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前往第二故乡
ISBN: 9787544772105
对于网络主播是否大多为东北人这一点,并没有 来自直播平台的确切数据予以支持,因为相当一部分 东北主播都是人在外地,填写的地址也并非东北地名 (以北京市朝阳区居多),也就无法被系统归类统计 。 但不可否认的是,像小孟这样进入互联网表演行 业的东北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有句网络俚语“直播 养活东三省”,虽然夸张,但东北人在网络直播领域 的势力可见一斑。 东北一直有着繁荣的影视艺术表演传统,也是国 家专业艺术院团聚集的地方,比如吉林市歌舞团从 1998年到2017年就一直是央视春晚**舞蹈团队。近 年来*知名的音乐选秀节目,来自东北的选手也占到 了几乎一半。 东北经济走向衰落之后,大量专业院团的演员和 学生纷纷到关内谋生,进入平面模特、酒吧歌手、网 剧演员、夜总会伴舞等领域,他们的触角也就顺理成 章延伸到了互联网表演行业。 对于外地人眼中的东北人形象,小孟觉得很无奈 的一点是,东北人自己分不出好赖,乐于迎合外地人 的喜好。有一次小孟在直播间和另一位在北京的东北 籍主播“老妹儿冬冬”连麦,对方的口音故意很重, 很多聊天的内容都是来自赵本山出品的各类小品和影 视剧。观众们很喜欢听那种彪呼呼的东北话,一直在 起哄**她俩对掐。 直播后老妹儿冬冬找到小孟直接批评她:“你别 老板着口音行不行,观众就爱听东北话,你多看看那 些电视剧学学里面的东北话,下次要再放不开没法跟 你连麦了。” “其实我在老家的时候说话口音并不重,也没有 那么多社会嗑儿,但在看直播的人眼里,东北人都是 黑社会大哥和剥蒜老妹儿,他们爱看这种形象。我觉 得一些流行的东北人形象根本就是外地人发明的,然 后东北人自己也分不清好赖,觉得好玩儿就跟着模仿 。”小孟想起之前的几份工作,老板都会提醒她在客 户面前一定要收敛口音,东北口音太重会显得土气不 专业。 在媒体尤其是亚文化媒体的反复渲染下,东北人 *终变成了猎奇的素材库:一群没*过高等教育、审 美落后、智力低下甚至有精神病倾向的土潮男女,在 吃烧烤、搞破鞋、二人转荤笑话、喊麦、买貂、扒蒜 、喝大酒、吹牛逼、你瞅啥、街头斗殴中了此一生。 “其实我们很多东北普通人真不是那样。”小孟 忍不住“喊冤”。 小孟说,她公司还有一个东北男孩儿,专门演反 串,直播的时候穿女装、化浓妆、戴假发,穿袒胸露 乳或者特别“雷人”的服装——皮**、鲜艳的露脐 装、红绿大花被面裙子、古装或者清装,自称“本宫 ”和“老娘”。“他现实中就是一个两百斤的胖子, 挺老实的,但演反串恶搞观众爱看,来钱快。以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