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东师大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0.50
折扣购买: 山海经译注(袁珂精品集)
ISBN: 9787567550315
袁珂(1916-2001),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1946年,任职台湾省编译馆,开始系统化地研究中国神话。1949年回到四川,继续从事文学暨神话学的研究;1978年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1984年担任中国神话学会主席。 袁珂先生著述颇丰。1950年,《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研究汉民族古代神话的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国神话传说》(简明版)《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著)等二十余部著作及八百余万字的论文。袁珂先生的多数著作被翻译成俄、日、英、法、意、韩、捷克、西班牙等多种语言。其作品还在中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入选学校课本。
南山经 南山(1)之首曰□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 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 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2)而黑 理(3),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 ,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 走。丽□□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 佩之无瘕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4),多棪木,多白猿 ,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即翼之山(5),其中多怪兽 ,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 可以上。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 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 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 ,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 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 为底。 又东三百里,曰柢山(6),多水,无草木。有鱼 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下,其音如 留牛,其名曰鲑,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 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 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7),自 为牝牡,食者不妒。 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 (8)。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 名曰猼,佩之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 六足三翼,其名曰(9),食之无卧。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 雘(10)。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 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 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 其中多赤,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11),其尾踆于东 海,多沙石。汸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 。 凡□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 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 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一璧,稻米(12)、白 菅为席。 校注:(1)南山:原山下有经字,据《山海经校 注□海经新释》(卷一)注①删。以下西山、北山、 东山、中山等例均同此。 (2)其状如榖:榖原作谷(穀),下文迷榖亦作 迷谷,从宋本改。榖即今之构(楮)树,榖、构同声 。 (3)黑理:《文选□头陁寺碑》注引无理字。 (4)堂庭之山:郭璞云:“(堂)一作常。”按 《文选□上林赋》注引此经正作常。 (5)即翼之山:原作猿翼之山,从王念孙校改; 王云:“《一切经音义》引作即翼之山;下文又有即 翼之泽。”是也。 (6)又东三百里,曰柢山:原无曰字,据宋本、 吴宽抄本、明藏经本补。 (7)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郭璞云:“类 或作沛,髦或作发。” (8)多怪木:《太平御览》卷五〇引此经多怪木 上有“多金”二字。 (9):原作,从毕沅、郝懿行校改。 (10)其阴多青雘:雘原作□,从毕沅、郝懿行校 改。《说文》(五)云:“雘,善丹也。” (11)箕尾之山:郝懿行云:“《玉篇》作箕山, 无尾字。” (12)一璧,稻米:汪绂云:“一璧稻米四字疑衍 。”按此四字居经文中实扞格难通,汪说当是。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