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英国史/不可不知的历史

不可不知的英国史/不可不知的历史
作者: 仇振武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10
折扣购买: 不可不知的英国史/不可不知的历史
ISBN: 978756804812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其六卷本巨著《罗马帝 国衰亡史》中从尚武精神的衰亡、宪法自由原则的破坏、 宗教崇拜的狂热以及道德风尚的堕落等诸多方面论述了罗 马帝国式微的原因。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分裂 的罗马无法维持对大不列颠的统治,被迫在公元406年从大 不列颠撤军,宣告其在大不列颠4个世纪的统治正式结束。 据英格兰史学之父“可敬的比德”(公元673—公元 735年)记载,(在罗马撤军之后),大不列颠南部的部落 首领为了抵挡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的入侵,邀请了一个名 为“盎格鲁-撒克逊”的部落入驻王国。这一举措无异于引 狼入室,盎格鲁-撒克逊人随后摇身一变成了大不列颠的主 人。公元5世纪中叶,大量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移居大 不列颠,前后持续大概150年。据说这一过程遭到了当地部 族的反抗,以亚瑟王为领袖的圆桌骑士还在公元500年左右 的巴顿山战役中击溃入侵者而成为民族英雄,不过这一传 说更多是在金雀花王朝时期才被编造而成。对于比德来说 ,这些日耳曼部族主要分成三类:朱特人、盎格鲁人和撒 克逊人。朱特人在大不列颠建立了肯特王国;盎格鲁人建 立了东昂格利亚、麦西亚和诺森伯利亚;撒克逊人则分为 三支:南撒克逊人、西撒克逊人和东撒克逊人,分别建立 了苏塞克斯、威塞克斯和埃塞克斯。因为盎格鲁人占据了 大部分大不列颠地区,所以这部分地区叫“盎格鲁人的土 地”(Angle-land),也就是后来的“英格 兰”(England)。盎格鲁-撒克逊人也带来了许多传统习 俗,他们所讲的盎格鲁-撒克逊语塑造了古英语,他们所信 仰的那些北欧神灵如提乌(Tiw)、沃登(Woden)和托尔 (Thor)等分别演变为星期二(Tuesday)、星期三 (Wednesday)和星期四(Thursday)。从国家形态发展 的角度来看,当时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正处于军事民主制时 期,他们在大不列颠建立了众多部落小国,但这些小国很 多都在公元6世纪—公元9世纪军事争霸的过程中被消灭或 吞并。烽火狼烟之下,肯特、东昂格利亚、麦西亚、诺森 伯利亚、苏塞克斯、威塞克斯、埃塞克斯这7个势力强大的 国家终屹立,“七国争霸”的局面也便形成了。 在公元6世纪后期首先强大起来的是肯特王国,国王埃 塞尔伯特(?thelberht,公元589—公元616年在位)统治 期间,肯特王国的霸权范围一直扩展到亨伯河以南地域。 公元597年,埃塞尔伯特在肯特首都坎特伯雷接待了罗马教 皇大格雷戈里派出的传教使节奥古斯丁,并接受基督教洗 礼,成为第1位接受基督教洗礼的大不列颠国王。显然,部 落军事首领们皈依基督教的好处就是使自己成为上帝的合 法代言人,从而达到控制国家的目的。除此之外,埃塞尔 伯特还建立了坎特伯雷大教堂,奥古斯丁也在公元601年顺 利成为坎特伯雷的首任大主教。到公元7世纪中后期,诺森 伯利亚、威塞克斯以及麦西亚等王国也纷纷皈依了基督教 ,英格兰修道院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黄金时代,与形形色 色的宗教单位共同构成了英格兰早期的文化教育中心。 从公元7世纪后期开始,肯特国力式微,取而代之的是 麦西亚和威塞克斯的崛起。到公元716年,麦西亚国王埃塞 尔巴德(?thelbald,公元716—公元757年在位)已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