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社科院
原售价: 42.80
折扣价: 25.70
折扣购买: 从尿布到约会:家长指南之养育性健康的儿童(从婴儿期到初中)
ISBN: 9787552021837
黛布拉 ?W.哈夫纳(Debra W. Haffner) 一位有着25年性教育经验的专家,曾任美国性知识教育理事会(SIECUS)会长兼首席执行官长达12年,也曾任“美国性教育者、咨询师、治疗师协会”的首席执行官,创立了全美支持性教育联盟和全美青少年性健康委员会;拥有耶鲁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和威得恩大学公共服务博士学位。 她经常受邀出席美国各大电视专业节目,定期在美国各地家长课堂进行演讲。她的性教育工作受到美国性科学研究会、青少年医学协会等众多机构的高度认可。除本书外,她的重要著作还包括:《21世纪父母必读》(What Every 21st-Centry Parent Needs to Know)、《巧谈: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家庭养育指南》(Beyond The Big Talk: Every Parent’s Guide to Raising Sexually Healthy Teens from Middle School to High School and Beyond)。
这不再是一个羞答答的时代。 近20 年来社会的急剧变化,已经使传统的中国置身于一个全新的性场景之中。性从讳莫如深的氛围中渐渐凸现出来,从深闺走向了生活的前台。过去人们谈性色变,现在不少人不仅不再讳言性,反而对之津津乐道。在缤纷的都市生活中,性问题尤其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所在,其中最令人担心的莫过于青少年中出现的性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性萌动的时期,伴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少男少女们也萌发了明显的性好奇。这种性好奇与幼儿园和小学时期的有明显不同,它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心理好奇,而且具备了生理基础,并随时有可能演化为各种各样的性行为。青春期的问题并不始自青春期,而是源于孩子在更小的时候是否接受过适当的性教育。如果孩子在青春期到来之前缺乏健康的性教育,那么他们在今天这个开放的社会中生活,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性问题。因此,父母在自己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性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但是进行性教育和性病预防也有阻力。记得几年前有人建议在公共场所设立避孕套自取处时,不少人曾愤怒地高呼反对,认为这是对青少年的性教唆,是诲淫之举,怕因之把那些天真无邪的青少年带坏。可是,在这里,我想问一句:作为家长,作为长辈,你们在性方面对自己的孩子、对今天的年轻一代究竟有多少了解?再说,过去并未有人进行过这种所谓的性教唆,那么多的性问题又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呢?且不说艾滋病和其他性病今天在中国已呈蔓延之势,单就少女、未婚青年女性因无保护性交而造成的无数怀孕和流产事例来看,性的无知已经对诸多青少年女性造成了严重的甚至是终生无法弥补的损害,比如有的因人流过度刮宫而造成终身不育。对青春期性发育的无知,也使数以万计的青少年产生性方面的精神性疾病。有的孩子因觉得自己性发育不正常而忧虑成疾,有的孩子因受到性侵害而终生对性抱有恐惧心理。 目前,市面上有一本影响颇大的以时下中学生性现状为主题的书,尽管该书只采访了十多个青少年的性经历,但已足以令今日中国的父母们振聋发聩。因为它用醒目的事实告诉我们:在性方面,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已不再天真,他们卷入性活动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我认为书中总结的两个统计数据最具震撼性:(1)书中那些学生初次发生性行为时,100% 不用安全套;(2)他们有过性行为的事实,父母100%不知道。在我自己所做的一些研究中,也无数次地遇到过相似的案例。 是做一个若无其事、掩耳盗铃的父母,听任自己的孩子继续背着你们进行性活动,还是正视现实,积极地对他们进行性健康教育呢?我想,作为孩子的父母,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所有方面都健康快乐地成长,谁都愿意自己的孩子能在各方面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但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最理想者莫过于其父母。由于我国社会长期的封建性,使中国人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把性看作一种丑陋的东西,不仅不可能对孩子谈性,就是大人之间也对此羞于启齿。这在昔日封闭的中国倒无所谓,但在今日开放的中国,在这个高科技简直要主宰万物的时代,在性信息狂轰滥炸的网络高速公路旁,仍然想让你的孩子长期与性信息绝缘,让他们长期处于性蒙昧之中,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回避是不行的,正确的做法只能是:正视这个时代,尽早地对孩子进行合理的性教育。 在一个追求生活质量的时代,只有一个性健康的成人才可能拥有幸福的恋爱和婚姻生活。而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目的,也不单单是为了预防性问题的危害,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成长为性健康的成人,在性方面拥有幸福快乐的感受,能够更完美地享受人生。但是,我们知道,只有性健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性健康的孩子,从而培养出性健康的成人。因此,父母在准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性教育之前,首先应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拥有正确的性教育常识、健康的性观念和性行为。我想,大多数中国父母在这方面并不具备完善的性教育常识和丰富的性教育经验。他们自己也需要学习,也需要一本系统讲述家庭性教育的好书来指导他们。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应当前中国家庭性教育的特殊需要,我们翻译了美国性知识教育理事会主席、性教育专家黛布拉?哈夫纳的《从尿布到约会》一书,希望它能在新时期,为我国父母对子女进行性教育,起到特殊的推动作用。 在该书中,黛布拉?哈夫纳集她本人在美国20 多年性教育工作和研究之经验,极为系统、详尽、清晰地向父母们讲述了应如何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性健康教育。对于传统的中国,其中的诸多观点、见解,足以引起成千上万中国家长的关注。以下几点就是与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极为不同之处: ◎ 和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性羞耻感不同,该书反复强调要让孩子懂得性的美好,让他们学会享受性的愉悦。换句话说,让他们认识到性也是好东西。 ◎ 和传统的中国父母从不在家里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不同,该书力主父母要及早、及时、长期地与孩子们谈论有关性方面的问题。 ◎ 和中国人羞于说性器官的名称不同,该书主张让孩子从小就学说性器官的正确名称,以免父母不在场时,若发生了与性器官有关的问题,其他成人能知道孩子出问题的性部位在哪儿,及时对之施救。 ◎ 和我们干巴巴地讲生理解剖开展性教育不同,该书注意把心理和生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力图使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性和感情也确实是浑然一体的,一个情商很低的人,一个连朋友关系都建立不好的人,无论他( 她)有多么正常的生理功能,也不可能与异性进行融洽和良好的性沟通……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一个人在小的时候就养成和人良好的沟通习惯,那么等他长大成人时,与自己伴侣的沟通就会顺利得多。 该书简明扼要,画龙点睛。在其每个章节中,都针对孩子某个具体的发展阶段,以最简明的语言勾勒出便于孩子学习和了解的要点。 该书也适合于做性教育手册之用。如果家长读者没有耐心逐段阅读,而又想了解某些方面的性教育内容的话,可以从标题中查明感兴趣的书页,直接査看所需。 该书也是幼儿园和中小学老师最好的性教育参考书;对于大、中学生,自己看会更为贴切;其他一些成人也开卷有益,可以弥补一下自己未接受过良好性教育的缺陷。 我们必须看到,因为本书所写的内容主要是针对美国社会的,因此在有些方面和我国的现实还有一定差距。但我们更应该看到,这里所说的性问题,有的已经在我们身边发生,有的尽管还未发生,但离我们也并不遥远。聪明的人会防患于未然,不会等到问题成堆时再去抓耳挠腮。 中国家庭性教育要走的路还很远,但如果我们从今天开始,路就在脚下。 王震宇 2004 年3 月1 日 性,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讳莫如深的;闭口不谈,是我们从成长中习得的既定方式。然而,社会急剧变化,我们孩子面临的成长环境已经与二三十年前大不相同,“性”从深闺走向了生活的前台,风险也无处不在。 数据显示,中国儿童性侵发生率超过20%(未成年幼女被性侵的几率是19.7%,男童是7.9%;96%是熟人作案);互联网时代,孩子卷入性活动的程度已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由于对性的无知,数以万计的儿童和青少年受害于性忧虑或性恐惧等精神或心理疾病,受困于未婚先孕、未婚流产等严重的、甚至终生无法弥补的伤害。 现在到了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儿童性教育的时候了。 父母是孩子性教育的最适宜者。然而,父母却又总寄希望于“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或者有心无力,缺乏性教育的常识和方法。殊不知,正是家长这种掩耳盗铃的心理以及性教育常识、经验的缺乏,让儿童性侵者有机可乘,也让性欲萌动的青少年可能犯下追悔莫及的错误。 延展开来,可以说:性健康的成人,直接塑造着儿童的成长环境;而他自身又从性健康的儿童成长而来。因此,父母重视孩子的性健康教育,培养性健康的儿童,不单是为了引导孩子防止性侵或预防青春期的性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成长为性健康的成人!这不仅关系到孩子自身的幸福与福祉,也关系到未来社会中孩子们的安全。 儿童性教育既然如此重要,那父母们什么时候开始,又具体如何开展呢?这正是本书的内容。 作为美国顶级性教育专家,作者集20多年的性教育经验,极为系统、详尽、清晰地向父母们讲述了应如何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性健康教育。本书的引进(含2004年第一版)填补了国内家庭性教育领域的空白。 虽然书中所写的内容主要针对美国社会,但其中提及的诸多性问题,已在我们身边发生。书中的诸多观点、见解和建议,值得中国父母们深思与学习。 当你和孩子谈论性的时候,你是在告诉他们,你在关心着他们的幸福与福祉,在分享着你的价值观,在尽你做父母的职责,在守护你们之间的缘分。从这些交流中,他们会明白,在人生非常重要的方面,你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