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第1季)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1季)
作者: 编者: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组
出版社: 五洲传播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6.96
折扣购买: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1季)
ISBN: 9787508539362

作者简介

《如果国宝会说话》创作团队隶属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以总导演徐欢为核心,一直是中央电视台历史人文类纪录片重要的创作力量,从《东方时空》创办起开始从事纪录片创作,近二十余年坚持创作大量历史文化纪录片,主要作品有《故宫》《故宫100》《我在故宫修文物》《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china?瓷》《园林》《我从汉朝来》等。

内容简介

人头壹 馆藏:西安半坡博物馆 出土:陕西省洛南县 年代: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你来自泥土,头微微扬起,仿佛仰望天空。6000多年 过去了,我们进食,生存,繁衍,不断进化。而今凝望着 你,我们依旧在思索这一切的意义。 人头壶——红陶材质,由仰韶文化先民制作于6000至 6500年前。那时候的人们不断打磨手中的石器,开始驯养 家畜,开垦田地,形成聚落。人类历史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的纪元。 陶是人类第一次从无到有的实验。在双手的作用下, 土壤、水、火交织在一起.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实现质 的转换。 从对泥土的把弄开始,人类认识到自身创造万物的非 凡能力。初生如光明照耀,死亡如黑夜降临。人类一次次 地发出悠长的疑问,也一次次地熔解于沉重的泥土。根源 于对生和死的思考。人类开始了对自我的凝望。 世界各大古老文明的觉醒大约都从人像艺术的诞生开 始。这件仰韶文化陶壶只不过是大地留下的亿万张迷惘的 面庞之一。 陶壶的人像难以分辨男女,那微微上翘的嘴唇仿佛儿 童般纯真地仰起。这件器物既是壶,也是人的身体。那宽 大浑圆的腹部似乎隐喻着女性的丰腴身材与生育机能。人 头壶的后背伸出一根断面呈扁圆形的管道,用于向壶内注 水,眼睛和嘴巴则构成出水口。窄小的出水口降低了器物 的实用性,暗示了这件陶壶或许还具有额外的功能。当水 从人头壶的眼睛流出,恰如泪水流淌,纪念着人类孕育的 最初痛楚。 那些古人参照自身捏塑出的形象,比他们的制作者拥 有更漫长的生命,与大地同寿。至今容颜清晰。 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颗心跨越时空,望 见生命的力量之和。6000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 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 安特生与仰韶文化 191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Johan GunnarAndersson,1874年7月3目一1960年10月29日)来到 中国,协助中国政府寻找铁矿稻煤矿。此时中国正在军阀 混战时期,寻找矿藏的工作无法按计划进行,安特生改为 调查采集中国吉生物化石。1921年,当时在河南仰韶村调 查的安特生被一些流水冲刷露出地面的彩绘陶片所吸引, 中国田野考古学的序幕被揭开。由安特生主持、中国地质 学家一同参与的考古发掘在仰韶村展开,出土了大量的带 有彩绘图案的精美陶器。这种文化类型按发现地命名,即 著名的“仰韶文化”,是中国第一个考古发掘的史前文明 。 姜寨聚落遗址 1972一一1979年间,中国考古学家在陕西省西安市姜 寨村发掘了一个完整的史前村落,即姜寨聚落遗址。从考 古发掘的陶器、石器等遗物来推断,这个村落属于仰韶文 媒体评论 跨越时空的对话 《如果国宝会说话》是一档很受欢迎的文博类纪录片。如今,以此为基础的同名图书也即将由五洲传播出版社精心制作推出。让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愿意在此多说几句。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的历史和文明,就生动地体现在这些饱经沧桑的国宝文物之中。它们是我们宝贵的遗产,历久而弥新,帮助我们认识过去、现在和未来,帮助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培育起我们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怎样让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宝藏及蕴藏其中的文化精神“活起来”“弘扬起来”“传播出去”?《如果国宝会说话》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如果国宝会说话》共精选100件国宝文物,每一件都有故事,每一件都是传奇。这本书用文物讲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通过国宝文物曲折的经历、跌宕起伏的故事、丰富的图片、有趣的知识讲解,讲述了中华文化独特的创造力、发展脉络和价值理念,非常有意义,也非常有意思。 现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中国,想知道中国人的观念、看法、情感和审美趣味,想知道中国的历史传承、风俗习惯、民族特性等等。我相信,我们的文物、我们这本图文并茂的图书,正好能给外国朋友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文化、文博视角。当他们在博物馆里看到同样的国宝文物,可能就会在审美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如果这样,善莫大焉。 是为序。 单霁翔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 每件文物都有着延续至今的生命,呈现给我们不同的面孔,而每幅面孔的背后,都有着或温情,或悲怆的故事,当驻足在国宝面前时,总有一副面孔会与我们注视的目光相遇,也总有一段故事会与我们倾听的内心相遇。丛书中,我们既能感受到纪录片视觉图像的角度和魅力,也能体会到流动的文字带给我们的沉浸和享受,更能在延伸的阅读链接里寻找到更多的未知。让我们捧起这套丛书,一起:听国宝说话! ——青少年博物馆教育推广人 朋朋哥哥 短和接地气儿是喜欢的亮点,非常适合碎片时间观看,文案和BGM卖萌,但煽情起来也不手软,科普做的生动好玩,而且很多时候都不再局限于民族和我国。尤其是镜头下那些精美小巧的国宝,对去博物馆隔着玻璃只能看个轮廓的爱好者来说是福利。 ——某J。624 这才是我们自己的节目,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沧海桑田,恰如你容颜。央视,多多做这样的节目吧! ——笑书神侠倚碧鸳 《如果国宝会说话》没有喧哗的明星,没有过多的娱乐演绎,静静地面对每一个国宝。国宝们去掉了人为设定的包装,他们回归本体,为自己代言,和你丝丝入扣地交流,言语间处处干活。《如果国宝会说话》画面精美到让人感动,文案举重若轻优美洒脱,尤其是配音,耳目一新,良心之作,值得我花每一个5分钟。为国产纪录片打CALL。 ——湖南路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