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故事
作者简介
李焯芬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香港大学副校长、土木工程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现为香港珠海学院校长,兼任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理事会主席、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敦煌研究院佛学研究中心主任等。 李美贤女士 敦煌研究院特别研究员,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理事,饶宗颐文化馆荣誉顾问,香港敦煌之友副主席,香港博物馆专家顾问。
内容简介
敦煌位于甘肃省西北部,邻近新疆。敦煌莫高窟共有七百三十五座洞窟,其中四百九十二座洞窟有壁画,共约四万五千平方米,另有塑像两千余尊。这是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原址美术博物馆。莫高窟的绘画造像,共经历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十个朝代,有逾千年的艺术创作历史。 敦煌周边还有其他的洞窟,包括榆林窟四十二座、西千佛洞二十二座、东千佛洞七座、五个庙石窟六座。 敦煌其实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在这里开凿那么多的洞窟?为什么要在洞窟的边墙绘上那么多的壁画?简单的答案是:无论是莫高窟或是榆林窟,当年其实都是佛教的一个石窟寺。建造石窟寺的传统,则源于印度。 话说两千五百多年前,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在印度各地弘法时,印度的夏季经常下大雨。释迦牟尼当时就有个习惯:雨季时在山洞内向弟子说法、做禅修。这个习惯叫“结夏安居”,在释迦辞离后亦一直传承下来。后来,佛教的僧侣们喜欢在较幽静的河谷中,在陡坡或山崖上开凿洞窟,部分洞窟用作僧人的生活居所,部分则作禅修、礼佛之用。印度至今仍留存着逾百个这样的石窟寺遗址,其中最有名的是印度中部德干高原上的阿旃陀石窟,共有二十九座洞窟。供礼佛用的洞窟,最早会放置佛塔,后来则是放置佛像,供礼佛或绕佛之用。洞窟的边墙上,经常会绘一些壁画,既有佛教经文的内容,也有一些日常生活的描绘。随着佛教的北传,这个建造石窟寺的传统,也逐渐传到了中亚细亚地区(包括我国史籍所称的西域),最后传入汉地。 印度贵霜王朝时代(公元一至七世纪),佛教成了印度的国教,并进入大乘佛教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犍陀罗佛教艺术,把希腊式的雕像艺术用于佛像的创作。当时的贵霜版图还包括了中亚细亚的广大地区,涵盖了今天的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部分地区。阿富汗喀布尔河谷的巴米扬大佛,其实是石窟寺中一个大洞窟内的立佛像,旁边还有许多较小的洞窟,边墙上亦绘上了不少反映当地艺术风格的佛教壁画。建造石窟寺的风气,不久亦传到了新疆。新疆境内,至今仍留有众多的石窟寺遗址,包括拜城-库车一带的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及森木塞姆石窟,以及吐鲁番一带的柏孜克里克石窟、土峪沟石窟和胜金口石窟等。 五胡十六国时期,由匈奴人建立的北凉政权(401—439)是河西一带最强大的势力,最强盛时版图包括了今天的甘肃西部、新疆东部及宁夏、青海的部分地区。北凉政权在新疆东部的高昌(即今吐鲁番地区)接触并接受了佛教。敦煌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正是在北凉时期的公元430年左右修建的。莫高窟内共有三座北凉时期修建的洞窟。 公元439年,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政权灭了北凉,随后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北魏从北凉引进了佛教,并在当时的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开凿了云冈石窟。公元494年,北魏迁都洛阳,又在洛阳附近的龙门开凿了龙门石窟。北魏时期,北方不少地方都修建了石窟寺。随着时代的变迁,石窟寺的布局和功能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僧人不一定再住在洞窟之内,可以住在附近的寺院建筑内。刻在石崖上的佛像,则称为摩崖石刻,重庆的大足石刻就是一个好例子。 ★130余幅高清图片,展现精美绝伦的敦煌石窟艺术殿堂 ★解读敦煌石窟造像、壁画的文化内涵,领略深厚的历史底蕴 ★讲述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保护石窟、传承艺术的艰辛历程 ★全彩印刷,开本小巧,裸脊装帧,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