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6.50
折扣购买: 了不起的盖茨比/世界名著必读经典
ISBN: 9787539996561
F.S.菲茨杰拉德,美国小说家。1896年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父亲是家具商。1917年入伍,终日忙于军训,未曾出国打仗。退伍后坚持业余写作。192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一举成名。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美国小说家。1896年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父亲是家具商。1917年入伍,终日忙于军训,未曾出国打仗。退伍后坚持业余写作。192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一举成名。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 在我年纪轻轻、不谙世事的时候,父亲曾给过我 的一句忠告,至今还萦绕在我心头,令我久久难以忘 怀。 “每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他对我说,“ 千万记住,世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过你所拥有的那 些优越条件。” 他没有再说别的,不过我们之间的谈话向来都是 寥寥数语便能心领神会。我知道,他的意思不止如此 。因此,我渐渐养成了对人对事不妄加评论的习惯, 许多性情古怪的人因此愿意对我敞开心扉,一些满腹 牢骚的人也把我看做发泄的对象。而当这一特点在正 常人身上出现的时候,很快便会被心态异常的人抓住 不放。于是,上大学时,我被不公正地指责为政客, 因为我颇倾听了一些行踪隐秘的无名氏的伤心事。而 这些隐私绝大多数都不是我刻意打听来的,而是他们 自愿找上门来向我倾诉的。每当我意识到有人明显有 打算向我吐露衷情的迹象时,我便故作睡态,或者表 现得心不在焉、不耐其烦。因为我知道年轻人在吐露 心迹时,总是使用一些陈词滥调,同时又显得遮遮掩 掩、吞吞吐吐。不妄下定论说来容易做来难。现在我 仍怕有所闪失,怕万一不慎忘了我反复牢记的父亲给 我的那句忠告——人的基本道德观念的差异是与生俱 来的,不应等量齐观。 在对自己的宽容品德做了一番夸耀之后,我也必 须承认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人的行为的基础可以建 立在坚硬的岩石上,也可以建立在湿软的沼泽中,而 一旦越过了某一点,我就不在乎它是建立在什么上面 了。去年秋天,我从东部回来时,感觉我想要全世界 变一个样,至少都关注道德。我不想再参与放浪形骸 的游乐,也不想再享有窥探人们内心隐秘的荣幸了。 唯有盖茨比——这个赋予本书书名的人,对我而言是 个例外——盖茨比代表了令我鄙夷的一切事物。如果 说人格是一系列不间断的成功姿态,那么在他身上还 有一些更为突出的东西,即他对生活前景的异常敏感 ,仿佛一台精密复杂的仪器,能够测出万里之外地震 的发生。这种灵敏的品质与那种美其名曰“创造性气 质”的可塑性——易受人影响的特性毫不相干。它是 一种异乎寻常的美好天赋,是一种富有浪漫气质的聪 颖。我之前从未在其他任何人身上见到过,之后也不 大可能会再见到了。不错,结果证明盖茨比总是正确 的;对于人们一时的悲伤和短暂的欢乐,我失去了兴 趣,吸引我的是吞噬了盖茨比的那些东西,是他梦想 幻灭后随之而来的污泥浊水般的灰尘。 在中西部这座城市,我们卡拉韦一家祖孙三代都 门第显赫,算得上是世家。传说我们是布克娄奇公爵 的后裔。不过我们族系的真正缔造者是我祖父的哥哥 ,他五十一岁时来到这里,雇人替他参加内战,自己 做起了五金批发生意。我父亲至今仍在从事这一行。 我从未见过这位伯祖父,但是据说我长得像他— —特别是有挂在父亲办公室里的那幅他的画像为证。 一九一五年我毕业于纽黑文,时间刚好是父亲从那里 毕业后的整整四分之一个世纪。不久,我加入了第一 次世界大战,那次战争仿佛是古条顿人民大迁徙的翻 版。我在反攻中兴奋不已,以致回来之后百无聊赖, 久久不能平静。中西部地区不像世界温馨的中心那样 兴旺繁荣,倒像是宇宙边缘般破败凋零——于是,我 决定去东部学做债券生意。我所认识的人个个都在做 债券生意,因此我认为它多养活一个单身汉总不成问 题。我的叔叔伯伯、姑姑阿姨们为此专门商量了一番 ,像是在为我挑选一所预备学校,最后他们表情严肃 而迟疑地做出决定:“那么——就这样吧。”父亲答 应为我提供一年的生活费。然后又几经耽搁,最终于 一九二二年的春天,我出发到东部去,当时自以为是 一去不回了。 现实问题是得在城里找个住处,不过,当时正值 温暖季节,加上我刚刚离开的是一个绿荫葱葱、草坪 很大的地方,所以当办公室里一个年轻人提议,请我 和他一起在上下班往返的近郊区合租一套房子时,我 认为是个好主意。他找到了房子,是一座年代久远的 木板房,月租八十美元。但在最后一刻,公司派他到 华盛顿去,我只好独自一人住到市郊去了。我养了一 条狗——它至少陪伴了好几天,然后就跑掉一去不返 了——还买了一辆旧道奇车,雇了一个芬兰女佣为我 铺床、做早饭。她在用电炉做饭时总是自言自语,念 叨一些芬兰格言。 开始一些天我感到有点儿孤寂,直到一天早上, 一个比我还晚来到这里的人在路边拦住了我。 “请问,到西埃格怎么走?”他无可奈何地问道 。 我给他指了路。当我再次赶路的时候,就不再感 到孤单了,我成了向导、拓荒者,和原住民。他不经 意间就授予我这一社区荣誉居民的称号。 随着阳光渐渐和煦明媚,树木忽然间长满了叶子 ,犹如电影中快镜头播放的那样。我心中重新燃起一 种熟悉的信念:生活随着夏天的到来又重新开始了。 首先,有很多书要读,同时,我也要从盎然春意 的清新空气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我买了十几本有关银 行、信贷和证券等方面的书,这些红皮烫金的新书摆 在书架上,像造币厂新印的钞票一样,准备向我揭开 只为迈达斯、摩根和米赛纳斯所掌握的致富秘籍。此 外,我还渴望阅读一些其他方面的书籍,上大学时我 就擅长写作——有一年我为《耶鲁新闻》撰写过一些 内容严肃而文笔流畅的社论。现在,我打算把这些能 力重新施展起来,再次做个“杂家”,一个“万事通 ”。仅通过一扇窗子去看待生活终究会成功得多—— 这不只是一个警句。 我居然在北美最为奇特的社区之一租到房子,这 事儿纯属偶然。这个社区位于纽约正东方一个狭长的 小岛上,一直延伸到纽约东部——在那里,除了其他 自然景观,还形成了两个极不寻常的地貌。它们是一 对椭圆形的岛屿,距市区有二十英里,中间由一个水 湾隔开,末端伸向西半球最为风平浪静的一个海域— —长岛大海湾。它们并非完美的椭圆形——更像是哥 伦布故事中的鸡蛋,面向大海的一面被撞击成扁平状 ——但是它们的地貌实在是太像了,从空中飞过的海 鸥一定分辨不清哪个是哪个。而在没长翅膀的人看来 ,除了形状和大小相似之外,它们之间的其他方面都 截然不同。 我住在西埃格,是——呃,两个小岛中不太时髦 的那个,不过,这样来形容它们之间那奇特而毫不对 立的反差是极为肤浅的。我住的房子在小岛的最顶端 ,距离海湾仅仅五十码,夹在两座每季度租金在一万 二到一万五的豪宅之间。房子右边的那栋别墅,无论 以怎样的标准来看都算得上宏伟——实际上它是仿造 诺曼底的某座市政厅建造的,房子一侧有个塔楼,墙 面上爬满了常春藤,看上去颇为时髦,还有一个大理 石游泳池和占地四十多英亩的草坪和花园。这就是盖 茨比的公寓。确切地讲,是一位姓盖茨比的先生住的 公寓,因为当时我还不认识盖茨比。相比之下,我自 己住的房子显得很寒酸,但好在它很小,不碍眼,也 就没有人注意。所以我能眺望海景,能看到邻居家的 部分草坪,还能体会与百万富翁比邻而居的荣幸—— 这一切只需要每月付八十美元的租金。 水湾对面,东埃格岛上一座座白色宫殿般的豪宅 映在水中流光溢彩,夺目耀人。这个夏天的故事正是 从那天晚上开始的,当时我开车去东埃格,到汤姆· 布坎南夫妇家吃晚餐。黛西是我的一个远房表妹,而 汤姆是我在大学时认识的。大战刚刚结束时,我在芝 加哥他们那里待过两天。 黛西的丈夫在体育方面成就显著,曾经是纽黑文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橄榄球运动员之一——可以说是闻 名全国的球星。他属于这样一类人,在二十一岁时就 在某一方面达到了顶峰位置,在此之后就开始走下坡 路了。他家境十分富有,早在大学时就被人指责挥霍 无度——现在,他离开芝加哥搬到东部的排场实在令 人咋舌;比如,他居然从森林湖区的老家把专门打马 球用的一队马匹全都运了过来。一位与我同时代的人 竟能阔绰到这种地步,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到东部来。他们曾经在法 国闲居过一年,后来四处游玩,居无定所,哪里聚居 着打马球的富人,他们就往哪里去。黛西在电话里说 ,这是他们最后一次搬家了,对此我表示怀疑——我 猜不透黛西的心思,但是我觉得汤姆会永远漂泊下去 ,心怀渴望,去追寻难得的橄榄球赛事带给他的刺激 。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