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一个外国记者眼中的大清帝国)

慈禧(一个外国记者眼中的大清帝国)
作者: (爱尔兰)濮兰德|译者:王顺勇
出版社: 北京燕山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5.00
折扣购买: 慈禧(一个外国记者眼中的大清帝国)
ISBN: 9787540244651

作者简介

约翰·奥特维·布兰德(J.O.**and) (1863-1945),英国作家和记者,以写作有关中国政治与*事的大量书籍而著称。在1883至1910年间,他多数时间生活在中国。曾著有《李鸿章传》。

内容简介

1835年,叶赫那拉氏西太后出生,她在中国独裁 统治将近50年,垂帘听政达三次之多。西太后父亲出 身八旗子弟,名字惠征,官职没有**道台就殉职于 安徽任上。当时,叶赫那拉西太后刚刚3岁。得益于 亲戚钮祜禄穆扬阿的照顾,孤儿寡母得以生存,叶赫 那拉氏才得到教育的机会并长大成人。后来,与慈禧 西太后一起垂帘听政的东太后慈安就是钮祜禄穆扬阿 的女儿。曾经有很多宫中人或者一些皇族人士出于妒 恨,就造谣说西太后出身卑贱,目的是羞辱西太后家 族。然而,这些伤人的言论也由此引起了多数读者的 愤怒。康有为的文章记录下了这方面的一些点滴,比 如: 曾经有一位皇族郡王(醇亲王)说西太后父亲殉职 于安徽宁国府,留下孤儿寡母生活困苦,几乎难以生 存,没有回京的路费,无奈之下想沿路乞讨。恰巧有 位官员准备资助朋友,结果错误地将钱财交付到了西 太后母女的乘船上。*终,此人发现当时的西太后母 女可怜,心生怜悯,就将这笔钱财都交给了西太后母 女。25年后,这位官员觐见垂帘听政的西太后,西太 后记起了当年的事情,于是赶紧让这位官员起身并感 谢他当年的资助。实际情况是,西太后父亲过世时家 人都没有在身旁。醇亲王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他 在1875年曾经想让自己儿子继位皇帝宝座,结果遭到 西太后强烈反对,二人由此产生隔阂。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叶赫那拉氏家族及其与皇族 (代表人物有溥伦、恭亲王)的关系,这是中国近代史 的重要资料。当初,西太后挫败载垣、端华等得到了 *高权势,皇族一脉就对叶赫那拉家族怀恨在心,到 了1**8年的戊戌变法时期,双方的关系**紧张。尽 管西太后有至高无上的**,可背后的分裂在所难免 。西太后去世之后,端方就担心因为拍摄西太后出殡 而被罢官,从中可以发现八旗官员的分裂和大清** 在西太后**丧失后的险境。作为外人,谈及宫廷内 部的事困难很大。增加人口、婚娶大事、确立皇位继 承人,我们难以了解。所知道的有:清**的后辈分 镶黄和镶红两个派别,都属于显贵的皇族。叶赫那拉 氏尽管不是皇族,可*近时期势力膨胀,出了三个太 后,其中西太后威望至极,足见其家族势力的显赫。 假如西太后临终没有遗诏,叶赫那拉家族的长辈也会 让隆裕太后出面像西太后那样垂帘听政。远见卓识的 西太后立醇亲王载沣之子、荣禄外孙(溥仪)做皇帝, 原因是她了解这个小皇帝,即便是他亲政也不会背离 自己的策略。 叶赫那拉家族与皇族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宣统 皇帝溥仪继位后,摄政王佐政,准备追封老醇亲王奕 儇与皇帝平级的谥号。这种事在欧洲屡见不鲜,可在 中国就违背礼法。此前,老醇亲王已经考虑到这些情 况,所以极力阻拦,担心后患无穷。可是,宣统皇帝 继位后,祭祀老醇亲王的礼仪越来越隆重,官方称之 为“二阶”。在当时朝廷官员的眼里,如此礼遇已经 本书以外国人的视角细致剖析了慈禧太后**的全部重大政治事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清末风雨飘摇、江河*下的哀情时代,真实又生动地刻画出慈禧矛盾的性格和坎坷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