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9.00
折扣购买: 我有自己的宇宙
ISBN: 9787559675019
钱婧 ·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与组织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 深入研究管理心理学、扎根本土职场超过20年,目前致力于职场与学业方向的个人成长科普。 · 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超人气课程“数字时代的职场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管理学”等,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在bilibili、小宇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多场公益科普活动,为数十万青年网友答疑解惑,被亲切地称为“互联网云导师”。2023年出版指导本硕博学业成长的畅销书《学术“咸鱼”自救指南》。 ·担任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求职“护航计划”特聘专家,多家顶尖人工智能公司AI心理大模型首席科学家。聚焦本土职场人和企业发展,所著案例入选哈佛案例库、毅伟案例库、Sage案例库,多次荣获全国百优案例、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卓越开发者”案例大奖,并获得“阿里活水学者”“腾讯年度最受欢迎杰出教授”"第九届当当影响力作家"等荣誉。
正文赏读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我们面临着高度的两难。一方面,音乐节上那个拥抱着光荣与梦想,想要做自己的人,他没有消失,扬着高傲的头;另一方面,好像一去上班、一走进公司,就要压抑起自我,听话,随大溜,“成熟”起来,这才是职场的生存之道。我的研究团队在 2024 年 1 月进行了一项《新青年职场心智小调查》1,邀请了来自全国的 1000 余位青年参与问卷的填写,结果显示,高达 87.4% 的职场人认为工作中需要让渡一定程度的自我。这可能也是大家愤恨工作的原因吧?心花怒放的青春个体,一旦进入职场,就不得不顺从这个体系的运转规则,好像就变成了自己的客人,分明内心如火,却看着心如死灰。 我的研究探索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顺从就一定意味着对自我的背叛吗?我发现,问题不在顺从这个行为本身,而在顺从的动机和归因。如果我们的顺从是为了一个更内核的自我诉求和目标,那么一时的顺从,也叫作“做自己”。比如刚进公司时领导总让你干做表、报账这一类的杂活儿,你有点儿委屈,想敷衍了事或者干脆推掉。但转念一想,作为职场新人,我们确实还没有跟上级博弈的资本,还是先耐心做好这些杂事,才有往上走的机会。在这种时候,我们的顺从就不是背叛自我,而是为了更好的自我实现。 但如果我们的顺从撼动了底层的内核呢?比如你本身是一个坚守道德底线的人,领导为了拿下项目让你在材料上表述得模糊一点儿,编编数据;或者,让你暗中监控部门其他同事平时聊天的内容,打小报告给他;再或者,让你暗中给竞争对手使绊子,把你当成职场中不良竞争的工具……这些都是踩在你内核底线上或是直接踏破你底线的事。如果选择顺从,在做下去的那一刻,你就已经背叛了自我。而抛弃核心自我的结果,就是撕裂扭曲,人根本快乐不起来,更谈不上成长和发展。有的长辈会说“我们年轻的时候都是这样过来的”,这话或许没错,但在当下这个时代,社交媒体上一张张个性张扬的脸已经让年轻人充分地见过“自我”的世面。这个时候再让大家回到自己的生活里去压抑和扭曲自我,痛苦程度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我们的自我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大部分时候,我们不清楚自己真正拥有什么,想要什么,坚守的价值是什么;更不用说了解自己不想要什么,什么不是我们的核心,要抛弃和斩断什么了…… 因为我们分不清真实情境中的“我”和“非我”,也就不知道自己的顺从究竟是在“背叛自我”还是在“卧薪尝胆”。认知上模模糊糊,行为和态度就容易别别扭扭,心不甘情不愿。那么很自然,跟我们交互的人就会觉得这个人配合度很低,还没有什么想法,属于职场 中最不讨好的人设。这样鬼打墙的死循环就这么侵蚀着人的精力和能量,压缩了本应该去弹性生长的空间。而我们如今的生存环境本身就是混沌不明的,在这样的混沌中,我们就更容易又糊涂又愤怒,好像通了电的浮萍,既接不上地气,又没有岁月静好。 更不消说,我们从小成长到现在,都是心里有伤的人。那些外界看不见却一路跟随我们的成长伤痛和印记,也需要我们去面对或者埋葬。 怎么从顺从和唯我的二元选择中解脱出来,找到平衡、不卑不亢的职场状态?在这本书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个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工具,带领大家运用东方哲学的智慧和西方管理心理学理论去破解这一难题。 “做自己”的两种思维模式:中庸我 vs. 梦幻我 他们将体系糅入自己的身体,灵活地屈伸,以最快的步伐,朝着最正确的方向往前走着。这些个体清醒地认知到自己在体系内所处的位置,珍惜微小的幸福,知道如何利用敏锐的感知力来守护幸福。这种感知力与其说是妥协,倒不如说是一种“应战”。 ——职场小说《工作的喜与悲》 思维模式会影响一个人的职场乃至人生状态。 “中庸”一词最早来源于《论语》,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人生之道。 近几十年来,组织研究的学者把中庸思维作为一种个体的思维方法论,放在组织情境中去研究,揭示了一些积极的预测结果。这些发现让人欣喜,但同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在现实生活中,中庸践行起来举步维艰。提起这个词,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在很多人眼中,中庸意味着和稀泥,维持表面的和谐,用多元思维去想通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想通的事情;或者就是让人忍气吞声、趋炎附势,变得越来越“鸡贼”和世故。 我最近几年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情,为什么一个经典的文化符号,却似乎只给我们留下一些“迂腐”的陈词滥调呢?这不科学。事实上,上面描述的并不是中庸,而是孔子说的“乡原”。《论语·阳货》里有言:“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孔子说得很“直球”,这里的乡原,就是指那些没有真正的自我和生命力量,却在社会上八面玲珑、媚俗趋时的伪君子。孔子是强烈反对乡原的。 做了一系列职场研究后,我发现,我们在千古的传承中,在职场和社会生活的实践里,有时候把中庸思维中最重要的要素“我”给丢了。中庸没有了“我”,就没有了主动性和人的生命力量,丢了精髓,抽了脊梁。难怪青年不喜欢。 换句话说,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并不是多元思考和和谐思维,而是人和境遇的“合一”。 为了强调思维模式中的“我”,我在这本书里将职场中两种关于自我的思维模式,叫作“中庸我”和“梦幻我”(见图 1)。 中庸我是一种思维模式,相信在以自我为中心和顺从他人或环境这两极之间有一个平衡态的存在,而一切平衡的基础在于认识、认领和践行核心我。 梦幻我是一种与之相对的思维模式,认为顺从他人或环境会导致失去自我,拥有自我就意味着不能顺从。梦幻我思维者自己的核心我飘忽不定、难以落地,他们认定的事物也可以轻易舍弃。 人生闯关游戏:中庸我思维的心智模型 我在互联网连线答疑时,收到过很多朋友在职场中两难的困惑,比如:第一学历不理想,找工作被歧视怎么办?敏感内向、不善交际的人如何处理好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领导给我穿小鞋,我是该忍气吞声还是奋起反击?每天上班如上坟,躺不平又卷不动,如何重新发现工作的意义? 在上千次的答疑之后我发现,很多朋友的焦虑、迷茫、困惑、无助,根源都是思维模式出了问题。如果我们尝试用中庸我思维去看待这些问题,就能发现十字路口以外的柳暗花明。在这本书中,我会为大家揭示思维模式在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发挥的作用。中庸我思维模式能够让我们眼中的世界焕然一新。好奇的朋友不妨在读完全书之后,再回到这里,感受一下自己的变化。 那么如何养成中庸我思维呢?“中庸我”这个源自先秦时代的玄妙概念如何在当代语境中落地呢?基于20年职场心理学和个人成长的研究,在本书中,我将人的自我拆解为核心我、弹性我、隐性我和混沌我四个维度。接下来的章节,我将带大家从这四个维度重新认识自己,搭建自己的心智模型,并通过对这四种自我的打磨和运算,帮你养成一个内核稳定、游刃有余、不卑不亢的中庸我。 你玩过任天堂的冒险游戏《超级马里奥兄弟》《塞尔达传说》吗?我相信它们一定陪伴过很多80、90、00后上学或上班之余的闲暇时光。为了让书中的概念更加亲切易懂,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将“中庸我的心智模型”融入一个这样的闯关游戏,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段冒险之旅吧! 毕业了担心学历贬值,要不要继续考研考博? 选自己喜欢的行业,还是受社会普遍认可的“好工作”? 全世界都在卷,我有可能过上不加班的生活吗? 内向不善交际的人,要不要逼迫自己融入各种社交场合? 总被别人搭便车占便宜,该不该正面反击捍卫自己的边界? 面对自我和世界的频繁冲突,我们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生活的答案既不是臣服,也不是对抗,而是拥有自己的宇宙! ◎个人成长领域颠覆性创新:不是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要拥有自己的宇宙 跳出线性成长和横向成长的窠臼,作者将带我们进行一次成长维度的升级。她独创了具有系统性、流动性和无限可能性的思维和成长模式——拥有自己的宇宙。因为宇宙包罗万象,当我们把遇到的问题纳入自己的场域和宇宙,我们就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宇宙自成体系,可以让我们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判断标准,虽然别人的人生很棒,但我们可以只喜欢自己的宇宙。宇宙浩瀚无边,在自己的宇宙中,我们不会被外界侵扰,也不会被别人的定义束缚,拥有无限可能。 ◎ 北师大管理心理学教授钱婧开创性力作,20年扎根本土的科学研究,打造真正属于中国青年的自我成长书 钱婧老师深入研究管理心理学、扎根本土职场超过20年。在本书中,有感于大部分个人成长和职场发展类书籍“水土不服”的现状,她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智慧巧妙地融入管理心理学研究,提出了独辟蹊径的“中庸我”心智模型,创立了前所未有的新概念。 她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更在互联网上拥有数以百万计的“云学生”,深深明白中国年轻人上班、求学过程中的痛点,也清楚他们在个人发展中都绕过那些弯路,思维中存在什么样的盲区。基于此,她给出的建议真诚、直接而有效。 ◎结构科学系统,内容扎实而有生命力,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不空喊口号 本书的五个部分由作者提出的关于自我的五个科学变量构成——“中庸我”“核心我”“弹性我”“隐性我”和“混沌我”。这五个部分的内容之间互相勾连和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有机而丰富的整体。书中更有大量具体的实操方法和实用技能,手把手教学,用具体化解焦虑。 ◎从数千次真实答疑经验出发,提炼出人人可以直接套用的问题解决模型。所有不满现状、焦虑迷茫的人必读,将困扰你的人生疑难问题彻底扫清! 钱婧老师在互联网平台开展了多场关于个人成长问题的直播答疑,解答了数千个问题,多有青年网友评论“通透”“人间清醒”“感觉自己被救了”“早点遇到老师就好了”。书中她将数千次直播答疑总结的经验与智慧浓缩成一个简单有效的问题解决模型。在全书的结尾,她还会实景演练这一模型,针对8个具体的人生疑难问题给出真正有用的解决方案。读者也可以根据在书中所学,写下属于自己的答案,实现联动。 ◎ 特邀知名插画师绘制多幅精美插图,个性化视觉生动呈现核心概念。随书附赠“做自己”力量海报,随机开盲盒送1款,快来揭晓属于你的“自我宇宙”! 全书双色+四色印刷,设计美观,特别绘制多幅精美插图,生动呈现书中核心概念,既赏心悦目,又能帮助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