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第2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医学伦理学(第2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作者: 编者:龚玉秀//方珏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医学伦理学(第2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ISBN: 978730250258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医学与伦理学是相伴而生的。从远古社会以来,医 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医学伦理学知 识,形成了优良的医德传统,它们与医德基本理论、原 则、规范和范畴共同构成了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指 导着医疗实践活动。学习和掌握医学伦理学的基础理 论,是深入学习医学伦理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有利于提 升医务人员的道德品质和服务质量。 医学从来就不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理念。我们要对医学 伦理学有较全面的认识,就必须了解其发展历程。继承和发扬我国医德精华,学习和借鉴国 外医学伦理学的**成果,对推动我国***医德建设及医学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第1节 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我国医德思想源远流长,与祖国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分不开。我国医学伦理学的发 展史可以分为古代、近现代和***时期三个阶段。 一、中国古代传统医德思想理念 【案例1-1】 据晋代医学家葛洪所著《神仙记》记载:三国时期,福建有一位叫董奉的 名医,晚年隐居在江西庐山脚下,专门为穷人治病,不计报酬。患者痊愈后前来感谢,董 奉不收任何谢礼,而是让患者在他家附近种植杏树,病轻的种一棵,病重的种五棵。多年 后,杏树达到十多万棵,蔚然成林。杏子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仓储杏。需要杏子 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然后将换得的谷子接济穷人。后世以“杏林春暖”称颂治病救 人的医务人员。 讨论与思考:“杏林春暖”这一故事蕴含了我国医德哪些优良的传统? 1.中国传统医德的概况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中医药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 宝。在我国医药学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悬壶济世的名医,他们不仅发展了我国的医药 学,而且形成了我国古代优良的医德传统。 (1)中国传统医德的萌芽时期 原始社会中晚期至奴隶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有限。 第1章 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但这一时期,人们开始用自然的方式探究疾病问题,不 断积累防病、治病的知识,经验医学由此产生。例如热 敷、火罐、刮骨疗毒以及中*药的运用等医疗措施,就 是我国先辈经验的积累。《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 尝百*,一*而遇七十毒。”《帝王世纪》里有“伏羲画 八卦,所以六气、六腑……,水火升降,得以有象;百 病之理,得以有类;乃尝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亡焉。” 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就倡导勇于探索和自 我献身的医德精神,强调为患者利益着想。这是我国古 代医德萌芽时期的主要特点。 (2)中国传统医德的形成时期 奴隶社会晚期至东汉时期,我国的思想文化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各种学术思潮不断 涌现,尤其是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侧重对人性和自然进行探讨,为医学理论和医学道德 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个时期不仅积累了许多**的医德传统,还创造了美好的医德形象:一 是神化形象——华佗,他被人们塑造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神医;一是物化形象——“杏 林春暖”“橘井泉香”,这些脍炙人口的医德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医德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制定了一套考核医者业绩的办法。《周礼·天官》中记载了当时用“十全”的标 准考核医者业绩的情况,它包含了医术和医德两个方面内容。《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早 的医学典籍,对医者的职责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医者应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应怀有神 圣的使命感,应精研医术,要善待患者。 第二,提出了生命神圣论的观点。《黄帝内 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强调人是宇宙万物之灵,人的生命是*宝贵的, 医者要珍惜人的生命,并以此作为职业行为的 出发点,把挽救患者生命作为医德的基本原则。 第三,确定了“医乃仁术”的行医宗旨。 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指出“上 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 全,以养其生。”他以救人活命为己任,以仁爱 救人为准则,指导自己的医疗卫生实践活动。此 后,“医乃仁术”的思想贯穿我国医德的始终。 (3)中国传统医德的发展时期 在我国古代社会,医者的地位比较低下,“方士”曾是他们的别名。 在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之后,人们普遍认为,“学而优则仕”,医疗 职业不*重视,但由于我国古代社会奉行“生命神圣”的道德观,而医者的根本宗旨是治 病救人,因此,我国古代医学和医德仍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名医辈出,其中以孙思邈*为有名。孙思邈认 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的医学和医德理念集中体现在《备急 千金要方》一书中,此书是首部系统论述医德思想的专著。该书首篇《大医精诚》系统阐述 了医者对职业、患者及其家属、同行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是我国古代*经典的医德著作。 "《医学伦理学》第2版根据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特点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要求编写而成,力求通俗易懂, 文中插入了生动具体的案例、图片、漫画、相关知识链接和医德典范人物故事,并安排了 思考题,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在职医务人员学习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