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餐桌(第2席与历史食家一同赴宴)

古人的餐桌(第2席与历史食家一同赴宴)
作者: 芮新林|责编:黄慧鸣
出版社: 上海文化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72
折扣购买: 古人的餐桌(第2席与历史食家一同赴宴)
ISBN: 9787553522715

作者简介

芮新林,自喻馋人,四十岁始为文。处女作《寻访上海的30碗面》、《寻访上海的30客生煎》及《寻访上海的30样小吃》被《新闻晚报》连载数月,并在网络上广为流传。2009年通背《论语》,感慨良多,2010年著成《论语之旅——从孔子的吃喝玩乐说起》一书,先后在香港和大陆出版。

内容简介

千金翠玉 莴笋自带清香,故沪人 称其“香莴笋”(读成“香乌笋” )。大多数蔬菜闻上去无味 ,就连早韭、嫩蒜叶(青蒜) 闻着也并不臭。我很喜欢莴 笋的清香,气味脱俗;而其 味道,清新爽脆。 莴笋的茎一定要去皮, 去到色翠绿而无白筋。然后 用专用菜具刨成丝,丝丝缭 绕,滴点麻油,放点味精、 盐,筷子撩拌,即成一菜。 凉拌香莴笋,忌放生抽,以 盖其本。香莴笋的本昧,清 爽!其色泽青翠,口感爽脆 ,在夏天是一道宜人的蔬食 。 清朝李斗《扬州画舫录 》:“春夏则燕笋、牙笋、 香椿、早韭、雷菌、莴苣。 ”莴苣即莴笋的大名,可见 古人在夏天也喜欢这道菜。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中有三处提到莴苣,均在夏 天,“旋切莴苣、生菜”,旋 切是现切之意。莴笋是茎用 莴苣,生菜是叶用莴苣。 香莴笋可凉拌,可热馔 。既可做主,亦可为辅。汤 品上做辅料为宜,比如排骨 汤和腌笃鲜,添加些滚刀块 的香莴笋,增殊滋,减腻味 。菜品上自然是主角,或加 点肉片,或添点木耳。此时 宜切片,炒后上桌,人滋人 味。 清朝《调鼎集》:“炒莴 苣,斜切片,配春笋炒。又 ,切小片炒。”切片炒食, 古今同好。目前为止,学界 认可《调鼎集》与扬州盐商 童岳荐有关,但编纂者至今 存疑。为此,予专门写下《 菜谱疑案》(见本书第四辑) ,一探究竟! 清炒香莴笋,最简,也 最能吃出莴笋的香润。食之 ,嫩脆相兼,嫩的是头,脆 的是根。香莴笋的“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