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三书 故宫与皇家生活

故宫三书  故宫与皇家生活
作者: 万依 / 王树卿 / 陆燕贞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售价: 138.00
折扣价: 82.80
折扣购买: 故宫三书 故宫与皇家生活
ISBN: 9787559843166

作者简介

万依,1925年生,清史专家,主要从事明清宫史、清代宫廷音乐的研究。曾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中国古都学会理事、北京史研究会理事等职务。主编有《故宫辞典》《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故宫志》等。 王树卿(1938—),清史专家,从事档案整理和宫廷历史研究。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陆燕贞(1930—),博物馆陈列专家。1954年到故宫博物院工作,长期主持宫廷历史展览工作。

内容简介

九月初三,登极大典的准备工作就绪后,礼部尚书奏请即位。穿着白色孝服的弘历,先到雍正帝灵前祗告即将受命,行“三跪九叩”礼,然后到侧殿更换皇帝礼服。皇太后也回本宫换上礼服升座。弘历到皇太后宫行“三跪九叩”礼。这时乾清宫正门要垂帘,表示丧事暂停。弘历由乾清门左门出,乘金舆,前引后扈大臣、豹尾班、侍卫等随行。到保和殿降舆,先到中和殿升座。在典礼中执事的各级官员行“三跪九叩”礼。礼毕,官员们各就位,礼部尚书再奏请即皇帝位,翊卫人等随弘历御太和殿,弘历升宝座即皇帝位。(乾隆帝登极P6) 皇帝平时起居的情况,据乾隆初年的记载,大体如下:皇帝每天起床后,常常是先进一碗冰糖炖燕窝,然后御乾清宫西暖阁或弘德殿或养心殿,翻阅以前各朝实录或圣训中的一册。八时前后或更早一些进早膳,同时阅王公大臣要求陛见名牌。进膳毕,披览内外臣工的奏折,然后召见和引见庶僚。到下午二时左右进晚膳,阅内阁所进各部院及各督抚的本章。晚间再随意进晚点。皇帝若在瀛台或其他御园居住时,其起居亦大体如此。(皇帝生活起居P51) 太监投身宫廷当差,内务府给予一定赏银后,太监实际上失去人身自由,不能再回自己家,除非年老或有严重疾病,才能放出为民。在宫廷当差,得任由主人驱使、打骂和虐待,所以太监经常逃亡或自尽。内务府对太监的逃亡、自尽等规定了严厉的惩办制度。一件道光二十年(1840)的档案,记录了内务府慎刑司对逃走的太监陈进福等四人,发遣到黑龙江给兵丁为奴的公文。(宫仆事务P103) 康熙帝的亲信大臣、南书房翰林张英曾记述自己随驾南巡时的狼狈情景。他说一路扈从,最难熬的就是晚上宿营。一般日落即开始扎营,但大臣的仆役车辆都排在南巡车队最后,往往入夜才能到达宿营地。而御营周围五千多米以内的井泉,早被向导处官员和太监等人,用黄龙包袱盖住,扈从大臣只能使用五千多米以外的水源。从等到仆役车辆至寻到水源,挖灶烧饭,常常时至二鼓(即二更)。所以只能草草就餐,略睡片刻,五鼓(即五更)又起身撤帐装车,赶至御营前恭候皇帝启行。(巡幸准备P126) ★ 打破宫廷剧中的美颜滤镜,为你揭开神秘而真实的宫廷生活:宫廷中肃穆而繁缛的典礼是如何进行的?日理万机的皇帝是怎样处理政务的?帝后们的衣食住行是如何安排的?宫中有什么习俗和信仰?以清宫生活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很多,但文学艺术终不能代替历史,作者团队通过对宫廷遗物的观察思考,从文献的字里行间去寻觅摭拾,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神秘而真实的宫廷生活画卷。 ★ 了解了皇家生活,也就了解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帝制:皇宫御苑,既是皇家内廷生活的禁地,也是皇朝森然的政治外朝。透过600年跌宕起伏的历史,从日常生活叩击历史的回声,作者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清代皇家生活方式大全,还勾勒出了中华民族这一路经历的荣辱兴衰和精神特质,使读者对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帝制和皇室生活状况有一个具体而微的认识。 ★ 参观故宫博物院时没能看到的内容,在这本书中得以弥补:参观故宫博物院时,我们能看到的远不止故宫全貌,本书为了追求历史情景的再现,摄影师曾通宵达旦地捕捉了极难拍摄的夜景及其他特殊景色,特别是为追寻康熙、乾隆二帝南巡、北狩的遗迹,竟跋涉了上万里路程,历经风风雨雨、严寒酷暑,保证图片在高质量的同时而兼及艺术和历史功能,让读者可以看到很多参观故宫博物院时无法看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