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心胜 I
ISBN: 9787559679369
金一南,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安全战略。 2006年获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 2007年当选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 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 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2010年被评为“中华文化人物”。 已出版作品有《苦难辉煌》《为什么是中国》《胜者思维》《正道沧桑》《浴血荣光》《大国战略》等。
★我们所处的是否是大时代? 我们曾经是奴隶。否则不会有1840年到1949年中华民族的百年沉沦。 我们也拥有英雄。否则不会有1949年到2050年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 如果没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没有中国共产党诞生,没有八一“南昌起义”,没有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没有这一切,我们可能至今还得按照别人的喜好选择,还得看着别人的眼色行事,就像鲁迅描绘的阿Q和毛泽东嘲讽的贾桂,至今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果没有这一切,从湖南湘潭走出来的毛泽东,从四川仪陇走出来的朱德,从江苏淮安走出来的周恩来,生命轨迹也会向其他方向延伸。他们可能务农、经商、执教、从政,平平淡淡直到生命的终结。 但是有了这一切。在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民族命运空前危急的时刻,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空前奋起。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救国救民的行列之中,随之也就失去了安逸地务农、经商、执教、从政的可能。最终成为震惊中外的革命者,集建党、建军、建国之誉于一身,成为新中国空前的民族英雄。 中华民族也从此挺直了长期弯曲的脊梁。 那是一个苦难的年代、奋斗的年代。 又是一个胜利的年代、非凡的年代。 没有苦难,就没有坚忍,没有积聚。 没有胜利,就没有激情,没有尊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洗礼。这一洗礼不仅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不仅是政治的,也是经济的。中国人民不但站了起来,而且也富了起来。今天这一现实,让“社会主义不能消灭贫困,只能使贫困普遍化”的西方经典论断黯然失色。今天的中国人,不论是国家拥有的财富还是个人拥有的财富,皆为五千年历史中前所未有的。“中国模式”正变为全球议论的话题。 这样的时代,能说不是大时代吗?大时代提供了大作品产生的客观条件。剩下的就是主观条件了。能否真正地感受它、领悟它、描绘它、表现它。奥地利学者斯蒂芬·茨威格说:“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不要想去超过它。” 却有人以为自己已经超过,不承认曾经是奴隶,也不屑于承认曾经有过英雄。热衷于以“个人野心”或“个人苦难”图解历史,将时代描绘为个人意志产物、苦难堆积产物;还有人以“揭秘”“回归真实”为旗号,以小博大、以偏概全,用小考证颠覆大历史,将大时代描绘为大灾难,进而提出“告别革命”。历史命运蜕变为个人命运,众生便只有在周易八卦面前诚惶诚恐了。 精神有高地,也有低地。如果无法认清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英勇奋斗和流血牺牲,用“告别革命”来否定这部历史,用“个人阴谋野心”来糟蹋这部历史,只能证明我们处于以小胸襟、小视野、小利害、小恩怨构成的精神低地,证明我们无能力触及这部历史的时代深度,更无资格探究它的时代宽度。 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不仅是一部灾难深重的民族苦难史,更是一部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的辉煌奋斗史。这个民族在空前的灾难面前空前觉醒,发出“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万众一心的呼声。无论东西南北,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尊卑长幼,搭建起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放眼全球,哪个国家有过这样跌宕起伏的命运?哪个政党付出过这样重大的牺牲?哪支军队像这样在围追堵截的血战和万水千山的阻隔中凤凰涅槃?哪个团队曾以如此众多的杰出人物成为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的中流砥柱? 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时代。这个时代产生了一大批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为理想与信仰献身的真人。如果说真理是一支燃烧的火炬,那么率先举起这支火炬的,是真人的手臂。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如果没有一批又一批真人前仆后继、追寻真理、救国救民,我们很可能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正是他们点燃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之火,才使我们至今未曾堕落,未曾被黑暗吞没。 真正认识与对待这部惊天动地的救亡史、复兴史,我们缺乏的不是思想,而是思想的力度。没有思想的力度,无法穿透历史与现实的纷繁烟云。没有力度的思想,每经剧变,都不由自主要否定过去,企图推倒重来。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去认识,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就成了一部不断从这个极端跳向那个极端、不断自我否定、不断自我抛弃的历史,到头来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这种只见细节不见总体、只见断层不见积累的思维方式,印证的只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不成熟。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经历不可谓不丰富。新中国六十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已经使得我们居于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从1840年到2050年,中华民族的命运在这200年内,发生了和将要发生何等波澜壮阔的变化,这一伟大变化又是多少代人流血拼搏和牺牲奋斗的积累成果。 我们的思维,我们的认知,我们的理论,应该跟上我们波澜壮阔的实践。我们拥有巨大宝贵的历史财富。真正善于认识、善于总结、善于积累,就一定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避免幼稚、浮躁与浅薄,走向沉稳、厚重与成熟。 中国在高速发展,社会在日益进步,一代代人在迅速成长。一位战友曾说:“要不了多长时间,我们的位置、我们的工作都要转让给今天的‘80后’和‘90后’,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在这个过程中,能不能把我党、我军历史上那些最有价值的部分、最有感召力的部分,最能凝聚我们党、凝聚我们国家、凝聚我们民族的强大精神元素传下去,使我们的事业永葆青春活力,是我们今天这一代人的责任。”他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我们因这个时代而激动,因这份责任而效力! ★ 军人生来为战胜 面前有一张表格: 1936年底世界各大国陆军力量比较。 它令我万分吃惊。当时中国陆军220万人,世界;日本陆军25万人,世界第八。此时距七七事变仅差半年多一点。 半年以后,世界几乎亡于世界第八。 再往前翻,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用了多少兵力?英军18000,法军7200。区区二万五千人长驱直入一泱泱大国首都杀人放火,迫其皇帝天不亮就仓皇出逃“北狩热河”,恐怕在世界战争史上也算一项纪录。 1900年,英、法、德、俄、美、日、奥、意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国家倒是不少,拼凑起来的兵力却不足两万人。虽然京畿一带清军不下十几万,义和团拳民更有五六十万之众,但是仍然无法阻止北京陷落和赔款四万万五千万两白银。以二万人索取四万万五千万两白银,或许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又一项纪录。 我们声讨帝国主义的凶残及其侵略成性、掠夺成性、喋血成性,我们诅咒旧中国统治者的腐败、卑躬屈膝、丧权辱国,为那部屈辱史我们长叹不已、挥泪不已、心潮澎湃不已,但这还远远不够。战争是从来不讲道理的,不一定谁有理谁就得胜。战争讲究实力。义和团虽数十万之众,但以引魂旌、雷火扇、阴阳瓶、如意钩等八宝什物和八国联军的毛瑟枪对阵,仍是以卵击石。如果谁人多兵多谁就得胜,恐怕中国早已无敌于天下。 无先进武备无法一战,有先进武备胜利便唾手可得了么?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7335吨的铁甲舰定远、镇远是亚洲威力的海战利器,大清陆军之毛瑟枪、克虏伯炮也绝不劣于日军的山田枪和日制野炮,为何反倒败得更惨?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国陆军主力步兵师装备步枪6127支、轻机枪254挺、重机枪75挺、迫击炮24门、步兵炮24门、野炮36门,堪称当时的世界水平,不也仍然一溃千里? 胜利如果仅仅是人力与物力的算术和,旧中国的军事何至败得如此之惨。 自战争诞生出军人这种职业,它就不是为了承受失败的。军人生来为战胜。但战争法则如钢铁一般冰冷。战场的荣辱不是军人的选择,而是战争的选择。一支平素慕于虚荣而荒于训练、精于应付而疏于战备的军队,一支无危机感无紧迫感的军队,一支没有军人枕戈待旦的军队,兵力再多、装备再好,也无有不败。 人民解放军中有一位在战争年代打出传奇色彩的名将粟裕。人们皆知其辉煌战绩,却鲜知他为胜利付出的心血。他终生不会打牌下棋,不会喝酒跳舞,一辈子的爱好就是观地形、看地图。胜利了,进城了,在繁华的大街上别人逛商店看商品,他却琢磨这个街区怎样攻占,那个要点如何固守。和平生活持续几十年,每晚就寝前他都将衣服鞋袜仔细放好,一旦有事可随手摸到;生命垂危之时靠别人帮助穿衣服了,他还要按照军人要求,把衬衣、毛衣整整齐齐地扎进裤腰。 人民解放军中还有一位一生未经历战争、却一生为未来战争准备不已的苏宁。古人形容常备不懈是“枕戈待旦”,苏宁从军23载,23载他都枕着叠放军装的梆硬的包袱皮。别人整晚整晚聊天看电视,进餐厅歌舞厅,他却整晚整晚缩在简陋的小屋,泡方便面就咸菜钻研军事学术,点半截蜡烛研究高技术战争。 人要有点精神,军人宝贵的精神就是胜利精神。除去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这样的军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无价之宝。从大将粟裕到少校苏宁,没有这样的军人,我们到哪里去发掘人民军队过去制胜的精髓,和未来决胜的根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这样一批人为之献身,怎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军人皆梦求胜利,却不是所有人都舍得为胜利付出代价,也不是所有人都舍得为胜利燃烧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为什么胜利的给予总是那么啬吝,为什么从古至今,胜利从来偏爱千锤百炼的军队和千锤百炼的军人的原因。 ★ 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访美期间,我发现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美国军人对中国军人十分尊重。这种尊重不仅仅出于礼貌或者客套,而且的确出自他们的内心。美国人自视甚高,能放在眼里的人不多,为什么对中国军人情有独钟? 后来,我发现他们一个特点:尊重与他们交过手的对手,尤其是那些让他们吃了亏的对手。 美国海军分析中心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外用兵次数超过240次。其中规模的有3次:1950年至1953年的朝鲜战争,1961年至1975年的越南战争,1991年的海湾战争。 三场战争,前两场都与遏制中国有关。三场战争中,朝鲜战争持续三年,用兵44万,美国官方统计死亡、失踪54246人;越南战争持续14年,用兵55万,死亡失踪58 209人;海湾战争用兵44万,43天解决战斗,阵亡146人。 对这三场战争,美国军人自有比较。在为什么失败与为什么取胜这些问题上,他们甚至比现在我们一些人分析得还要客观。一句话:从美国军人的每一分尊重中,我们都能感觉到那些长眠于战场的先烈为今日中国军人地位的奠基。 今天,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的了。他们或许能记住一两篇描写志愿军的文学作品,对以下这些比任何文学描写都更加震人心魄的数字却不知情。 朝鲜战场上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我初入朝的6个军,一辆坦克也没有。 美军一个陆军师的师属炮兵有432门榴弹炮和加农炮,还可以得到非师属炮兵同类口径和更大口径火炮的支援;我志愿军一个师的师属炮兵仅有一个山炮营,12门山炮。美军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1600部,无线电通信可以一直到达排和班。我军入朝时从各部队多方抽调器材,才使每个军的电台达到数十部,勉强装备到营,营以下通信联络仍然主要靠徒步通信、军号、哨子及少量的信号弹等。 美军运输全部机械化,一个军拥有汽车约7000辆;我志愿军入朝之初,主力三十八军只有汽车100辆,二十七军则只有45辆。 更难以置信的是,当时我三十八军90%的战斗兵仍在用日军1905年设计的三八式步枪。 空中力量的悬殊更大。志愿军当时不但没有飞机,连防空武器也缺乏。面对美军1100架作战飞机,志愿军当时只有一个高炮团,36门75毫米高炮,要留12门在鸭绿江边保卫渡口。初带入朝鲜的,竟然只有这种旧式的日制高炮24门。至于雷达则一部也没有,搜索空中目标全凭耳听和目视。 侵朝美军总司令李奇微后来回忆道:“我们在北朝鲜战场上空几乎未遭抵抗。除地面火力外,我们可以不受阻碍地攻击敌补给线。在头一年,对方甚至连防空火力还击也没有。” 当时美国飞机从朝鲜东海岸炸到西海岸,从鸭绿江炸到汉江,连后方大榆洞我志愿军司令部都遭到狂轰滥炸,司令员彭德怀几乎遇难。在志愿军总部工作的长子毛岸英,刚刚出国一个多月,即牺牲于美国空军凝固汽油弹的熊熊烈焰之中。 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艰苦奋战,迫使不可一世的远东美军总司令、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丢官去职,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翻车丧命,硬把美国人打回到谈判桌前的。 当时志愿军作战艰难困苦的情况,很多美国人直到现在也并不完全清楚。他们对曾与之对阵的中国军人怀有一种颇富神秘感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对实力的尊重。从他们的角度看,中国军队的实力更多地表现在排山倒海、坚韧顽强、奋勇冲杀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他们称之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当年到过朝鲜的美国军官,在回忆录里皆印象深刻地描述志愿军发起冲锋时“撕心裂肺的军号声“和“尖利刺耳的哨子声”。这些声音一直伴随他们走到军事生涯的终点,甚至生命的终点。 这就是两军的相识。那些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连一把炒面一把雪都吃不上依然冲锋不止的战士,那些在零下40℃严寒中单衣单裤作战冻死在长津湖畔的英雄,以他们惊人的牺牲为我们这些后来者赢得了今日地位。我们应该骄傲。我们也应该惭愧。我们千万不能吃尽这一老本。我们也应该为明天的中国军人留下点什么。 毋庸讳言,我们面临挑战。当今世界军事新发展给中国军人带来的挑战,其严峻程度与深刻程度,丝毫不亚于我们的前辈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所面对的局面。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迫切于高科技知识积累,迫切于复杂技术装备掌握的今日中国军人,更迫切于当年战场对手也不得不衷心叹服的精神底蕴。那种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精神风貌,是新中国军人展示在世界面前光耀千秋的无价之宝。我们以这样的精神风貌迎接挑战,便是为明日中国军人地位好的奠基。 挑起今天重担的中国军人! 创作十年·销量百万·赤子之心·军中诤言。 看兴衰,反思;评将帅,客观;论战争,深刻;讲局势,开阔;说和平,警醒。 1、极具思想性:沿袭作者一贯的“求真”风格,对民族历史命运予以公正评判,对当下偏激思潮予以正义针砭,见解独到。 2、极具文学性:以鲜活故事、真人真事和亲历见闻,为观点提供佐证,可读性很强。 3、极具知识性:内容涵盖历史、军事、科技等领域,涉及诸多实用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