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猫营销101(贝克·哈吉斯经典作品)

复制猫营销101(贝克·哈吉斯经典作品)
作者: (美)贝克·哈吉斯|译者:赖伟雄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4.50
折扣购买: 复制猫营销101(贝克·哈吉斯经典作品)
ISBN: 9787220091162

作者简介

贝克·哈吉斯先生不仅是全球知名的畅销书作家,提倡个人创业和财务自由的先驱。也是世界级的生意建造者导师和国际营销大师。二十多年来。通过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由企业精神和个人创业智慧,以及其畅销作品《管道的力量》、《你需要一个系统》、《梦想生意》、《复制猫营销101》等经典书籍。改变了成千上万人的思维,带领他们开创人生新的方向,实现财务自由和丰盛人生。

内容简介

如果你不喜欢你的结果,就改变方法吧 “当今社会里需要两样东西:第一,富人需要知 道穷人如何生活;第二,穷人需要知道富人怎么生活 。” ——约翰福斯特(JohnFoster) 我最喜欢的商业故事之一是,一位中年经理常常 因为忙于应付账单而焦头烂额,所以他决定向一位财 务顾问请教。这位经理与一位备受尊敬的财务顾问约 好要去拜访他。这位顾问的办公室坐落在公园大道的 一幢豪华大楼里。经理走进了顾问精心装饰的接待室 。令人惊讶的是,经理并没有见到接待小姐,而是见 到两扇门。一扇上面写着“被雇用人士”,另一扇写 着“自雇人士”。 他走进“被雇用人士”的门,在里面又见到两扇 门,一扇上标着“赚超过4万美元的人”,另一扇为 “赚少于4万美元的人”。这位经理的收入少于4万美 元,所以他就走进了这扇门,却又见到另外两扇门。 左边的一扇上写着“每年存2000美元以上的人”,而 右边的是“每年存2000美元以下的人”。经理在银行 里只存了1000美元,所以他走进右边的门,却惊讶地 发现他又回到了公园大道。 同样的门通向同样的结局 这是一个痛苦却显而易见的现实:故事中的经理 永远都摆脱不了窘境,除非他选择打开另一扇门。故 事的寓意在于,其实大多数人都如经理那样——他们 选择打开把他们带回起点的门。 人们得到不同结果的唯一途径是选择打开不同的 门,对吗?正如我的一位导师常常说的:“如果你一 直在做你过去所做的,你会一直得到你过去所得到的 。”你是属于95%的人,还是5%的人呢? 正如故事中的经理,大多数人都身处窘境,因为 他们被困在一个经济窘迫的无穷无尽的周期中。 像故事中的经理一样,工业化国家中95%的工人 都是被雇用的。他们每年的收入少于4万美元,存款 不到2000美元。 乍一看,这些数字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对每年 收入不到4万美元的人。但事实是,这个世界上95%的 人并没有向前进,他们只不过是在向前混。让我们来 看一下65岁的普通美国公民的财务状况。 你的情况如何呢?你是否在打开把你导向95%的 门?或者你在打开通向财务自由、甚至非常富有的那 5%的门? 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想为自己赚得更多,为他们的 家庭赚得更多。他们不想穷困潦倒,或者到65岁了还 在为生计奔波。我相信如果有更多的人清楚5%的人所 享受的利益,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在生活中开启不同的 门。 想象一下 想象一下,在你的生活中,时间和金钱不再是一 个问题。想象一下,每天早上可以和你的孩子一起去 学校,不必因为你要工作而错过学校的演出或球赛。 想象一下,围绕着高尔夫计划你的工作,而不是围绕 着工作来计划你的高尔夫。想象一下,度假时你想回 来就回来,而不是由你的老板来决定你什么时候回来 。想象一下,你的汽车贷款付清了,你的房产按揭付 清了,月底时你的信用卡账单付清了。想象一下,你 属于那5%的财务独立、来去自由的人。最后,想象一 下,通过投资你生命中的一个小时来阅读本书,你可 以发现你一直在苦苦寻找的答案——财富之门的钥匙 。 本书的目的 假设你有机会成为那5%的人,你会抓住那个机会 吗?我诚挚地希望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是的”, 因为这就是本书的目的。在下面的章节里,你会明白 财务自由的秘诀在于知道开启哪一扇门。 这本书会让你明白大多数人是95%,因为他们从 小受教育,复制那些开启通向固定工资、没有前途的 工作和经济依赖之门的人。简而言之,大多数人复制 了错误的计划。 在本书中,你会明白目前大多数人复制的系统是 为创造临时收入而设计的,并不是真正的财富,因为 它是基于以时间来换钱的线性增长之上的。 你会明白真正财富的关键在于杠杆,你还会明白 一个被富人复制了数个世纪、充满生命力的杠杆方式 ——倍数增长。 你会明白其实每个人都已经拥有了创造财富的能 力,包括你和我,因为它是以一种你我都很擅长的事 情为基础的,那就是——模仿。 最好的是,你会明白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复制一 个简单的财富创造系统而摆脱“时间换钱”的陷阱, 一劳永逸地开启通向财务自由之门! 第1章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制猫的世界中 孩子们永远不会乖乖地听他们长辈的话,但他们 却不断在模仿长辈。——詹姆斯鲍德温 (JamesBaldwin) 在我的印象中,童年时读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幽默 书。我还记得其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笑话,曾令我和 伙伴们捧腹大笑:“想要钱,就去造——你要绝对精 确地模仿。” 我已经告诉你这是个笑话,但其中的含意非常严 肃。 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复制创造财富的途径? 想一下,我们复制了生活中所有的东西,不是吗 ?我们唯独没有学会复制真正的财富。让我们花几分 钟谈谈复制的威力,然后我们来看看大多数人找不到 复制创造财富途径的一些原因。 我们所有人都很擅长的一件事——模仿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天赋或素质, 它们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一些人成为了伟大的 舞蹈家,而另一些人的脚却跟不上节拍;一些人有艺 术天分,另一些人则画不出一根棍子;一些人是伟大 的运动员,而另一些人则跌跌撞撞才能走完一条直路 。 然而,我们所有人都毫无例外,非常擅长的就是 ——模仿。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模仿得有多么棒?在模仿方面 ,我们都有天赋。我们是“复制”天才!模仿是我们 优秀的共同特征,无论我们住在哪里,无论我们的个 性如何,无论我们多么贫穷或多么富有,黑皮肤或白 皮肤,男性或女性,我们都很擅长模仿。 然而为什么我们找不到模仿创造财富的途径呢? 从摇篮到坟墓的模仿 我们从生下来就开始模仿,模仿语言、饮食习惯 、发型、走路姿势、衣装穿着…… 进入学校后,我们通过模仿来学会阅读和写作。 如果你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你会模仿从左到右的阅读 习惯,如果你在亚洲的某些地区受教育,你会模仿从 右到左写字。 长大后,我们又通过模仿来学习驾车,不是吗? 教练告诉我们如何检查后视镜、开转向灯、轻踩油门 、不超速驾驶、在十字 路口停下来。对驾驶教练模仿得越好,你考驾照 就越容易。 入乡随俗 人乡随俗这个说法就是模仿的代名词,我们走到 哪里就模仿到哪里。但是,我们已经习惯了模仿周围 的习俗,所以当我们接触到其他文化时,常感到有趣 或惊讶。看一看世界各地电视爱好者喜欢的零食清单 ,你就会明白我的意思: 美国——爆米花 中国南方——凤爪 日本——茶、三明治 墨西哥——熏玉米粒 印度——羊肉三明治 韩国——晒干的虾皮 你会不会吓一跳:“他们怎么会吃那些玩意儿? ”晒干的虾皮、凤爪?开玩笑吧?但如果你在韩国长 大,你就会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晒干的虾皮了。 模仿我们工作的方式 不同文化间有很大差异,但所有文化的共同点是 模仿,我们正是通过模仿来融入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 文化的。模仿已经成了我们的第二天性,就像呼吸那 样。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模仿创造财富的途径呢? 模仿是人类所知道的最有威力的学习工具,它影 响了我们的一生,从细微的习惯到改变命运的决定。 我们把生命的一大半时间花在工作上,但是否停下来 思考过我们是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的?如何学会用电脑 写信?如何知道穿什么衣服去办公室?我们教导新员 工,不也是让他们模仿我们吗?心理学家把这类模仿 称为“示范和镜子效应”,我称之为“职业复制”。 毫无疑问,我们一生中从摇篮到坟墓都在模仿, 因为它做起来很容易,无需重新创造,而且很有效果 。俗话说:“猴子看,猴子做(Monkeysee, monkeydo)。”也可以说:“人看,人做 (Peoplesee,peopledo)。”所以我说,我们生活 在一个复制的世界里。如果有一件事是世界上每个人 都擅长的,那就是模仿。 模仿打工的一段简短历史课 我们甚至模仿了赚钱的方式。几千年来,农夫的 孩子模仿父母而成为农夫,鞋匠的孩子同样成为鞋匠 。所以很多人的姓来自行业名称,如Farmer(农夫) 、Smith(铁匠)、Carpenter(木匠)、Tailor( 裁缝)。 工业革命后,成千上万的农夫和鞋匠的孩子脱离 了家族的行当,涌入城市里模仿一个新的工作概念— —打工。 模仿在几代人中都有不错的效果,尤其在美国。 20世纪的前半部分有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经济大萧条 ,大多数人都在模仿打工,并为获得一份“朝九晚五 ”的工作而欢欣鼓舞。只要人们期待的收入不超过实 际生活水平,模仿打工的人们就会对已经拥有的东西 心满意足了。 模仿前三思 正如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那样,模仿也有不足之处 。单纯模仿一些东西,并不能让它们变得更好、更有 效率或更有生产力。模仿打工就是如此。 不幸的是,太多人把模仿作为我们思维懒惰的借 口。 它让我想起了一个老店主的故事。他在店前的窗 台上放了一个从曾祖父那儿传下来的挂钟。几年来他 注意到一个衣着高贵的男人每天中午在挂钟前停住, 掏出怀表,小心地对时间。 一天,店主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问那个男人为 什么要这么做。男人笑着说:“我是一个厂长,每天 5点钟的时候要吹下班哨,我要让哨子每天都准时响 起来。”店主惊讶地看着他,然后捧腹大笑。男人退 后一步,怒气冲冲地说:“有什么好笑的?”“对不 起,”店主说,“我不是有意笑话你,但有件事必须 告诉你,多年来我一直是根据你的哨声给我的挂钟对 时间的。” 瞧,我们模仿别人,别人也模仿我们。大家都假 设模仿的对象有“正确的答案”。我重复一遍,我们 总是假设模仿的对象是正确的。 大多数人都假设,打工是创造财富的最佳途径。 事实上,打工并不是在创造真正的财富。打工创造的 是临时收入,两者之间有重大的差异。 让我们来重新审视打工 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模仿是我们人类所知的最有 威力的工具。但我们要时不时停下来审视我们对模仿 对象的假设,以便确认模仿真的给我们带来我们希望 的结果。 在本章里,我一再问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没 有找到模仿创造财富的路径?”结论是令人痛苦的— —我们大多数人一直都在模仿打工轨道,而不是创造 财富轨道。 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假设一份工作是实现他们 经济梦想的唯一途径。可能他们并不知道打工以外的 选择,可能他们不相信财富另有来源,可能他们不相 信自己能通过打工以外的方式来创造真正的财富。 无论是什么原因,结果都是一样的。大多数人成 了95%的人,而不是5%的人,因为他们模仿了打工轨 道,创造的是临时收入而非真正的财富。 你又如何呢?你选择模仿什么?你选择像那些模 仿打工轨道的95%的人?还是选择像那些模仿创造财 富的5%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