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尘

洗尘
作者: 梁衡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9.50
折扣购买: 洗尘
ISBN: 9787300168883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著有新闻三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总编手记》及《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散文集《觅渡》《洗尘》《栏杆拍遍》《千秋人物》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写作研究集《为文之道》。政论集《文风四谈》《干部修养谈》等。出版有《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代表作有《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等。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60多篇次的文章人选大、中、小学课本。

内容简介

假如毛泽东去骑马 一 毛泽东智慧超群,胆识过人,一生无论军事、政治都 有出其不意的惊人之笔,让人永玩味无穷。但有一笔更为 惊人,只是惜未能实现。 1959年4月5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毛 说:“如有可能,我就游黄河、游长江。从黄河口子沿河 而上,搞一班人,地质学家、生物学家、文学家,只准骑 马,不准坐卡车,更不准坐火车,一天走60里,骑马30里 ,走路30里,骑骑走走,一路往昆仑山去。然后到猪八戒 去过的那个通天河,从长江上游,沿江而下,从金沙江到 崇明岛。国内国际的形势,我还可以搞,带个电台,比如 ,从黄河入海口走到郑州,走了一个半月,要开会了我就 开会,开了会我又从郑州出发,搞它四五年就可以完成任 务。我很想学明朝的徐霞客。” 1960年,毛的专列过济南,他对上车看他的舒同、杨 得志说:“我就是想骑马沿着两条河走,一条黄河,一条 长江。如果你们赞成,帮我准备一匹马。”1961年3月23日 毛在广州说:“在下一次会议或者什么时候,我要做点典 型调查,才能交账。我很想恢复骑马的制度,不坐火车, 不坐汽车,想跑两条江。从黄河的河口,沿河而上,到它 的发源地,然后跨过山去,到扬子江的发源地,顺流而下 。不要多少时间,有三年时间就可以横过去,顶多五年。1 ”1962年,他的一个秘书调往陕西,他说:“你先打个前 站,我随后骑马就去。”1972年,毛大病一场,刚好一点 ,他就说:“看来,我去黄河还是有希望的。”可见他对 两河之行向往的热切。 自从看到这几则史料,我就常想,要是毛泽东真的实 现了骑马走江河,该是什么样子? 这个计划本已确定下来,大约准备1965年春成行。 1964年夏天从骑兵部队调来的警卫人员也开始在北戴河训 练。也已为毛泽东准备了一匹个头不太大的白马,很巧合 ,他转战陕北时骑的也是一匹白马。整个夏天,毛的运动 就是两项,游泳和骑马。 但是,1964年8月5日,突发“北部湾事件”,美国入 侵越南。6日晨,毛遗憾地说:“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 新考虑。黄河这次是去不成了。” 这实在是太遗憾了,是一个国家的遗憾、民族的遗憾 ,中国历史失去了一次改写的机会。按毛的计划是走三到 五年,就算四年吧,两河归来,已是1969年,那个对国家 民族损毁至重的“文化大革命”至少可以推迟发生,甚至 避免。试想一个最高领袖深入民间四年,将会有多少新东 西涌入他的脑海,又该有什么新的政策出台,党史、国史 将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新版本?一个伟大的诗人,用双脚丈 量祖国的河山,“目既往还,心亦吐纳”,又该有多少气 势磅礴的诗作? 我们再看一下1965年的形势,那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好 的年份。正是成绩已有不少,教训也有一些,党又一次走 在将更加成熟的十字路口。当时我们已犯过的几个大错误 是:1957年的反右;1958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