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学术服务创新与实践(精)/上外文库

数字学术服务创新与实践(精)/上外文库
作者: 蔡迎春 欧阳剑 周琼 严丹 等编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109.08
折扣购买: 数字学术服务创新与实践(精)/上外文库
ISBN: 9787100243018

作者简介

蔡迎春,博士,研究馆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馆长,兼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数字学术中心主任、中国素引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理论研究专业组副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专业组委员、上海市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为资源与阅读服务、数字人文和文献整理等等。主编及参编著作7部,已发表 CSSCI论文80余篇。主特或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和国家民保中心项目等多项。 欧阳剑,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数字人文、国际舆情等。已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50余篇。 周琼,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数字人文、信息素养教育等。己发表论文20余篇。 严丹,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数字学术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和阅读推广。已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40余篇。

内容简介

新文科建设对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学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需要关注用户新文科背景下的服务需求,用户对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广度和深度的需求不断增强,对图书馆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同时为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带来新契机。新文科背景下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应有明确的定位,认识到自身在数据、信息、知识及空间方面的多维优势,成为新文科数字资源、知识及数据服务中心、跨学科数字咨询中心、新文科数字素养及数字能力教育与培训中心,以及新文科数字学术服务中心,真正为跨学科研究赋能,更好地服务于跨学科研究及教学。 数字学术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一项新生事物正方兴未艾,虽然国内外各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数字学术服务在内容上、形式上各有侧重,其成熟和完善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但总体目标和主旨方向是基本一致的,都是服务于数字化的学术科研全过程,为其提供设计理念上、思路方法上、技术工具上、成果转化上的各类支持与帮助。当前国内的数字学术服务刚刚起步,很多服务内容如科研项目设计与策划咨询、科研成果数字化出版与转化等都尚未开展起来,图书馆具备相应科研水平和数字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也尚未建立起来。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适应新文科建设的新形势,在服务的学科融通、技术应用、协同支撑等方面积极变革,不断创新。同时,必须在数字学术服务的内容、模式等方面有所新举措以回应新文科要求,通过创建和提供一套变革性的数字学术服务,将高校图书馆置于新兴的新文科建设中,通过利用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成为跨学科活动的中心,将其跨学科的数字学术服务提升到更高水平。 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的创新发展最新研究成果。 随着数字化环境的不断演进发展,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下的空间格局、资源形态以及用户服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在此背景下,“数字学术”这一概念迅速崛起,成为数字时代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基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数字学术实践与探索,从多个角度展开相关研究,涵盖了数字学术概念及功能定位、数字学术空间建设、数字学术教育、数字学术成果产出、数字学术服务平台建设以及数字人文服务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关键领域的深入研究,全面探讨了新数字环境下数字学术的内涵与发展,旨在深刻理解新数字环境下的数字学术,并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参考。作为国内首个数字学术服务先锋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在数字学术服务方面的案例具有独创性,并且在该领域发挥着示范效应。通过深入剖析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实践经验,读者可以了解到该单位在数字学术服务方面的先进做法,从而为其他高校图书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