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压力社交(内向者的轻松人脉术)

零压力社交(内向者的轻松人脉术)
作者: (美)德沃拉·扎克|译者:孙骞骞//韩冰
出版社: 海天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9.32
折扣购买: 零压力社交(内向者的轻松人脉术)
ISBN: 9787550701564

作者简介

德沃拉·扎克,康奈尔大学MBA,ONLY人际关系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美国政府“总统管理人员培训计划”主管。 “处世技巧”这个词是不是让你有一种往后退的冲动?小小的聊天对你来说却是大问题吗?别担心,其实你并不孤独。因为德沃拉·扎克曾经也像你一样——事实上,她现在仍然是这样。 然而,德沃拉也是一个相当成功的社交顾问,每年向成千上万的人发表演说,为私人行业、联邦政府和公共部门等领域的多个组织提供咨询服务。 德沃拉讲授的课程有领导力、社交关系、演讲技巧、人际沟通、变动管理以及团队发展等。 实际上,她并没有改变她的性格去做这些事,而是恰恰相反。在工作之余,她仍旧喜欢独自进餐。

内容简介

内向者社交特征一:三思而后言 这条特征揭示了我们的思考过程。性格内向者通过彻底而全面地思考 来认识这个世界,有时候他们甚至会用笔写下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以及反应 。 相比较而言,性格外向者则会从口头或行动开始,通过讨论,他们脑 中的想法才会逐渐清晰浮现出来。 性格内向者在正式作出答复之前需要时间整理思路。他们需要仔细考 虑将要作出的答复,这使内向者更专注于心底的声音。与此相反,性格外 向者则是一边说话,一边思考。虽然性格内向者也可以不假思索地作出回 答,但这种回答通常是不准确和不完整的。 性格内向者关注内在,不易被外表蒙蔽。 在与别人建立了亲密关系之后,不管对方的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性 格内向者会变得很健谈。虽然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性格互 补的人也会相互吸引。当你喜欢上某个人时,你会发现自己突然变得爱说 话了。因此,性格内向者不见得都害羞和安静,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内向者社交技巧一:暂时喊停 内向者的第一个社交特点是三思而后言,指的是性格内向者(当然也 包括很多双重性格者)在作出回应前需要时间思考。内向者擅长在采取行 动前做规划、研究不同方案,以使目标清晰。因此,与此社交特点对应的 第一个社交技巧就是在发起社交前暂时喊停,并对将来的社交活动进行思 考或计划。 实例笔记 喂,请问你还在听吗? 有一次我和一位新客户通电话。之前我们没有见过面,当我问过一个 问题之后,话筒那端沉默了很长时间,我以为电话掉线了,于是小心地问 道:“喂,请问你还在听吗?” “我在。”他终于说话了,并且解释说,“很抱歉,我的嘴没有脑子 转得快。” 你看!你看!我心里说,这肯定是名性格内向者。 几周以后,我告诉他我当时的心理反应,认为他当时的表现完全体现 了典型的内向性格特征。说到这里时,我们都笑了。 内向者社交特征二:深入思考 这条特征关注我们在社交世界中的状态。每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地带, 你找到属于自己的舒适地带了吗?性格内向者注意力集中,他们低头做事 、对兴趣和人际的追求很有深度。与此同时,他们对人际关系和社交时间 如何度过都高度挑剔。在社交中,内向者对社交对象的要求是“少而精” ,这样做可以将潜在社交关系向持久关系发展。 据我多年的经验观察,发现性格内向者对于感兴趣的事情会深度钻研 ,对此,我印象非常深刻。通常在我课程结束后,内向学员不会一窝蜂地 冲出教室,他们会热情地对我说,听了我的课程之后,他们会以一种全新 和乐观的态度认识自己和别人。 性格内向者不善于应对外界突如其来的打搅。他们总是埋头工作,如 果被随意打断的话,会表现出惊愕和不知所措;如果被频繁地打断,会让 他们产生挫败感,工作效率也会随之降低。 如果你是一名性格内向者,此时的你正在全神贯注地工作,仿佛你已 经与工作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恰在这时,一名性格外向的 朋友急匆匆地走过来,很兴奋地问你是否参加小组聚会或类似的集体活动 。虽然你拒绝了他,但是你却再也回不到之前那种忘我的工作状态了。 由此我们看出,性格内向者的活动是极度私人的。性格外向者很容易 与别人分享一堆私人信息,但性格内向者对自己的生活或成就却闭口不谈 。对于性格外向者来说是无关痛痒的询问,但在性格内向者看来却是私人 机密信息。而且,有时候面对这种询问,内向者会觉得对方很没有礼貌。 内向者社交技巧二:做好社交前的准备 性格内向者渴望建立有深度的人际关系和社交体验。他们在参加会议 时,会把交谈对象锁定在事先精心挑选的几个人身上。他们不会与每个人 侃侃而谈,也不会被过多的人际交流搞得筋疲力尽。 预先对所要参加的社交活动做准备,既不会浪费许多不必要的能量, 也能收获较好的成效。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一次我抱着寻求高质量出 版商的目的参加一次出版界会议,于是我在会前仔细作了一番调查,在会 议中我只关注这一家出版商,只与他们谈了出版事宜,结果,就有了现在 这本书。 内向者社交特征三:通过独处恢复自身能量 这一条特征关注的是如何获得和保存自身能量。性格内向者有主见, 这意味着性格内向者会独自或与关系亲密的人待在一起更新和恢复自己的 能量。 具有较强内向性格倾向的人渴望独处,如果独处时间不能保证,他们 会觉得仿佛肺部缺氧一样憋闷。如果没有充足的独处时间,我也会有窒息 的感觉。对高效能的性格内向者来说,独处时间不可或缺。如若不然,他 会感到疏离、失去平衡感、筋疲力尽、易怒,自身能量也会耗尽。 当内向者对于独处的需求得到重视和关注后,他们才会将注意力转向 人际关系等社交需求,并且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内向者社交技巧三:社交减速 若想学会第三个社交技巧,你需要设定自己的社交速度及节奏,也就 是说社交要有度、独处不可少。这对于声称抗拒社交的内向人士是必备的 。我们可以把这个社交技巧描述成可以循环的两个步骤。首先你需要建立 有意义的、真正的人际关系;随后补充自身能量;重复以上步骤。 实例笔记 不同性格类型的团队合作 我每次为课程小组分配任务的时候,都会把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学 员分开。通常,刚开始时,性格内向的学员之间不会互相交谈,他们大多 埋头用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但过一会儿,他们就抬起头来问我:“我们需 要一起完成这项任务吗?”在得到我的肯定回答之后,他们会列出一份清 单,上面清楚地写明每个人的想法。 性格外向的学员们则很快组成一个小组。每次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分 享他们的观点和见解,他们会朝团队成员大喊:“让我们开始吧!”但是 没有人会在意这种夸张的举动,大家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也不在乎别 人有无回应。如果没有回应,他们也不会觉得难堪。 当外向小组已经完成任务时,内向小组的成员相互之间还没达成默契 。即使有一位内向成员想自告奋勇发言,他也会先和同组成员交谈或示意 ,以确保别人都同意他所讲的内容。而且,他举手的时候也不会大声喊叫 。 他阐述观点时语言简洁、精准,并且伴有额外的细节描述和详细解释 。他会详述每位小组成员的贡献,但不会具体到某个人。因为他认为这些 都属于私人信息。 通过以上这个例子,我想彻底澄清一点,那种认为性格内向者不善于 团队合作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的错误逻辑如下:因为性格内向者有 主见,所以他们不擅长和别人合作。事实上,借由内向者们特有的专注力 、关注细节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他们可以成为团队中的模范成员 。有一点我要承认,一旦加入某个团队,性格内向者更喜欢零散的任务, 并乐意独立完成。 P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