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1.00
折扣购买: 海权博弈史
ISBN: 9787220135309
观雨者 原名何昊宁,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观雨大神经”公众号号主,在政治经济领域发表过大量影响广泛的作品,入选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第二届“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
自作孽的岛国 1588年7月29 日,近130艘满载16000名士兵和7000名水手的西班牙军舰组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无敌舰队”,正向英国杀来。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要拿下英格兰、爱尔兰以及法兰西女王伊丽莎白头上的王冠。 当时的英国和我们后来认识的那个日不落帝国是两码事,别看伊丽莎白的身上挂着一大堆头衔,其实英国只是一个人口稀少的贫穷岛国。 那时候的西班牙,也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人畜无害(牛除外)的度假天堂,它作为大航海时代的最大受益者,在16世纪曾经盛极一时。 西班牙不仅独占伊比利亚半岛,还称霸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新世界,其国土从秘鲁延伸至菲律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无可争议的全球霸主。 眼看日不落帝国的铁拳就要砸到脸上,这样的局面搁谁身上都会感到压力山大,而伊丽莎白对眼前的局势并不感到意外,她心里很清楚,是她自己把西班牙惹毛的。 一个贫穷的岛国是怎么把一个全球霸主惹毛的呢? 第一个原因是宗教。16世纪的英国在欧洲是个另类,他们在宗教改革方面特别积极,而这要归功于伊丽莎白的父亲亨利八世。 1527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想要和他信奉天主教的妻子离婚。在中世纪,王室不管是结婚还是离婚都要得到罗马教廷的批准,而且如无特别的理由,离婚一般是不被批准的。 亨利八世觉得自己的理由很充分:他的皇后年事已高,还没给自己生个儿子出来。 王室婚姻牵涉的人物都是皇亲国戚,哪边都不好得罪,罗马教皇推三推四地扯了几年就是不批。这让亨利八世很不爽,离个婚居然这么难,国王当成这样确实憋屈。 于是,1531 年,亨利八世干脆冲冠一怒,掀桌! 这一年,亨利八世强迫英国宗教会议宣认自己是英国教会(圣公会) “唯一至高无上的主”。两年后,英国教会给罗马教廷的岁贡也停了,到了1534年,英国国会干脆通过了《至尊法案》,直接规定英国教会以英国国王为最高元首,而不是之前的教皇。 当时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但像英国做得这么 绝的并不多。经过亨利八世这一番折腾,英国对罗马教廷是钱也不用给了,话也用不听了,至于换个老婆那更是不在话下。 于是,亨利八世就此彻底放飞自我,又先后娶了五个老婆。 自由的代价就是英国顺理成章地成了天主教的公敌,也就是说,在那个年代,任何人攻击英国,罗马教廷都会在精神上支持他。 现在攻过来的西班牙就是天主教的铁杆支持者。对教廷铁粉来说,英国就是一个天然的死敌。 除了在宗教方面成为西班牙的死敌,英国在海外扩张中也跟西班牙结怨颇深。这主要怪英国自己,英国没有及时摸准时代发展的脉搏,导致自己中世纪后期的发展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长期以来英国向往的是欧洲大陆,岛国毕竟只是个岛,各种资源都差点意思,而农业时代最核心的资源就是土地,所以,英国非常希望能够在欧洲大陆上占一块地盘。 事实上,12世纪金雀花王朝时期的英国确实在法国占有广阔的土地,到了13世纪,大量法国领土已经被法国国王夺回。为了争夺对法国 的统治权,英法两国又在14世纪开启了长达百余年的战争,一直打到15世纪。 1429年,本来占尽优势的英国被法国17岁农村少女贞德击溃,形势逆转。二十年后,英国丢掉了在法国的最后一个城市——加来,百年战争宣告结束。最终英格兰在欧洲是一块地也没有,彻底沦为岛国。 紧接着英国又陷入历时三十年的内战(玫瑰战争),长期的战乱导致英国国力衰败,成了欧洲的边缘角色。 尽管如此,英国人对法国土地的执念仍未消退,在法国查理七世夺回法国王位后,嘴硬的英国人仍不放弃其法国国王的头衔。 从中世纪晚期一直到近代,英国国王都一直宣称自己是法国国王,这也是伊丽莎白头上还挂着法兰西女王头衔的原因。这波“嘴炮卫冕”甚至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 百万粉丝公众号博主“观雨大神经”为你完整讲述1588年至1936年那段波澜壮阔的海上争霸史。通过回顾海权博弈史,我们能够理解西方国家各种行为的底层逻辑,同时也能够看清楚当今的世界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 在*球大博弈的背景下,回顾本书所讲述的这段历史对我们*具启发意义,让我们在博弈的烟雾弥漫中看清前路所在,鉴往知来才能循道致远,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 作者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为时代发声的使命感,其作品曾入选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第二届“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 ★ 本书资料翔实,考证严谨,行文活泼,诙谐幽默,可读性强,既严肃又活泼,既严谨又搞笑,既恢宏又细腻,时而引人发笑,时而令人扼腕,时而发人深思,尤其深受青少年喜爱。 ★ 本书图文并茂,插画简练而传神,各种形势图、示意图、战舰图等等,即使是军事小白也能一目了然,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