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108.00
折扣价: 73.50
折扣购买: 华阳国志(全二册)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ISBN: 9787101161359
著者常璩(约291—361),字道将,蜀郡江原县小亭乡(今四川崇州三江镇)人。巴蜀名士,成汉末官至散骑常侍。桓温伐蜀时,与中书监王嘏等劝李势投降晋朝,被桓温任为参军。著有《华阳国志》、《汉之书》(又名《蜀李书》)等。 译注者彭华,字印川,四川丹棱人,四川大学教授。出版《燕国八百年》《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民国巴蜀学术研究》《会通与建设:贺麟文化思想研究》《印川集:蜀学散论》等著作。
昔在唐尧,洪水滔天。鲧功无成,圣禹嗣兴,导江疏河,百川蠲修,封殖天下,因古九囿,以置九州。仰禀参伐,俯壤华阳,黑水、江、汉为梁州。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惟下中,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于是四隩既宅,九州攸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成贡中国。盖时雍之化,东被西渐矣。 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 其民质直好义,土风敦厚,有先民之流。故其诗曰:“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 夫书契有五善:达道义,章法式,通古今,表功勋,而后旌贤能。恨璩才短,少无远及,不早援翰执素,广访博咨,流离困瘵,方资腐帛于颠墙之下,求余光于灰尘之中,劘灭者多。故虽有所阙,犹愈于遗忘焉。 综其理数,或以为西土险固,襟带易守,世乱先违,道治后服,若吴、楚然。固逋逃必萃,奸雄窥觎。盖帝王者统天理物,必居土中,德膺命运,非可资能恃险,以干常乱纪;虽饕窃名号,终于绝宗殄祀。何者?天命不可以诈诡而邀,神器不可以侥幸而取也。 夫恃险凭危,不阶历数,而能传国垂世,所未有也。故公孙、刘氏以败于前,而诸李踵之,覆亡于后。天人之际,存亡之术,可以为永鉴也;干运犯历,破家丧国,可以为京观也。 乾坤混始,树君立王。天工人代,万邦是望。明不二日,地不重皇。苟非其器,穷高必亢。濛濛后主,弗虑弗臧。负乘致寇,世业以丧。 1.方志之祖,创新方志写作体例。 在方志编纂体例上,将历史、地理、人物三者有机结合,比较完整地展示了古代西南地区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全貌,在方志撰写中具有开创之功和典范作用。 2.取材详审,兼具史料与文学价值。 取材丰富详尽,对于传世文献不迷信、不盲从。结合自身所见所闻所亲历,撰写的两晋蜀事,是极为珍贵的史料。语言典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3.版本权威,注意吸收学界成果。 以廖寅题襟馆本为底本,参校他本,版本权威。译注中注意借鉴和吸收任乃强、刘琳等学者的校勘成果,以及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 4.文献考古,二重证据解读巴蜀历史。 秉承“三全”丛书体例,注释疑难字词、地域变迁、典章制度、人物生平。吸收最新的出土文献和考古资料,用文献与考古二重证据解读巴蜀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