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教育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6.10
折扣购买: 权力的面孔
ISBN: 9787572243547
“祖宗之余烈”:权力怪 兽的诞生过程 一 秦始皇虽然是公认的“千 古一帝”,但是他在中国历 史上的地位其实是被大大夸 大了。 秦始皇第一个历史功绩 是统一了中国。然而,中国 的统一运动既不是出自秦始 皇的意志,也不是由他亲手 启动。春秋以降的统一运动 ,是中华民族集体意志的结 果,是一个持续了几百年的 历史过程。秦始皇只不过是 接力赛的最后一棒选手。 秦始皇的另一大“功绩” 是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皇帝 制度,或者叫“大一统郡县 制度”。然而这个制度并非 秦始皇的原创,而是春秋战 国以来大部分思想家共同努 力构建的。其实,除了发明 了“皇帝”二字,以及规定“ 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 朕”等文字细节上的贡献外 ,秦始皇对于“皇帝思想”或 者说“皇帝制度”并无思想性 的建设。他的所作所为,不 过是贯彻了前代思想家和政 治家们的政治设计而已。 甚至“统一度量衡”“书同 文”“车同轨”,也是商鞅时 期就开创的先例。商鞅改革 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统一度 量衡,即“平斗桶权衡丈尺” 。秦孝公十八年(前344) 颁布的“商鞅方升”就是这次 改革的实物证据。秦始皇“ 焚书”之前,商鞅也曾经“燔 诗书”。 可以说,秦始皇是一个 实践者而非思想者。他的特 点是执行力超强,而非创造 力出众。他的功业是建立在 “祖宗余烈”的基础之上的。 二 秦国是一个铁血之国, 它诞生于西周和东周交接的 时代。 它在天下主要诸侯国中 是最特殊的。 第一,它最年轻。 秦人起源于甘肃天水一 带,是周代的一个边缘部族 ,本属“蛮夷”。周初分封的 时候并没它的份儿。西周末 年,犬戎进攻周王室,大部 分诸侯不管不问,独质朴的 秦部族积极勤王,“秦襄公 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 (《史记·秦本纪》),在 战后又护送周平王东迁,因 此被感激涕零的周天子封为 诸侯。秦国作为一个国家由 此正式出现。 因此秦国是一个边缘型 的落后国家。和齐、晋、鲁 等老牌诸侯国相比,秦的历 史短了整整一个西周的时代 ,大约迟了三百年。 第二,它最落后。 荒凉的西北高原,物产 稀少,人民生活贫困。《汉 书·刑法志》这样描述秦国 :“其生民也狭厄,其使民 也酷烈。”作为一个地处偏 僻的后起国家,秦国文化上 也非常落后,李斯谓“士不 产于秦”,荀子说秦国“无儒 ”。秦国人才都是从外面聘 请来的。 第三,它的发展轨迹最 特殊。 周代的几乎所有国家, 都以礼乐文明为努力方向。 即使边缘型的国家,也都全 力中原化,努力由“蛮夷”而 进为“华夏”。但秦国的发展 路线却相反。 秦国立国之初,也曾倾 心中原。但是到了第九位君 主秦穆公,他对比中原与蛮 夷,认为“中原化”或者说“ 礼乐化”会使一个国家丧失 尚武精神,因此果断中止“ 中原化”进程,向戎狄开拓 ,“益国十二,开地千里, 遂霸西戎”,吞并了大量羌 戎人口,大力吸收戎狄文化 。秦国的文化面貌因此发生 了明显变化。考古发现秦文 化中的屈肢葬、土洞墓、茧 形壶、铲形袋足鬲等一系列 独具特色的文化因素,不属 于中原国家,而属于西北少 数民族。 因此,在战国七雄中, 秦国文化是最独特的。秦国 和游牧民族一样,百姓停留 在“淳朴忠厚”的半野蛮状态 。与中原散漫的农业文明比 ,秦国文化具有纪律严明、 上下一致的军事化作风。“ 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 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 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与西戎的融合,给秦人 的躯体注入了更多粗犷和野 蛮,决定了秦人狼一样的性 格。 这些特点导致秦国一直 被称为蛮夷,受人歧视。“ 六国卑秦,不与之盟”,“秦 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 会盟,夷狄遇之”。 但也正是这些特点,决 定了秦国在新型权力怪兽诞 生的过程中夺得了先机。 P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