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作者: (英)李德·哈特|责编:苏贻鸣//张晓玲|译者:林光余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85.00
折扣价: 55.30
折扣购买: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ISBN: 9787208093607

作者简介

李德·哈特爵士(Basil H.Liddell Hart,1895-1970),英国军事记者、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生于法国巴黎。早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任步兵团军官,并曾在战斗中负伤。后来加入英国皇家军事教育协会。一战结束后,先后服务于《英国每日电讯报》(1925-1935)和《英国泰晤士报》(1935-1939),从事军事记者工作。李德·哈特同时也是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在军事学上提出了“间接路线”的观念以及涵盖军事以外领域的“大战略”概念,同时他也是现代战争“装甲兵”作战的鼓吹者。李德哈特与克劳塞维兹同时被誉为西方战略思想史中的两位现代战略大师。主要著作有:《大战略——间接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沙漠之狐隆美尔》等。1966年被英国皇家授予爵士勋章。

内容简介

让欧洲走向爆炸,花费 了50年。引爆它,却仅需5 天时间。我们所要研究的这 套爆炸材料的制造,也即形 成冲突的基本原因,其实在 这段短暂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史范围中是找不到的。事实 上,一方面,我们应当回顾 普鲁士对于开创德意志帝国 (Reich)的影响,俾斯麦 的政治构想,德国思想深刻 的个性倾向,以及当时的经 济状况——德国曾企图以商 业出口为主,不过目的并未 达成;此外,加上一些其他 理由,使德国从原本的商业 大国理念改变为世界强权观 。我们还应分析蕴含各色各 样中世纪遗风的奥匈帝国, 认识其复杂的种族问题,做 作的统治机制,暗藏在肤浅 野心底下、令其烦扰不堪的 内部崩解的恐惧,以及其狂 乱寻求苟延残喘的行径。 另一方面,我们应检视 那令人称奇的,支配俄国政 策的野心与理想主义的混合 物。它致使靠近俄国边界的 邻国,特别是日耳曼邻邦间 ,弥漫着一片恐怖感。这也 可能是最终引爆战争的因素 中最重要的一种。我们还应 了解自1870年以来,法国 因遭受侵略而对新侵略所发 出的持续警报;我们更应研 究法国重建的自信心。它强 化了法国抵御进一步外侮的 力量。还有,我们应牢记德 国攫取阿尔萨斯——洛林( Alsace-Lorraine)对法国 所造成的伤害。最后,我们 应回顾英国从孤立政策转变 为参与欧洲,成为欧洲系统 成员的做法,以及当它面对 德国的敏感现实时,所展现 的缓慢觉醒。 在对半世纪欧洲历史作 出上述的研究之后,我们所 获得的整体认知,应比绝大 部分记载巨细靡遗的历史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