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4.90
折扣购买: 陶庵梦忆(精)/中华优美随笔
ISBN: 9787568233958
张岱,一名维城,字宗子、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长期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祖籍四川绵竹,故又自称“蜀人”、“古剑”。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卒年诸说纷纭,约在1679年前后。 张岱出身官宦之家,高、曾、祖三代皆为进士,博学多才,藏书甚丰,尤长于治史。在家庭熏陶下,他自幼聪慧,并爱好史学。由于当时家业殷实,生活优越,他兴趣广泛,喜游历,常盘桓于江南繁华之地,自云:“余少爱嬉游,名山恣探讨。”(《西湖梦寻·大佛头》)。又好美食,坦言口腹之欲:“远则岁致之,近则月致之,*致之,耽耽逐逐,*为口腹谋。”(《陶庵梦忆·方物》)。早年的奢靡生活从其《自为墓志铭》中亦可见一斑。然而,前事伶俜皆梦痕。明亡以后,张岱家由豪门骤然沦为寒户,旧衣捉襟见肘,饭食常至断炊。然其志节未衰,笔耕不辍,其问著述颇丰。
钟山① 钟山上有云气,浮浮冉冉,红紫间之,人言王气 ,龙蜕②藏焉。高皇帝与刘诚意、徐中山、汤东瓯定 寝穴③,各志其处,藏袖中。三人合,穴遂定。门左 有孙权墓,请徙。**曰:“孙权亦是好汉子,留他 守门。”及开藏,下为梁志公和尚④塔。真身不坏, 指爪绕身数匝。*士辇⑤之不起。**亲礼之,许以 金棺银椁,庄田三百六十,奉香火,舁⑥灵谷寺塔, 塔之。今寺僧数千人,*食一庄田焉。陵寝定,闭外 羡⑦,人不及知。所见者,门三、飨殿一、寝殿一, 后山苍莽而已。 壬午七月,朱兆宣簿太常,中元祭期,岱观之。 飨殿深穆,暖阁去殿三尺,黄龙幔幔之。列二交椅, 褥以黄锦,孔雀翎织正面龙,甚华重。席地以毡,走 其上必去舄⑧轻趾。稍咳,内侍辄叱*:“莫惊驾! ”近阁下一座,稍前为碛妃,是成祖生母。成祖生, 孝慈皇后妊为己子,事甚秘。再下,东西列四十六席 ,或坐或否。祭品极简陋,朱红木簋⑨、木壶、木酒 樽,甚粗朴。簋中肉止三片,粉一铗,黍数粒,东瓜 汤一瓯而已。暖阁上一几,陈铜炉一、小筋瓶二、杯 椿⑩二;下一大几,陈太牢?一、少牢一而已。他祭 或不同,岱所见如是。先祭一*,太常官属开牺牲所 中门,导以鼓乐旗帜,牛羊自出,龙袱盖之。至宰割 所,以四索缚牛蹄。太常官属至,牛正面立,太常官 属朝牲揖,揖未起,而牛头已入爝@所。焊已,舁至 飨殿。次*五鼓,魏国至,主祀,太常官属不随班, 侍立飨殿上。祀毕,牛羊已臭*不堪闻矣。平常*进 二膳,亦魏国陪祀,*必至云。 戊寅,岱寓鹫峰寺。有言孝陵上黑气一股,冲入 牛斗,百有余*矣。岱夜起视,见之。自是流贼猖獗 ,处处告警。壬午,朱成国与王应华奉敕修陵,木枯 三百年者尽出为薪,发根,隧其下数丈,识者为伤地 脉、泄王气,今果有甲申之变,则寸斩应华亦不足赎 也。孝陵玉石二百八十二年,今岁清明,乃遂不得一 盂麦饭,思之猿咽。 注释 ①钟山:又名金陵山、圣游山、紫金山,三国时 东吴曾称它为蒋山,在今江苏南京中山门外。 ②龙蜕(tuì):传说中龙所脱的皮。 ③高皇帝句:高皇帝:明**朱元璋。刘诚意: 刘基,字伯温,曾被封诚意伯。徐中山:徐达,字天 德,曾被封魏国公,死后追封中山王。汤东瓯:汤和 ,字鼎臣,曾被封信国公,死后追封东瓯王。 ④志公和尚:即宝志禅师,深*梁武帝尊崇,各 种史料中记载其好多事迹。 ⑤輂(jú):古代一种运土的器具,这里用作抬 的意思。 ⑥舁(yú):抬。 ⑦外羡:陵墓的外道。 ⑧舄(xì):鞋子。 ⑨簋(guǐ):盛食物的器具,圆口,双耳。 ⑩棬(quān):木头做的饮器。 ?太牢: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猪三牲齐备 或单用牛,称太牢;王公大臣祭祀仅用羊、猪或只用 羊,称少牢。 ?燖(xún):用火烧熟。 译文 钟山上有云气,渐渐上升,红紫相间,人们说这 是帝王之气,龙蜕下的皮藏在那里。明**朱元璋和 刘诚意、徐中山、汤东瓯一起商定帝陵的位置,各自 写下了墓穴位置,藏在袖子里。结果三个人都选的是 钟山,帝陵于是就定在钟山。山门左边有孙权墓,大 臣们请旨将它移走。明**说:“孙权也是条好汉, 留他在那里守门吧。”等到修陵寝的时候,发现陵寝 下面是梁志公和尚的圆寂塔。他的真身一点也没有* 烂,指甲缠绕着身体好几圈。士兵想要把他抬走,却 怎么也抬不起来。**亲自来祭拜他,许诺用金棺银 椁,庄田三百六十亩。供奉香火,*后才能抬动并迁 到灵谷寺,并修塔安葬了他。如今寺里的僧人已经几 千人,**能吃掉一亩田的粮食。陵寝修完后,关闭 了陵寝外面的墓道,不让人知道。能让人看见的只有 三道门、一座飨殿、一座寝殿和后面苍茫的钟山。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