可她依旧可以在一个小时的地铁里看几十页的书。 她可以在压力大的时候,戴上口罩和耳机,不需要跟任何人交代,暴走十几公里。 她可以在不用做空中飞人的**,睡个大懒觉,然后窝在自己收拾得无比温馨的小窝里追剧、看电影。 她很好地保持着身材,然后在个人社交平台上晒出个人美照,配上一句“自恋出了新高度”的潇洒旁白。 她可以随时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异国看看别样的风景。 她靠自己的努力,在上海拿到了一份年薪几十万的工作。 她的父母健在,且身体健康,她有可以为之辛苦的工作,也有养活自己的能力和本事,她的爱情就在前来的路上,她可以随心所欲地畅想自己想要的爱情模样。 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的状态吗?为什么非得要用谁的生活模式去框起她的幸福呢? 她喜欢现在自己的样子,那这就是*好的样子。 很多人谈个恋爱,就觉得全世界单身的人都很可悲,这是一种很狭隘的同理心。我们的幸福与否,不取决于我们单不单身,不取决于任何人的眼光,只取决于我们个体自身,对于现状的正确打开方式。 你现在的样子,就是*好的样子。 如果你还年轻,那么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什么都是新的,什么都还有期待。 如果你还单身,那么你是自由的,你可以按自己的心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你已婚,那么你终于有个知冷知热的人,让你寄托心中的爱意。 如果你有了孩子,你将体会生命对你的恩赐,生活虽然累,但什么都不能替代为人父母的欣喜。 …… 我所说的并不是要让你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我是想告诉你现状是我们成长路上必经的历程。我们都会走在上升的路上,你不可能一毕业就做老总拿**年薪,你不可能不经历经营、成长就收获爱情和家庭。 那些美好的未来,请你相信,是终会到来的。 我刚进现在的公司时,一直想下一线带项目,出于各种原因,领导始终不放我走,要我继续做公司品牌负责人。 后来我渐渐看到现任职务的优点:这是个外向型岗位,除了能够整合各方的资源,偶尔有几分“指点江山”的气魄外,工作还很稳定,**基本不用加班,这让我很顺利地度过了结婚生子的人生节点。 现如今,我反而不急于下一线带项目了,因为我知道,这**终会到来,我也可以预见,到那时,我会是怎样一副忙得不可开交的样子。在那**到来之前,我要做的,就是***好好陪伴家人和孩子。 常有应届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会羡慕我们这些已经是负责人的哥哥姐姐,但是他们不知道或是忽略了,我们也在羡慕着他们的年轻,羡慕着他们有无限可能的未来,羡慕着他们敢闯敢干、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好心态和自由。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学会接*现在的自己,享*当下你所拥有的,大胆追求你所期望的。因为时间终将给你应该属于你的东西,你终将成为*好的人。 在每个人生阶段都不惴惴不安,活在当下,不对自己失望,不以己之弊较他人之长,徒增烦恼。 无论你正处在人生中的哪个阶段,你现在的样子,就是*好的样子。 职场中,你需要一颗敬畏的心 “对待工作,要有一份敬畏的心情。” 这是我和 Q 哥在季度面谈时,他对我讲的话。我当时激动地对他说:“Q 哥,这句话讲得好,我要记在小本子上,然后写篇文章出来。”所以,也就有了**这篇文。 这里,我想就“职场敬畏心”这一点,讲讲我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三个让我佩服的人。 01 职业经理人 Q 哥 首先,我要说的自然是我的顶头上司 Q 哥。他在 V 公司任职已有十几年了,四年前由总集团外派来到我们城市的分公司,做专业系统负责人。在**次见面的聚餐上,他就轻松地叫出了我们几十个人的名字,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现状也都了解得很清楚。 在同行里,V 公司是*爱做 PPT 的公司,极为讲究逻辑和理性数据分析。身为 V 公司的**人士,Q 哥自然也很钟情于做 PPT。 也因此,他来的**周我们就被虐惨了,不少人通宵在 PPT里打滚,V 公司的职业经理人特性在 Q 哥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什么是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就是通过自己的专业性来为公司获取*大收益。”Q 哥经常这样跟我们讲。 来做系统负责人之前,Q 哥在总集团沉淀了足足十年。他是做市场研究出身的。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他并没有沉溺在*常单一的数据统计工作中,而是借着自己的职位便利,通过对全国数据的研究找出了其中的规律性和相关性,同时他还整合了所有来源于一线公司的完整的营销运作案例。 他管理市场调研部的那几年,是这个部门的**时期。为了研究麦肯锡,他经常翻墙到国外网站上研究案例,遇到看不懂的专业术语就抱着词典一个一个字地翻译…… 所以当他站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他不仅已经有了对集团六十多家分公司营销运作成败经验的背书,还有站在集团高度上养成的**化视野。 每次和他对策略或者数据的时候,我们这些负责人都会如患有强迫症一般反复检查数据,因为他对每个数据都**敏感,我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的心算估计已经绕地球好几圈了。 他也并不是甩手掌柜,公司在新城市品牌落地的头几年,他挨个陪我们加班冲刺,他对每一个营销运作的产生都要求不仅要有逻辑的输出,还要有系统性的排布,再不是那种一味拿钱砸广告的暴发户式做法。 忙起来时,他几乎天天有应酬,但我们仍能时不时地听到他对新看的专业书籍或案例的一些心得。 其实,与和他同一级别的其他同行公司的领导相比,谁都过得比他舒服。但是当市场不好时,当别人只能望洋兴叹时,他却带领着团队破了行业纪录。 我想这也是他能够担任 V 公司城市专业系统负责人的原因。从他身上,我学会了职业化,也学会了深入和系统性的思考,也*加深刻地感*到了“敬业”二字的分量。 02 媒体人杨帆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经常和媒体人打交道,杨帆就是经常与我打交道的一个媒体人。我认识杨帆的时候,她已经是 TX网 Z 城站房产版块的总经理。 看到杨帆的人,总是很难将她的外形跟她的事迹联系到一起:单眼皮、波波头、清瘦而清新,谁能想到,在这样一副柔弱的外表之下,却有一颗隐忍又坚韧的心,又做出了那么多超出人们想象的业绩。 做版块总经理之前,杨帆一直是一线的时事新闻记者。听说,当年她为了做一次深入采访,曾经伪装成女犯人,进过女囚监狱。 在监狱里,她帮其他犯人洗过衣服,也挨过打。 在采访中,为了跟踪犯罪或曝光社会事件,她没少被人砸相机,也没少*委屈。 拼命、认真、敢想敢干,是所有曾和她共事过的同事对她的共同评价。 从时事新闻上退下来后,她来 Z城站做了房产版块的负责人。 她刚接手的时候,在房产版块上**是个“新人”,手下任何一个客户总监的人脉关系或者是对地产行业的了解都要胜过她。但她所在的那一年,却是他们版块业绩迅速发展的一年。 她虽然不懂,但上手很快,她会陪着手下每一个客户总监加班做企业的定制化方案,给人荣辱与共的激励。 杨帆刚上任,来我们公司见 Q 哥之前,曾跟我打听他的工作风格。了解 Q 哥的为人处世后,杨帆和她手下负责我们公司的客户总监十分紧张。后来我听说,为了有一个良好的表现,两人在约见 Q 哥的前**,一直电话沟通到凌晨两点,而后两人又于清晨六点便赶到公司,碰头商量要沟通的细节。 杨帆对待每一个大客户资源,都是如此认真严谨。 如今,杨帆升职做了微信新业务的 Z 城负责人。前几天,Z城人的微信被一条龙门景区的 HTML5.0 版互动案例刷了屏,事后才知道,那正是她的作品。听说她还是 TX 网为数不多的有总部编制的地方负责人之一。 03 我的职业引导人晶总 *后一个要讲的是我**家公司的职业引导人,晶总。 说起工作中的晶总,用“雷厉风行,使命必达”来形容她再贴切不过。 任何一件事,交到她手上,她都会**认真对待。我们做过的几个经典的本地案例,都是她带着我们一次次头脑风暴出来的。 在我印象中,只要是她跟进的事情总能够**收官。一旦她认准的事情,她一定会竭尽全力争取各方的支持去达成。 为了一篇第二天面世的稿子,她会在深夜开完会后,带着我约记者继续见面沟通;为了一个宣传视频的**呈现,她会连续几天开头脑风暴会。 2011 年,在纸媒还盛行之时,封面和封底的广告都是千金难求,总是需要提前半年定版。而我们一直合作的定版公司在那一年忽然失了先机。 当我们得知消息的时候,版面早已经被另一家新兴的代理公司给其他公司定得七七八八。那时候晶总已经怀孕**个月,即将临盆。 得到消息以后,她直接跟公司紧急申请,挺着肚子,自己开车带着版面定金直接冲到对方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让对方的老总在感叹、钦佩于晶总的干练的同时,痛快大方地为我们挪出了十个黄金时期的版面,*后*和晶总成为了好姐妹。 后来当我也成为一方负责人时,不时也会出现为了一篇稿件,直接冲到对方媒体的老总办公室去沟通的情况,现在回想起来应当也是*了她的感染。 他人之所以能够坐到*高的位置,必然有其可贵之处。不遗余力,全力以赴,坚韧坚忍,目标导向,对时间管理的珍惜和把控,时刻的危机感和自我充电的意识,是我在上述三位人士身上所感*到的共同品质。 当你在做一份工作的时候,想想自己具不具备不可替代性。 每一个行业都无法避免高低起落的命运,时机不好的时候,正是考验你专业程度的时候。 当你觉得*子过得很舒服的时候,要回头看看后面有没有人在默默追赶,自己距离下一次的晋升还有多大的差距。 当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想想如果遇冷的时候,公司裁员会裁到谁的头上。 什么是对职业的敬畏之心? 就是时时刻刻的危机感。 就是一份适应职业化需求所应具备的心态。 就是我们跌倒了能够爬起来的动力,犯错了可以重来的勇气,也是我们上升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的利刃。 无所畏惧并不厉害,那是初生牛犊的无知之勇;有所敬畏还能迎面而上,才是胜者常备的姿态。 听懂另一半说爱你的方式 昨天我听了一个节目,讲述男女相处的三两事,觉得讲得很好。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叫作“你一定要听懂另一半对你表达爱的方式”。 人和人不一样,男人和女人*加不一样。就拿我来说:我有时候是大大咧咧的,有时候则敏感又有些霸道,占有欲真的很强;但有时候,我也难免和其他女孩一样,很想听老公对自己讲些甜言蜜语,但我并没有经常去问“你爱我吗”,并不是我不想听,而是觉得我们毕竟都已经步入婚姻,问这个问题未免会有些傻,当然我也免不了偶尔会在撒娇的时候说句“你不爱我了”。 是的,女生就是这样,即便你很肯定地告诉她,你爱她,但在未来的*子里,她还是会施展各种各样的小方法,比如撒娇、发脾气、试探等,为的不是确定你爱她与否,而是想要知道,你有没有像她爱你一样,每天*多爱她一些。 王先生是个不太爱表达的人。家里人总觉得他沉稳又懂事,是个让长辈见了都会觉得很放心的人。但是他真的**不擅于表达,即便只有我们两个人在的时候,我要求他对我说句“你爱我”,他都会羞涩地笑着,憋半天也憋不出来一个字。 可是,当初王先生追我的时候,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也曾经营过几次浪漫的氛围。不过我期待了二十多年的求婚,却始终都没有兑现。但我每每回想起来,却并未真的放在心里。总觉得他已经给了我他所能给予的*好的生活和未来,那些形而上的东西,反倒不重要了。 其实我也曾经苦恼过,觉得王先生不够浪漫。可每当这种想法出现后,我又觉得正是他的不浪漫,才体现出他的真诚,才让我安心。倘若我身边这个人真的深谙哄女生的方法和技巧,我反而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因为,我会无从分辨知晓,到底他嘴里的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又是假的。 女生天生缺乏安全感,尤其我这种想象力丰富外加情商略高的女生,总是自负于在很多方面都看得比较透,也自负于能够看懂人心,所以总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困扰。但是王先生却以不变应万变,用他温暖的方式,让我渐渐觉得,原来以前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小打小闹。 我越来越爱我的王先生,因为我能听到,他每**都在用他的方式告诉我他的心意: 他挑选的手机号码,尾号是我的生*。 他会在冬季的清晨,毫不犹豫地离开暖暖的被窝,只为了给我打豆浆喝。 他会定点离开沉迷的游戏,到楼下买菜回来给我做一桌我爱吃的饭菜。 他会在下雪天接我下班,而后手拉手回家,在路上畅想我们孩子出生以后的生活。 他会觉得别人媳妇有“肾 6”,我媳妇也得有一个。 他赚了奖金会开开心心地全部拿回家给我花,自己只留一点够买个烟、吃个饭的零花钱。 他会在做什么事前,都问问我,即便是要买个打游戏的耳机。 他会在我怀孕的时候,坚持给我热牛奶,并看着我喝完。 他会把冬天刚拿回来的冰酸奶暖热了再给我。 他会在我犹豫未来的时候坚定地告诉我,想冲就往前冲,那么大一家子人呢,还照顾不好孩子了。 他会和我一起开心地隔着肚皮,和宝宝互动,给宝宝唱《三只小熊》。 他也会每天早晨出门前,一次不差地给我一个 goodbye kiss。 他习惯于睡觉的时候,我轻轻一翻身,他就在睡梦中从背后抱住我,然后安心地打着呼噜。有时候我为了给肚子留位置,把他推开,他也会潜意识不满地哼一声。 他想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都会征得我的同意。其实他**可以只知会我一下,然后出去,但他还是一口一个媳妇儿地哄着我答应后,再把我安全送到娘家,然后才自己欢喜地跑去玩。 一个男人,给自己花钱很仔细,给媳妇儿花钱却眼睛都不眨一下,这就是我们家王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我爱你,也爱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好的爱情,就是两个人谁也不用为了对方,硬生生地拔掉身上的刺,而是就那么刚刚好两个人懒在一起,勤快在一起,贪吃在一起,贪玩在一起。两个人的凹凸之处正好可以拼在一起,谁都不会被对方身上的刺伤害到。 而我也慢慢学会,不再用自己表达爱的方式去绑架他,非要让他也用和我一样的方式去表达爱,而是渐渐懂得他表达爱和责任的方式,然后默默记在*记本里,记在心里…… 像钱锺书和杨绛那样相爱 读杨绛先生的文字,有种大隐隐于市的超然,那是一种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和风浪之后的不蔓不枝,平静而充满张力。 很**大家看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身在婚姻中的我,读完这本书后不禁泪流满面。这本书是女儿钱瑗和先生钱锺书相继去世后,杨绛先生对一家三口的回忆—她一人独自承载了三个人的记忆,在这孤独人世用文字来缅怀她人生*幸福的时光。 在他们新婚的时候,钱锺书要去国外进修学习,考虑到他是个从小到大只会做学问的大家公子,杨绛担心他在生活上难以自理,便毅然陪伴着新婚丈夫离开中国,到国外陪读。 在他们之后几十年的婚姻生活里,也必然是一人在哪里,另一个人也定然陪伴在身边(中间有一段,钱锺书曾辞掉清华大学的聘请,回老家照顾父亲,那一段二人或许分开些许*子)。 对于现在的大部分夫妻来说,这一点其实都难以做到,我所在的公司,同事领导来自全国各地,我们心中都很清楚,在公司想要有所发展就一定要外派到新的公司。所以,现在很大一部分领导都是来自于北上广等大城市,都经历着和妻子、孩子分居两地的心酸和煎熬。 我始终认为,处在婚姻关系中的两个人尽量还是要在一起,哪怕两人都有繁忙的工作,回家可能倒头就睡,但夫妻相拥而眠的温暖和安全感,在婚姻中也是尤为重要的。 杨绛和钱锺书夫妇在这一点上也做得很好。假如两人因为出差或者工作缘由短期分离,他们也都保持着一个习惯—在对方不在身边的这些时*,他们会将各自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待一家人团聚时,便各自拿出来读给对方,用这种形式弥补彼此不在身边的那种遗憾,好像逝去的那些分别的*子,又加入了彼此的身影一般没有缺憾。 这样可爱的习惯,皆出自二人本心,也因为二人心中时刻藏有对对方的牵挂。 在微信、QQ 等现代通信工具盛行的当下,沟通的成本*低,联系起来真的是十分便捷,只是那份距离的美感和对相聚的珍惜也淡然了很多。但我们也*加幸福,看到有趣的事物可以发送照片、视频给对方,牵挂对方了,一个电话就听到彼此的声音,甚至看到彼此的身影。 钱锺书先生后期有很多“高升”从政的机会,面临这类选择的时候,杨绛女士并没有逼迫自己的丈夫一定要“人往高处走”,相反,杨绛女士会耐心地和丈夫讨论是否有必要从政—毕竟钱锺书先生是一介文人,他们夫妻二人*大的爱好就是彼此陪伴着读书。 还有那么多的好书没有读到,杨绛女士不想自己的丈夫将宝贵的时间浪费于各种政治事务,不求他大富大贵,只希望他顺心而为,自己可以长伴在他的身边,于是杨绛女士会尊重自己丈夫的每一次选择,任其委婉辞掉许多从政的机会。 那个年代就没有**吗?我认为同样是有的,所以我才*加佩服于杨绛女士的沉着和知心—那份不急功近利的平和态度,那种对丈夫不离不弃的坚定信念。 能量是守恒的,不要太过于逼迫自己的丈夫,人生的岁月只有那么长,何必让他为了满足你的虚荣和**而疲于奔命,或许你有了地位也有了*多的资本,但这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他或许要早出晚归,他或许没有时间陪伴你。 《致橡树》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爱情诗篇。它所倡导的爱情观念是超前的。我想杨绛和钱锺书之所以能有这样长久的爱情和婚姻,也是因为他们二人彼此依赖又彼此独立,彼此关心又各自都有彼此的空间和成就。 他们尊重彼此的理想,不会在对方身上寻找自信——杨绛先生比钱锺书先生出名*早,那时候钱锺书想要写一部长篇,杨绛先生就全力支持自己的丈夫,于是后来就有了流传至今仍广*读者欢迎的经典之作—《围城》。 他们在爱情中都是谦虚的,也是在乎尊重彼此感*的。他们把平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看完杨绛先生的文字后,我简直对她着了迷,查了很多有关她和钱锺书的爱情文章,总觉得自己的文字不足以表达他们爱情的一角。有一种爱叫作“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他们实实在在地做到了。 人间四月天,窗前的桃花淡淡地开了,又纷纷谢去,桃花谢后,海棠又一簇一簇在树上静静而又热烈地绽放。白色的花瓣,几朵抱团在一起,那是一大朵一大朵的玉兰。清明时分的洛阳,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墨色。我桌前的窗台上还留有几瓣早已干掉的桃花花瓣,隐约还有几许清香。 我放下笔,心情很安宁。我要起来叫醒正在午休的我家先生,而后和他一起带着肚中的宝宝,出门散个步。 ★谁的人生不是从脆弱走向坚强?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打击就一蹶不振,甚至做出**的行为,因为我们都曾弱小到不堪一击,但生命也赋予我们每个人成长的时间与空间,让我们慢慢成就一个坚不可摧的自己! ★简书热门作者,喜马拉雅认证主播,热文常被微博微信大号转载,如人民*报、清华南都,二*食堂、十点读书、视觉志,每篇阅读量基本均可达到10w+,总阅读近千万。 ★我们每个人,不管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曾经弱小到不堪一击,但时间也赋予我们每个人成长的空间,让我们慢慢成就一个坚不可摧的自己! ★谁也不能提前预见生活的脚本,谁都是一边*伤一边学会坚强。 但无论生活几多挫磨,无论命运如何浮沉;时间终将赋予我们铠甲,和逆风飞扬的翅膀。 所以,尽管我们都曾不堪一击,但我们也终将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