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岳文艺
原售价: 45.80
折扣价: 29.40
折扣购买: 益阳往事
ISBN: 9787537857581
杨卫,湖南人,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艺术研究,是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湖南油画学会副主席。早期艺术界的“北漂”之一,经历了从圆明园到宋庄的兴衰更迭。曾是“艳俗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后转入艺术批评与策划,已策划重要展览数十个,并出版专业著作十余种。从事艺术批评之余也创作诗歌,已有多首诗作发表,认为诗是生活的惊讶,是比现实更细腻的过滤器。
年龄越大,越容易怀旧。或许,这是因为时间的压缩 作用吧。人走得远了,后面的路,反倒就越来越长了。故 乡的老街,对于我,就是一串长长的回忆,总是能够给我 提供美好的想象,带给我无穷的回味。常常,当我困顿的 时候,只要回想起故乡的老街,心里都不免会为之一振, 涌出一股暖流,呈现一生的滋味。 我的故乡,在湘北地区,是南洞庭的重要门户。连绵 不绝的雪峰山脉,在这里趋于平缓,形成一片开阔的冲积 平原,谓之洞庭平原;一条发端于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北 青山的赧水,与一条发端于广西资源县越城岭的夫夷水, 从左右两源合并于邵阳县双江口,转而为资江,再流经邵 阳、新化、安化、桃江等地,从我故乡穿过之后,汇人洞 庭湖。因此,我的故乡,也是资江流域最为重要的转运码 头。 资江是洞庭湖的分支,与另外的湘江、沅江和澧江, 并称为四大流域,纵横交错、穿梭于潇湘境内。湖南自古 之所以被誉为“鱼米之乡”,与这四条江河提供了源源不 断的充足水源,不无关系。一年四季川流不息的河水,不 仅适合于水稻和各类水生动植物的生长,而且也给丘陵地 带陆路不甚便利的湖南,带来了水路上的发达。所以,古 时湖南境内的城镇,大都是位于江边,沿河而起,在风水 上更有河北筑城为阳、河南建市为阴的讲究。我的故乡, 坐落在益水之北,故而得名益阳。 关于益水,古文献里多有记载,但大都语焉不详,隐 约其词,因此,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悬念与猜想。益水是 否就是现在的资江?或是另有其他源流?历来都有不同看 法,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不管分歧多大,有一点 恐怕大家都无疑义,那就是益阳的先民们择居于此,确实 是因为这里依山傍水,有着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益阳境内就有 了人类居住,在此牧猎耕种,繁衍生息。如果追溯起来, 距今已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东周以前,益阳区境属《书 ·禹贡》所载九州中的莉州管辖。战国时期为楚国黔中郡 属地。公元前221年,秦灭楚后,立长沙郡,下设九县,益 阳作为其中的一个县,由此得名。算起来,就城市的历史 而言,益阳已经有两千多年了。 据说,益阳也是目前中国仅存的四座两千多年不曾更 名的城市之一,可见其性格之顽固,历史之悠久。其实, 只要略为了解一点历史知识,就能知道历史上不少重要人 物和重要事件,都曾跟益阳发生过联系。比如三国纷争时 ,红脸关公就是在此演绎了一出“单刀赴会”的英雄故事 ;比如唐宣宗时,宰相裴休也曾在此护法讲学,留下了裴 公亭等著名的历史遗迹…… 但尽管如此,益阳相比另外三座两千多年没改名的历 史古城——邯郸、成都和即墨,无论是就其影响力,还是 知名度,都要略逊一筹。不过,这倒成了好事,因为恰恰 是这种边缘状态,为世人所忽略,反使其躲过了历次战乱 ,也幸免于现代化的过度开发与建设,以至于到今天仍还 保留着一条明清古街。而我,就是出生于这条老街之上。 其实,我的祖籍并非益阳,父亲是山东泰安人,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