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典藏版)(精)

一句顶一万句(典藏版)(精)
作者: 刘震云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一句顶一万句(典藏版)(精)
ISBN: 9787535486752

作者简介

刘震云,1958年5月生,河南延津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 曾创作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四卷)、《一腔废话》《手机》《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等,中短篇小说《塔铺》《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等。 其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瑞典语、荷兰语、俄语、匈牙利语、塞尔维亚语、阿拉伯语、日语、韩语、越南语等多种文字。 2011年8月,《一句顶一万句》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6年1月,因阿拉伯语《一句顶一万句》《手机》《塔铺》等作品,获得“埃及文化最高荣誉奖”。

内容简介

杨百顺他爹是个卖豆腐的。别人叫他卖豆腐的老 杨。老杨除了卖豆腐,入夏还卖凉粉。卖豆腐的老杨 ,和马家庄赶大车的老马是好朋友。两人本不该成为 朋友,因老马常常欺负老杨。欺负老杨并不是打过老 杨或骂过老杨,或在钱财上占过老杨的便宜,而是从 心底看不起老杨。看不起一个人可以不与他来往,但 老马说起笑话,又离不开老杨。老杨对人说起朋友, 第一个说起的是马家庄赶大车的老马:老马背后说起 朋友,一次也没提到过杨家庄卖豆腐也卖凉粉的老杨 。但外人并不知其中的底细,大家都以为他俩是好朋 友。 杨百顺十一岁那年,镇上铁匠老李给他娘祝寿。 老李的铁匠铺叫“带旺铁匠铺”,打制些饭勺、菜刀 、斧头、锄头、镰刀、耙齿、铲头、门搭等。铁匠十 有八九性子急,老李却是慢性子;一根耙钉,也得打 上两个时辰。但慢工出细活,这根耙钉,就打得有棱 有角。饭勺、菜刀、斧头、锄头、镰刀、铲头、门搭 等,淬火之前,都烙上“带旺”二字。方圆几十里, 再不出铁匠。不是比不过老李的手艺,是耽误不起工 夫。但慢性子容易心细,心细的人容易记仇。老李是 生意人,铺子里天天人来人往,保不齐哪句话就得罪 了他。但老李不记外人的仇,单记他娘的仇。老李他 娘是急性子,老李的慢性子,就是他娘的急性子压的 。老李八岁那年,偷吃过一块枣糕,他娘扬起一把铁 勺,砸在他脑袋上,一个血窟窿,汩汩往外冒血。别 人好了伤疤忘了疼,老李从八岁起,就记上了娘的仇 。记仇不是记血窟窿的仇,而是他娘砸过血窟窿后. 仍有说有笑,随人去县城听戏去了。也不是记听戏的 仇,而是老李长大之后,一个是慢性子,一个是急性 子,对每件事的看法都不一样。老李他娘是个烂眼圈 ,老李四十岁那年,他爹死了;四十五岁那年,他娘 瞎了。他娘瞎了以后,老李成了“带旺铁匠铺”的掌 柜。老李成为掌柜后,倒没对他娘怎么样,吃上穿上 ,跟没瞎时一样,就是他娘说话,老李不理她。一个 打铁的人家,平日吃饭也是淡饭粗茶,他娘瞎着眼喊 : “嘴里淡寡得慌,快去弄口牛肉让我嚼嚼。” 老李: “等着吧。” 一等就没了下文。他娘: “心里闷得慌,快去牵驴,让我去县城听个热闹 。” 老李: “等着吧。” 一等又没了下文。不是故意跟他娘治气,而是为 了熬熬她这急性子。日子在他娘手里,已经急了半辈 子,该慢下来了。也怕开了这种头,乱越添越多。但 他娘七十岁这年,老李却要给他娘做寿。他娘: “快死的人了,寿就别做了,平时对我好点儿就 行了。” 又用拐棍捣着地: “是给我做寿吗?不定憋着啥坏呢。” 老李: “娘,您多想了。” 但老李给他娘做寿,确实不是为了他娘。上个月 ,从安徽来了个铁匠,姓段,在镇上落下脚,也开了 个铁匠铺;老段是个胖子,铁匠铺便叫“段胖子铁匠 铺”。如老段性子急,老李不怕;谁知段胖子也是个 慢性子,一根耙钉,也打上丽个时辰,老李就着了慌 ,想借给他娘做寿,摆个场面让老段看看。借人的阵 势,让老段明白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但众人并不 明白祝寿的底细,过去都知道老李对娘不孝顺,现在 突然孝顺了,认为他明白过来理儿了,祝寿那天中午 ,皆随礼去吃酒席。老杨和老马皆与铁匠老李是朋友 ,这天也来随礼。老杨早起卖豆腐走得远,吃酒席迟 到了几步;马家庄离镇上近,老马准时到了。老李觉 得卖豆腐的老杨和赶大车的老马是好朋友,便把老杨 的座位,空在了老马身边。老李以为自己考虑得很周 全,没想到老马急了: “别,快把他换到别的地方去。” 老李: “你们俩在一起爱说笑话,显得热闹。” …… P3-P4 <p>怀着“人类在精神上都在高级漂泊和流浪”的想法,刘震云用了三年的时间写下了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小说中塑造了很多世间的百姓,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说上知心话的朋友,一个人找另外一个知心朋友不容易,你可能跟这个人是好朋友,但是你们在一块的话未必能说得上话,其实比人找人不容易的是话找话,《一句顶一万句》反映了一种中国式的孤独和友情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