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游记(当代大家阿来的游记精华集)

阿来游记(当代大家阿来的游记精华集)
作者: 阿来
出版社: 北岳文艺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5.30
折扣购买: 阿来游记(当代大家阿来的游记精华集)
ISBN: 9787537868136

作者简介

阿来: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 以《尘埃落定》《蘑菇圈》和《云中记》等小说先后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多部作品译为英、法、意、德、俄、日、西班牙和阿拉伯、印地、僧伽罗等十数个语种在海外出版。一些作品翻译成藏、蒙、维吾尔和哈萨克等语种在国内出版。

内容简介

我想从天上看见 也许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在这条陆路上行走时,已经没有人能找到一条清晰的脉络。历史与历史中的文化传播与变迁,比之于现代物理学家所建立的量子理论还要难于捉摸。物理学家描述他们抽象的理论时运用了一种可靠的用数学语言可以表述的模型。而历史中的文化却更多地在荒山野岭间湮灭,随着一代一代人的消失而被永远埋葬。 我想,也许从天上,从高处像神灵一样俯瞰时可以看见。 于是,我在拉萨的贡嘎机场登机时,特意要了一个临窗的位置,并祈愿这一路飞行没有云雾的遮蔽。 事实是,我登上飞机时,拉萨正在下雨。拉萨河和雅鲁藏布江水溢出了河床,洪水漫进了河床两边的青稞地,漫进了低矮的平顶土房组合而成的安静的村庄。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割了,洪水浅浅地漫在地里,麦茬一簇簇露在水面上。庄稼地与房舍之间,是一株株柳树,在雨中显得分外的碧绿。飞机越升越高,那些淹没了土地的水像面镜子一样反射着天光。这真是一种奇异的景象:洪水成灾,但人们依然平静如常,没有人抢险,没有人惊慌失措。那些低矮的土屋安安静静的,都是很宿命的样子。土屋顶上冒着青烟,我想象得出来围坐在火塘边上的农人平静到有些漠然的脸。洪水与所有天气(比如冰雹) 一样,或多或少都和某种神灵的力量与意愿有关。 对于来自神灵与上天的力量,一个凡人往往只能用忍受来担待。所以,当外界的眼光看到一个无所欲求的农人而赞叹、而自怜的时候,我想告诉你,那是因为对生活日深月久的失望。不指望是因为从来都指望不上。所以,你才会在雅鲁藏布江洪水泛滥时,看到这么一幅平静的景象。 这种平静的景象里有一种病态的美感,病态的美感往往更有动人心魄的力量。 飞机再向上爬升,就穿过了饱含雨水的云层。 云层掩去了下界的景象,满眼都是刺目的明亮阳光! 虽然有云层阻隔,但我还是感觉到机翼下渐渐西去的高原那自西向东的倾斜。飞机每侧转一下机身,我就感觉到雄伟的高原正向东俯冲而下。闭上眼睛感觉,那是多么有力的一种俯冲啊!我当然知道,这种俯冲感是一种幻觉。飞机飞行得非常平稳,电视里正在播放平和的音乐。当气流导致飞机发生小小的震颤,空姐柔美的声音便从扩音器里传来。 但我还是觉得大地在向下俯冲。 我说过,这是一种幻觉。 而且我不止一次感觉到过这样的幻觉。 譬如,当我最大限度地接近某一座雪山的顶峰,坐在雪线之上,看到只要有一点动静,风化的砾石便水一样流下山坡;看到明亮的阳光落在山谷里,森林中,使得云雾蒸腾;我也会感觉到大地的俯冲。而到云雾散开,大地安安静静地呈现出它真实的面貌,这种幻觉便消失了。 飞机起飞不久,机翼下面的云层便渐渐稀薄,云层下移动的大地便渐渐显现在眼前了。 雪峰确乎呈南北向一列列排开在蓝天下,晶莹中透着无声的庄严。在这一列列的雪山之间,是一片片的高山草甸,草甸中间或还点缀着一些积雨形成的小湖泊。湖泊边上,有牧人的帐房。我熟悉帐房里牧人的生活,他们不是草原上那种纯粹的牧民。夏天,他们赶着牛羊来到这些雪山之间的高山牧场;秋天到来,他们被一天天降低的雪线压迫着,走进河流深切出来的山谷,回到自己种植玉米与青稞的农庄。夏天是牧场上的收获季,秋天,又是土地里的收获季了。于是,这些山地中半农半牧的同胞,便在一年中,有了两个收获的季节。 每一列雪山之后,这种山间牧场就更低,更窄小,直至完全消失。眼界里就只有顶部很尖锐,没有积雪的峭拔山峰了。这是一些钢青色岩石的山峰,一簇簇指向蓝空深处。山体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然后,这种美丽的峭拔渐渐化成了平缓的丘陵,丘陵又像长途俯冲后一声深长的叹息,化成了一片平原。这声叹息已经不是藏语,而是一声好听的汉语里的四川话了。 从平原历经群山的阻隔与崎岖,登上高原后,那壮阔与辽远,是一声血性的呐喊。 而从高原下来,经历了大地一系列情节曲折的俯冲,化入平原的,是一声疲惫而又满足的长叹。 而我更多的经历与故事,就深藏在这个过渡带上,那些群山深刻的皱褶中间。 1.当代大家阿来的游记散文精选集 2.阿来的文字,阿来的眼光,阿来的思想,都是当下文学世界里独一无二的存在。 本书是“走读大地”系列之一种,精选阿来迄今为止的游记散文作品,按一定体例做出编排。主要呈现阿来在山水中行走时,对这个世界和自我人生的独特感受与深切观察。阿来的语言文字极富魅力,其在写作中的静态表征,让很多人为之倾倒。在当代文坛卓然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