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李大钊散文诗歌选)/先烈经典文丛/百年中国记忆

致青春(李大钊散文诗歌选)/先烈经典文丛/百年中国记忆
作者: 李大钊|责编:秦千里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5.40
折扣购买: 致青春(李大钊散文诗歌选)/先烈经典文丛/百年中国记忆
ISBN: 978752052466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文豪 洒一滴墨,使天地改 观,山河易色者,文豪之 本领也。盖文之人人者深 。而人之读其文者,展卷 吟哦,辄神凝目炫于其文 境,潜移默化,观感旋殊 。虽旷世异域,有千秋万 里之遥,而如置身其间, 俨然其时其境也者。文字 感化之伟,充其量可以化 魔于道,化俗于雅,化厉 于和,化凄切为幽闲,化 狞恶为壮伟。三寸毛锥力 ,能造光明世界于人生厄 运之中。则夫文豪者,诚 人类之福星也矣。 长天一碧,万木葱森 ,人影在山,樵歌出谷, 科学家视之,僵石枯木之 类耳;而一经文豪之点缀 ,则觉清风习习,透人肌 骨焉。枫叶萧萧,江滨渔 火,钟声夜半,月落乌啼 ,科学家视之,声光变动 之象耳;而一经文豪之绚 绘,则幽深潇洒,万念俱 息焉。尽文豪之眼界灵机 ,悠悠宇宙之间,形色万 殊,无不可为发舒性灵, 感触兴趣之资,造物者降 生万物,而不能使其所生 之物,各自直觉其生机之 大本。局部自限,缺陷靡 穷;文豪本其直觉,发为 文章,俾人天物我之实相 ,稍能映露万一,以通消 息于其间,而补造物者之 缺陷,斯其有功于造物者 不小也。 嗟嗟!古今文豪,其身 世何多在怨悲凄苦、飘零 沦落之中也。征之东西, 如出一辙。文王锢居羑里 ,寂寞铁窗,乃演《周易 》。左丘失明,乃传《春 秋》。屈灵均忠爱缠绵, 而蔽伤于谗,憔悴行吟, 卒沈湘水,而(作)《离骚 》、《楚辞》,《诗》亡 而后,此其继音。马迁身 被宫刑,填胸愤慨,《史 记》之作,模式来兹。乃 至少陵忧国,血泪挥干。 白也无家,佯狂弃世。放 翁有种族之痛,渔洋有故 国之思。他如金圣叹、李 温陵之流,千古奇才,竟 罹惨祸,杀其身而不足, 更毁其书。中土文豪,大 抵有身世悲凉,家国陵夷 之痛者。而环稽西乘,唐 德系出名族,中年飘泊, 流寓天涯,《神曲》之作 ,为意大利文学之警钟。 杰尔邦德士少年投笔,荷 戈从军,雷邦特之战,伤 中左腕,展转归途,虏于 海寇,五载穷岛,困苦作 奴,僧侣救之,始返故国 ,潜心著作,致西班牙文 学得跻于英、德之林。汉 伯德曼目击社会悲惨,痛 心阶级制度之不良,发愤 著书,有十九世纪沙翁之 目。伊普逊以贫商之子, 生于北欧,寂寞荒寒,贫 且不能自给,童年供使, 药屋愉[偷]闲,辄事文学 ,大学卒业后,伤祖国文 学之不振,闭户著书,对 兹缺陷社会,不惮口诛笔 伐,文章声价,重于全欧 。士多林贝尔西幼时,无 力求学,艰苦卓绝,著书 自活,为文伤时厌世,颇 极深酷凄切之致,瑞典奄 无生气之文学,至是始有 新机。托尔斯泰生暴俄专 制之下,扬博爱赤帜,为 真理人道与百万貔貅、巨 家阀阅、教魔、权威相搏 战,宣告破门,杀身之祸 ,几于不免,而百折不挠 ,著书益力,充栋汗牛, 风行一世。高尔基身自髫 龄,备历惨苦,故其文沈 痛,写社会下层之黑暗, 几于声泪俱下。凡此者类 皆艰苦备尝,而巨帙宏篇 ,独能照耀千古者也;是 岂文章憎命,才华有以使 之然欤?抑遭时不遇,荡 析流离,余兹历劫之身, 乃得优游以事文学,故其 言之深长足以动人欤?嗟 嗟!江山故宅,文藻空存 ,册籍千秋,声华不朽。 吾侪生兹末世,不见古人 之面影,不闻古人之颏謦 ,徒对陈编,怅维遗迹, 叹文豪之遭遇,不禁掩卷 失声也矣。而于彼古人, 虽躯尽骨灰,一点灵光, 尚能岿然与天地终古,亦 安庸吾辈之欷歔慨感为者 !文豪之幸不幸,夫岂在 瞬息百年之遭遇也哉! 吾尝论文豪与世运之 关系,其见重于社会,不 在盛世,而在衰世。盖当 承平之世,物阜民康,群 德日进,饮食各适其宜, 作息各得其所,凡属圆颅 方趾之伦,均得优游歌舞 于熙嗥和乐之天,击壤鼓 腹之歌,曲巷流俗之谚, 何莫非盛世元音,粉饰泰 平,文章祝颂,岂必俟夫 文豪者。若夫世衰道微, 国风不作,举世滔滔,相 率而趋于罪恶之途,百物 丧尽,民不聊生,天地有 晦冥之象,群象无生人之 趣,倘无文豪者应运而出 ,奋生花之笔,歌黍离之 章,则蚩蚩者不平之诉, 呼吁何从,而精神上乏优 美高尚之感化,忏悔之念 ,亦无自而发。人心来复 之机既塞,惟日与禽兽暴 掠强夺,相残杀以自活, 其类将绝灭于天地之间也 久矣。文豪之于衰世也, 顾不重哉!顾不重哉! 抑吾闻之,千古之文 章,千古文人之血泪也。 盖欢愉之词难丁,而愁苦 之音易好。昔人尝有“诗 以穷而益工”之语矣。夫 喜怒哀乐,同为心理之变 象,胡以一时感性之殊, 发为文章,遂有声韵工拙 之别。盖尝考之,其因缘 有二:一世界观,一同情 心也。吾人幻身于兹,假 现世界,形躯虽问物我, 精神则源于一。故优美高 尚之文章,每为世人所同 好。作者执笔之际,愁思 郁结,哀感万端,悄然有 厌倦浊世之思,精神之所 倾注,恍然若见。彼真实 世界之光影,不自知其流 露于声气之间。人天物我 ,息息相见以神,故能得 宇宙之真趣,而令读之者 ,有优美之感……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