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花山文艺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9.20
折扣购买: 感动你一生的杂文全集
ISBN: 9787806739846
滕刚,作家、图书策划人。迄今已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400多万宇。出版《预感》、《克尔萨斯的下半夜》、《个人履历表》、《秘密情节》、《百花凋零》等文集。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国文字。策划、主编“读·品·悟”感动书系、感恩书系、大家讲谈书系、阳光少年励志书系、小学生成长必读书系、中学生成长励志书系、大师谈人生书系、感动你一生书系、受益一生书系、2008年度珍藏书系等图书200余种。
心灵的证据 ◆文/佚名 在一个瓜摊旁边,一个男人对着瓜农大声地吆喝,用斥责的口吻。怪瓜 农动作慢了,又嫌称得不好,接着又说装瓜的塑料袋不结实。高高在上,颐 指气使,就因为他消费了瓜农价值4.5元钱的西瓜。我在旁边想,如果他消 费的是450元或者4500元,说不准要骑到瓜农头上去,才会心理平衡。那张 脸,集中了太多的鄙夷和不屑。他意识不到,自己这张修饰得还算精美的脸 在我眼里有多难看。 这样的人,我见得很多。有事没事,都会向那些底层的人们张牙舞爪, 表达优越感。譬如,见了下属,他们会习惯性地皱起眉头,声音也提高八度 。一转背,见了上司,他却笑得花枝乱颤。这类人的面部表情在一个水平线 上反复,向上看,柔情万种;向下看,冷若冰霜。 帕斯卡尔将人定义为:“无穷小和无穷大之间的一个中项。”借此,可 不可以把面部的表情定义为:“最丑和最美之间的一个中项。”并且是可以 选择的中项。蒙田在((论相貌》一文中提到古雅典艺妓佛里内,美貌并不是 她的过错,美貌换来的巨资,被她用于重建被马其顿王亚历山大摧毁了的底 比斯城;苏格拉底有一张丑陋的脸,表情却难掩超然的贵族气质。 认识一个人从他的脸开始。中国人往往无须身份认证,只要看那张脸, 就能辨别他是平民还是官员。进而从官员这个类别里又可以分出股长、科长 、局长乃至更高。完全能够从那张脸上判断此人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草根还 是权贵。掌握这种识辨的方法,无须复杂的逻辑思维,因为那些富贵阶层, 都很愿意把那点儿幸福感、优越感、富足感和权威感,明明白白地写在脸上 。 五官上的美与丑,只会在一瞬间反映到他人的印象中,其实并不重要。 尽管雨果有意丑化,我们仍然热爱《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而忽略其 五官搭配的严重错位。需要关注的是,附着于自然五官之上的表情。那表情 ,是一个人对人和事态度的标签。种种复杂的反应,正好是心理活动外化的 只鳞片羽。 美丑只是五官的属性,而表情则是心灵的证据。 人生悟语 表情更像一面镜子,折射着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秘密。没有人能永远遮盖 住面孔,就像没有人能逃避自己的心灵一样。读过这篇文章,让我从内心深 处警醒,我昭示给众人的究竟是一副怎样的表情? 害怕感动 ◆文/徐怀谦 一个六十多岁的北京老太太天天骑着小三轮车给别人送桶装水。体重只 有80斤的她,抱着约50斤重的水桶,爬坡上楼地把桶装水送到用户家中。她 的腿上、手臂上青一块紫一块的,那是送水时从楼上连人带桶滚下来摔伤所 致。有些用户不忍心让老太太送水就要求退订,老太太哀求说不要这样,因 为大家都不订她的水,她就会失去这份工作,也就会失去每月500元的活命 钱。 老太太之所以如此卖命,是因为一家的重担都在她肩上——老伴患重病 ,两个儿子,大儿子因车祸撞伤肾脏,小儿子是残障,孙子是弱智。老两口 虽有退休金,但远远不够支付一家的生活及治疗费用。 事迹在电视台播出后,很多好心人给老太太送钱送物,说他们不是可怜 老人,而是被她自强不息、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所感动。 其实,这样的感动每天都在上演,只是这位老太太碰巧上了电视而已。 同样幸运的还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扶贫助教的歌手丛飞等,因为媒 体的报道,他们的命运多少有所好转。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故事让人感动,也 让人心酸。 去年初冬的一天,寒风已经有些刺骨了,我在单位阅报栏的玻璃橱窗前 读到这样一则寻人启事,大意是说一位在北京某建筑工地打工的外地农民于 日前走失,希望见到者与工地方面联系。我看了一眼附在上面的身份证复印 件,一算年龄,这位农民工已经71岁了。七十多岁的老农为了生计,还要背 井离乡来打工,不能不让人唏嘘不已。我在想:他有怎样一个家庭,是儿女 不孝还是生活所迫?他的走失是一时迷路还是精神有问题?带着种种疑问,有 好几天我都觉得失魂落魄。 无可否认,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人口素质参差不齐,各地区经济发展不 均衡,有贫有富,这些都可以理解,可是,要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挑起全家 的生活重担,要让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还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这总有点儿说不过去吧?“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 疾者皆有所养”,如此古老的社会理想,为什么在今天看来还是显得那么渺 茫?所幸,领导高层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提出要让老百姓分享改革开放的 成果。这很好,就先从城乡医改做起,从最低生活保障做起,让每一个公民 ,尤其是弱势群体,都能够健康而有尊严地活着吧! 收到刚寄来的一本杂志,上面一篇文章写一个中国人在国外遇到车祸, 拨打交通事故电话后,不出3分钟警察就过来了,随后就是救护车。因为车 子要送到维修厂去,警察当场指派给他一辆车,在自己的车子修好前,可以 一直开这部车。后来医生发现咱们这位同胞需去医院作检查,还是那位警察 开车把他送到医院,忙前忙后地给他挂号,还帮他垫付了钱——当然这钱以 后保险公司会赔。 读了这个故事,我真的很感动。这是纯粹的感动,没有任何附加因素的 感动,让人幸福的感动。 人生悟语 透过一些让人感动的事件表面,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些社会保障的缺失。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类感动越多,缺失也就越大。如何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让我们的生活中少一份感动,而多一份幸福呢?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