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30
折扣购买: 内心的斑马/散众文丛
ISBN: 9787550022805
暂无
访问逝者 我相信你的数世老宅是有神灵护佑的。且不说国 势衰微时连年战火、盗匪蜂起,即便和平年代的天灾 、动乱、拆迁,也足以让它消亡殆尽。我还相信,如 果这座老宅一直空着的话,你说不定如影随风地回来 过了。几年前的春天,我到“铁砚山房”私访过你。 对你而言,返家的路类似从青田石阴面刻出的朱色阳 文。不过,对访者来说,倘在途中迷了路,还可以看 看你当年亲笔写给外省亲友的路条,“邓琰,字石如 ,住安庆北门外,问分水岭,问郭家塘,问白麟坂, 问神霄观,问界牌石邓家大屋便是。自北来,由桐城 到练潭问余家岭、罗家岭,问界牌石邓家大屋便是。 ”从乾隆六十年乙卯(一七九五年)起,这座四进穿 斗式老宅已跨越四个世纪了。你的故宅己破败,楼梯 有些摇晃,地板也朽了,门楣上漆皮剥落,老光阴漫 漶其上,一片斑斑驳驳。然而我没见到你。恍惚之间 ,我被凝定在虚无的高处,唯见两百年的生死流波如 阳凸阴凹的印面一刹那闪现。房子确乎是空的。自从 曾孙邓绳侯死后,这里只诞生过一个男婴,即山人六 世孙邓稼先,他尚在襁褓便被抱往北京。后来山人六 世外孙葛康俞、葛康素,也曾在这座老屋中居留、栖 息。此后,这里就不曾有人居住了。房子空得只剩下 它自己,仿佛它就是虚无的铁砚,一年又一年地磨着 黑白时光,而檐鸟的啁啾听起来像遥远的雨的回声。 当然,谁也不知道老宅有没有记忆,也不会有人领悟 一座老宅的心境。反正我来时没有见到你。房子空得 只剩下我这个过客——傻乎乎地立于大堂中央,听那 刮了两个世纪的风仍旧那么呜呜地刮着。 一个人逝去了,他的幽灵还会回来的。我这样想 。倘幽灵也感到孤单的话,那么这座老宅便很有些凄 惶了。 今晚我重读了你的《陈寄鹤书》,然后上网细赏 这幅元气淋漓的墨迹,从中体味你的胸襟、性情和书 艺,恍若听到你的怀宁话,如沐皖河之风。此书沉雄 灵动,若锥划沙,一波**,直指本心。它让我看到 一袭素袍、长髯飘垂的身影——你就端坐在我对面低 诉与抗辩。后世**你是书刻大家,可是当年你不过 一*民耳。读小人物遗存的手札,给我的感觉是一次 特殊的访问。而读大人物的手札或传记,我不曾有过 类似的感觉。他们总是居高临下,口气强硬、夸张, 眼睛盯着虚无缥缈的远方。 当然,你并非想与两百年后的我对话,而是执意 索回知府樊某掳走的鹤。你双眼冒火,但强压怒气, 委婉而述,以免冒渎知府大人,甚至伤及无辜的孤鹤 ——它己被你视为另一生命。记得筑“铁砚山房”那 年,你喜得儿子传密,第二年往京口访老友,*赠雌 雄二鹤。“山民年垂耳顺,得此以为老伴,询旷事也 。”老友知道你对鹤情有独钟,气神相通——旧年秋 ,你作对联一副:“万花盛处松千尺,群鸟喧中鹤一 声。”再稍远点,你云游杭州灵隐寺,写过“海为龙 本书作者秉持思想之烛,以极具穿透力的语言,重新打量我们习以为常的曾在、此在和彼在,力图揭蔽并还原存在者的生存真相和潜在悲剧,直抵内心晦暗的深渊,透过他置或自置的无形铁栅,倾听那自由的斑马飘忽而微弱的一点鼻息,一声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