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面人(译文名著精选)

笑面人(译文名著精选)
作者: (法)雨果|译者:鲁膺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43.00
折扣价: 25.40
折扣购买: 笑面人(译文名著精选)
ISBN: 9787532762729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雨果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合计达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1830年,28岁的维克多·雨果开始奋笔疾书他的“命运三部曲”之一《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杰作”和“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为他跻身法国以至欧洲最重要的作家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容简介

走近一看,才能看见下述的情况: 他们都穿着长外套,虽然破了一个个洞,可是已 经缝补过,必要的 时候,外套的领子可以遮到眼睛,既可以挡风,又可 以挡住好奇的人的 眼睛。他们穿着这样的外套,走起路来倒还轻便。大 多数人头上都缠着 一块手帕,这大概是现在西班牙开始流行的头巾的开 端吧。这种帽子在 英国一点也不觉得唐突。那时候北方人总是学南方人 的样子,也许就是 因为这个缘故,北方人才出兵打南方人吧。北方人打 败了他们,接着又 佩服他们。无敌舰队失败以后,卡斯蒂利亚话成为伊 丽莎白朝上的优美 语言。在英国女王的皇宫里,讲英国话却几乎变成一 件“失礼”的事情 了。把自己的法律加在别人头上,同时又接受他们的 一些风俗习惯,这 是野蛮的胜利者对精明的战败者常有的事情。鞑靼人 就是这样研究中 国人,仿效中国人的。卡斯蒂利亚人的风气就这样流 行到英国,相反, 英国的势力也渗透到西班牙。 乘船的人中间有一个人仿佛是个首领。脚上一双 便鞋,破衣服镶着 金线丝带,一件缀着金属片的马甲,在外套里面一闪 一闪的,活像鱼肚 子。另外一个人戴一顶阔边毡帽,不过毡帽上没有放 烟斗的洞,说明戴 帽子的人还是个学者。 大人的上衣可以当孩子的大衣。这个孩子就按照 这个原则,在自己 的破衣服上罩了一件水手穿的破衣服,下摆垂在孩子 的膝盖上。 看这孩子的个子,就可以猜到他不是十岁就是十 一岁。他赤着脚。 这条单桅船的船员包括一个船长和两个水手。 它好像是从西班牙来的,现在就要开回去了。用 不着怀疑,它一定 是从这个海岸到另一个海岸,进行秘密的活动。 乘船的旅客正在附耳低语。 他们谈的那种话,简直是大杂拌,一会儿是卡斯 蒂利亚话,一会儿 是德国话,一会儿是法国话,有的时候又说威尔士话 ,或者巴斯克话。 反正不是切口,就是土话。 他们看起来虽然各国人都有,可是却属于一个团 体。 船员恐怕也是他们一伙。根据上船的情形,就看 得出他们是串通一 气的。 这些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的人好像都是一伙的, 可能是一伙罪犯。 要是光线好一点,并且看得仔细一点,就能注意 到他们的破衣服里 面还藏着念珠和披肩。这群人中间,有一个好像女人 的人佩着一串念 珠,珠子差不多跟伊斯兰教修道士的念珠一样大,一 看就知道是良南塞 弗雷的爱尔兰货色。良南塞弗雷也叫做良侬底弗雷。 要是天不那么黑,还可以看到船头上有一个圣母 抱耶稣的镀金雕 像。这大概是巴斯克圣母,跟古康大布里人的“巴纳 其亚”圣母像①差 不多。船头的这个神像底下的风灯没有点,这种过分 的小心说明他们怕 别人注意他们。风灯分明有两种用处:点上灯,既可 以当作圣母像前 的供灯,又可以照亮;信号灯代替了供烛。 牙樯底下的破浪角,又长又尖,弯弯地向前伸着 ,好似一弯新月。 在破浪角上端,圣母像前面,有一个天神跪像,他弯 着翅膀,倚在船头 上,正在用千里镜望着天边。天神像跟圣母像一样是 镀金的。 ’ 破浪角上留了一些洞,可以让海水从这儿漏出去 ,而且在必要的时 候,雕花或者镀金都很方便。 圣母像底下,几个大写的金字:“玛都蒂娜”, 这是这条船的名 字,现在因为天黑看不见。 旅客们临行匆忙,一个个谎手忙脚地从跳板搭的 小桥上,把乱七八 糟的放在悬崖脚下的东西搬到船上。几袋饼干,一桶 鲨鱼干,一桶做好 的汤,三个大桶(一桶淡水,一桶麦芽,一桶柏油) ,四五瓶啤酒,一只 用皮带扣起来的旧皮包,几只箱子,几只小匣子,一 捆做火把或者放信 号用的麻瓤,他们带的就是这些东西。这些衣衫褴褛 的人每人有一只手 提包,看样子他们过的是一种流浪生活。过流浪生活 的人不得不随身带 一些东西;他们有的时候也想像小鸟那样高飞远走, 可是办不到,你总 不能把混饭吃的东西扔掉呀。不管哪一种行业,总得 有点工具和干活的 器具。这些人拖着这些东西,有时候实在觉得累赘。 把这些东西搬到悬崖底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情。由此可见他们 是决心要走了。 他们一点也不浪费时间,不停地从岸上到船上, 从船上到岸上,来 来往往走着。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工作;这个人拎口袋 ,那个人背箱子。 在这群男女混杂的人中间,那两个好像或者大概是女 人的人也跟其余的 人一齐干,连小孩子也跟着背东西。 这个孩子的父母是不是在这一群人里面,实在是 个疑问。因为一点 也看不出来有人关心他。他们只是让他干活儿,如此 而已。看起来这不 像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而像一个部落的奴隶。他伺候 每一个人,可是谁 也不理睬他。 尽管如此,他还是跟这伙看不清楚的人一样,慌 手忙脚地运东西, 好像他只有一件心事,就是赶陕上船。为什么?他大 概也不知道。他不 过是因为看见别人都在忙,也机械地跟着瞎忙罢了。 P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