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忆往(精)

京华忆往(精)
作者: 王世襄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2.20
折扣购买: 京华忆往(精)
ISBN: 978710806534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喜欢百灵,却从来也没有认认真真养过百灵。这种 鸟古代叫天鹨,一名告天鸟,近代通称云雀,在西方则有 Lark之称。 儿时在北京,接近了一些养百灵的人。他们多数是八 旗旧裔,但也有贩夫走卒,甘心把家中所有或辛勤所得全 部奉献给百灵。从这些行家们口中得知,如果养百灵不像 京剧那样有“京派”、“海派”之分,至少也有“北派” 、“南派”之别。北派对百灵的鸣叫有严格的要求,笼具 则朴质无华,尺寸也不大(图1)。南派讲求百灵绕笼飞鸣 ,故笼子高可等身(图2),而且雕刻镶嵌,十分精美,价 值可高达千百金。正因其高,富家遛鸟,多雇用两人,杠 穿笼钩,肩抬行走。 北派专养“净口百灵”。所谓“净口”就是规定百灵 只许叫十三个片段,通称“十三套”。十三套有一定的次 序,只许叫完一套再叫一套,不得改变次序,不得中间偷 懒遗漏或胡乱重复。 十三套的内容可惜我已不能全部记清了,只记得从“ 家雀闹林”开始,听起来仿佛是隆冬高卧,窗纸初泛鱼肚 色,一只麻雀从檐下椽孔跃上枝头,首先发难。继而是两 三声同伴的呼应,随后成群飞落庭柯,叽叽喳喳,乱成一 片。首套初毕,转入“胡伯喇搅尾儿”。胡伯喇就是伯劳 ,清脆的关关声中,间以柔婉的呢喃,但比燕子的呢喃嘹 亮而多起伏,真是百啭不穷。猛地戛然一声是山喜鹊,主 音之后,紧促而颤动的余音作为一句的结尾,行家们称之 为“咯脑袋的炸林”,以别于“过天”。过天则音调迥异 ,悠然飘逸,掠空而去。原来“炸林”和“过天”是山喜 鹊的两种基本语言,在栖止和飞翔时叫法有另U而已。下去 是学猫叫和鹰叫。一般禽鸟最怕猫和鹰,养鸟的却偏要百 灵去学它最害怕的东西。学猫叫则高低紧慢,苍老娇媚, 听得出有大小雌雄之分。学鹰叫则声声清唳,冷峭非凡, 似见其霜翎劲翮,缓缓盘空。复次是“水车子轧狗子”。 北京在有自来水之前,都用独轮推车给家家户户送水。每 日拂晓,大街小巷,一片吱吱扭扭的水车声。狗卧道中, 最容易被水车子轧着,故不时有一只狗几声号叫,一瘸一 拐地跑了。净口百灵最好能学到水车声自远而近,轧狗之 后,又由近而远。如果学不到这个程度,也必须车声、狗 声俱备,二者缺一,便是“脏口”,百灵就一文也不值了 。十三套还有几句常规的结尾,据说西城的和东城的叫法 还小有区别,明耳人能一听便知,说出它是西城的传统还 是东城的流派。十三套连串起来,要求不快不慢、稳稳当 当、顺顺溜溜、一气呵成,真可谓洋洋洒洒,斐然成章! 过去东西南北城各有一两家茶馆,名叫“百灵茶馆” 。东城的一家就在朝阳门外迤北,夹在护城河与菱角坑之 间的“爱莲居”。凡是百灵茶馆都只许净口百灵歌唱,别 的鸟不许进门,只能扣上笼罩,在窗户外边听,连敞开罩 子吱一声都要受到呵斥。 进门一看,真叫肃静,六间打通了的勾连搭茶室,正 中一张八仙桌是百灵独唱的舞台,四匝长条桌围成一圈, 上面放着扣好罩子的百灵笼,不下百十具,一个个鸟的主 人靠墙而坐,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