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7.40
折扣购买: 萧红散文集:又见春天
ISBN: 9787512715530
"萧红(1911-1942)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
"本书几乎收录了萧红所有的值得一再品读的经典散文作品。萧红的散文女性特质**鲜明,有着与生俱来的苍凉感、诗意暗涌、忧郁底色,夹杂着迷人的孩子气,同时不拒*现实的残酷,这使得她**一般意义上的女作家,跻身现代文学大家之林。 林贤治(诗人、学者):萧红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在中国现代文学**,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为中国大地立传,其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我以为是**的。 夏志清(文学评论家):没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论萧红的作品,是“*不可宽恕的疏忽”。《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萧红是二十世纪中国***的作家之一。 葛浩文(美国汉学家):萧红在本质上是个善于描写私人经验的自传体式作家。 章海宁(记者、萧红研究会副会长):我*愿意把萧红归类为是一个贫民作家,她笔下的主角经常是生活困窘的女性。萧红自己本身也生活困苦,她*能体会到处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艰难和不易。 张耀杰(学者、传记作家):萧红有文学才华但做人不及格。 马勇(学者、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萧红的悲剧源于“五四”鼓励下的出走。 王东成(学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对萧红人性的不洁和过错要作同情的理解。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萧红“是当今中国*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鲁迅还评价萧红在《生死场》中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茅盾(作家、文学评论家):评价《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