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敦煌文艺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蔡文姬(弱女琴声)
ISBN: 9787546815374
第一章:一谶成恨 汉末魏晋之际,江山倾危,世事纷争,兵祸连年,民 不聊生。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此时的文苑空前繁荣, 才俊辈出,日月争辉。颍汝党人、洛许名士、建安七子、 竹林七贤等,文章云浮,辞述川流,多为青史垂唱。真应 了中国古代世乱则文昌、世治则文衰的规律。自然,蔡邕 及女儿蔡文姬(蔡琰)当是这一时期文苑奇葩。然而,他们 父女二人处俗孤党,不协于时,命运多舛。二人在文学、 音乐、书法上的杰出成就被历史的尘埃渐渐地埋没,即使 偶露光芒,不久便归之寂静,让人不免欷献,喟然长叹! 时隔文姬归汉一千七百五十年的一九五九年,二月, 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在春城广州的寓所里,缅怀古人,仅 用了七天时间写下了剧本《蔡文姬》,由此引发了现代文 学史上一场关于蔡文姬作品和身世的空前大讨论。随后, 蔡文姬和她的父亲蔡邕获得时人极大关注,人们在历史的 尘埃里寻觅他们的踪迹,试图还原一对才华绝代却屡遭不 幸父女的真实身份,以及他们在纷争乱世中的种种际遇。 溯历史的流源而上时,蔡文姬和她父亲的形象渐渐清 晰起来…… 汉灵帝刘宏熹平五年(公元176年),京都洛阳仍被一片 王气紫烟簇拥着。东汉王朝像一位年迈的老妪,华丽的外 衣与艳冶的粉黛无法掩饰脸面的皱褶与衰弱。宫廷内的斗 争其宦官和外戚之间的斗争不断重复,党锢之祸使得朝野 怨声载道,贤人逸士或逃遁或匿迹。皇城脚下,洛伊河畔 ,管弦丝竹之音清悲凄婉。 议郎蔡邕的心情随着人春变得振奋了一些。这天是农 历二月二十日,明天是他的例行休假日,也叫休沐日。朝 廷官员每五天可回里舍休息一次,他把案头要办的一些公 务文案处理完之后,想在日落前赶到位于永和里的官邸。 他供职的太尉府郎署距永和里有六七里路远,车马行步须 半个时辰。他是朝廷俸秩六百石的官员,乘坐的是一辆朱 左幡轺车,小舆大车轮。左右车輢向外伸出一幡,靠近车 舆部分直立,上部向外翻出,起到挡泥的作用。幡的颜色 左朱红右墨皂。车舆上立墨色伞盖,伞盖边缘有四维,与 车舆相连。车舆之下伸出双曲辕,由一匹黑马驾挽。马的 鞍具绘作朱红色。车夫扶蔡邕上车后,他叮嘱车夫要慢驶 缓行,以欣赏日落前这明媚春景开胸襟。 车出三府,他们绕开正前方的左铜驼街,向东沿着阳 渠岸边行驶。河水清冽,垂柳依依,雀鸣枝头,岸边的牡 丹花长出嫩嫩的枝叶,而迎春花已开放了,淡黄色的小花 向着斜阳含笑,把一抹清香欢撒。卵石铺成的路基,被踩 了几百年后光滑圆润,马蹄踏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面对此情此景,他怡然自得,乐而忘忧了。这时,河岸柳 林里突然传来一位女子的歌声: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是一首《采葛》歌,歌声如同天籁,为这春景更增 一抹灵动。蔡邕吩咐车夫停车,下车寻声望去,只见一个 青衣女子斜倚着岸边的一棵柳树上,一边玩弄着柳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