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秦
原售价: 22.80
折扣价: 9.80
折扣购买: 白话圆觉经
ISBN: 9787806281796
文行,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研究系,哲学硕士。现任职于某高校,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为了回答金刚藏菩萨所问的三个问题,佛祖释迦牟尼在本节经文中首先指出,人们所见的现象世间完全是妄心念念生灭的产物,认为一切事物无不具有生灭有无聚散等的可能性,但所有这一切恰好是从妄见来的,在圆觉妙性的层次上本来就没有种种分别。众生一旦产生了上述种种分别,即事物生灭、有无、聚散等,就会永远处在妄心对妄境的境地,永无出头之日,便要轮回。 轮回在这里不仅是指善恶果报,而且还指众生因妄心妄念造业起惑而永无解脱,还指众生局限于虚妄取舍追逐戏论,在分别概念的圈子里打转,永远也跳不出这个圈子。其次,佛祖释迦牟尼进一步指出虚妄观念皆起于主观方面,众生一旦不能超越所生存的境界,从世俗执迷的角度来思考观察生死轮回,或来摆脱概念的戏论,则会将清净不动的圆觉妙心也弄成了轮回,妄心甚至会歪曲圆觉妙心本身。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佛租释迦牟尼用湛水、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的比喻进行了论述,旨在说明…切事物的生起变化,甚而至于寂灭解脱,都是主观上念念相续造成的,简言之,即是境由心造。再次,佛祖释迦牟尼又用眼病与空花为喻,进一步指出,无论有此幻花与否,总不能说是空中生起了或消灭了花,因为此花是从主观的妄见上生起或消灭的。与空并无必然的相依相待随生随灭的关系。 所以,迷于生死之见,好比假花起于空中;悟得涅槃,又好比假花从空中消失;生与灭是执见有或无造成的,与空中实在并无关系,空中本无花,既无生起,也无消灭,而圆觉妙性远上于生死涅,槃,高出于他们,因为圆觉妙性是寂灭无二的,惟有空性独存,其中既没有生死轮转,也没有离染垢出生死。这便是《心经》上所谓:“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在上述说教的基础上,佛祖释迦牟尼又指出,虚空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增一物减一物都无碍于虚空的存在,虚空既不是暂有,也不是暂无,与之相应的更为空灵广大的如来圆觉具有虚空的自在性。为什么呢?虚空并不因空中有幻花而存在,也不因空中幻花不见而消失,虚空就是虚空;圆觉妙性也是如此,它与迷悟妄念幻见无关,不因执迷而有,也不因觉悟而无。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切众生本有佛性,也可以说~切众生本有无明,无论是生死,还是涅槃,圆觉妙性平等不动。众生行般若观照,修种种波罗蜜,无非是使原有的圆觉妙性显现,并不是使其产生,这就同冶炼金矿一样,金子本来就有,不是炼而才有。 原文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妙心,本无菩提及与涅粲,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①及非轮回②。 善男子!但诸声闻③所圆④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粲,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⑤,终不能著。以轮回心⑥生轮回见⑦,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⑧根本。 白话 善男子!一切如来玄妙圆满觉悟之心,本来就没有菩提或者涅柴,也没有成佛或者不成佛,更没有由妄见引起的轮回与没有轮回的种种说法。 善男子!但在声闻乘即小乘中的人,他们追求的所谓圆满境界,尽管是身心语言造的业全部断除灭尽,终也不能达到他们所要亲自得证的涅槃,何况以用有思维观想的方法来揣测猜度如来圆满觉悟境界呢?这就好像以萤火来烧毁须弥山,终根本不能得逞。以有轮回的想法,生起轮回的见解,这又好比进入了深不可测的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到达彼岸。所以我说:一切菩萨和末世众生,首先要断除的就是无始轮回的根本妄见。 ● 南怀瑾:读“圆觉经”,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 一部《圆觉经》,不知引多少人入佛门、开悟圆证。一代禅宗祖师、华严宗的五祖宗密大师在第一次见到此经时,就无比震撼,感动涕零,顿时心地开通,如日光明朗照耀,此后给本经作注、疏不断。在他的大力弘扬之下,《圆觉经》从此成为公认的“佛经中的佛经”,是融摄了大小乘、顿悟渐修一切禅法的佛教重头宝典,其地位与慧能的《坛经》不相上下。 ● 《圆觉经》与《楞严经》一样,译文极为优美流畅,同属于翻译得ZUI成功的中文佛经之列。再加上其中的法义自成一体,次序井然,对于学习和修行都具有着切实而生动的指导意义。无论僧俗,所有的佛弟子们都非常重视这本经文。 ● 本书为《楞伽经》的白话版,采用白话译文、注释、解说的形式全新地诠释了《楞伽经》,让每一位读者真正的做到能读懂和理解经文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