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只露半边脸

历史只露半边脸
作者: 刘绪义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80
折扣购买: 历史只露半边脸
ISBN: 9787510874697

作者简介

刘绪义,曾国藩故里湖南双峰人,知名学者、曾国藩研究专家。教授、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历史给谁来酿酒》《晚清危局中的曾国藩》等著作十余部,曾获评“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年度新浪中国好书”,多部著作被党政机关列为全民读书推荐图书。《光明日报》《中国图书评论》《文汇读书周报》等数十家媒体对其成果发表过评论、专访、报道100余次。近年来应邀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党政机关讲学数百场,曾做客凤凰卫视以及内地多家电视台,被称为“最受欢迎的曾国藩课程培训名师”。

内容简介

《史记·封禅书》有一段特别有意思的话:齐人燕人 “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邹衍以阴阳主运 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 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 太史公直指秦始皇时的方士主要集中在燕齐,其原因 要归结到战国时齐威王和齐宣王的理论家——齐人邹衍“ 五德终始说”。虽然这些方士在骗术失败后曾遭到秦始皇 的无情打击而元气大伤,但到汉武帝时,齐国的方士又兴 盛起来,李少君、少翁、栾大、公孙卿等忽悠汉武帝的本 事一个比一个大,胆儿一个比一个肥,其规模与声势远超 其上。“求蓬莱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 更来言神事矣。”当地百姓也都如痴如狂,“上疏言神怪 奇方者以万数”。仙人没有见到,倒招来故齐沿海一带无 数“怪迂之方士”,都说自己有禁方,能做神仙了。 齐国在秦汉时期多出方士,同样是山东沿海的鲁国却 没有,两国差距那么大,原因何在? 一是齐鲁两国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 齐国姜姓,地理位置在山东的东北部,是周武王的国 师太公望的封地。“三监之乱”后周成王给了姜太公相当 于今天的特区自治权:“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 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鲁国姬姓,地理位置在山东的南部,首封国君为周武 王弟弟周公旦,由于周公要留在镐京辅佐成王,让长子伯 禽代为主政。鲁国始封时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 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小国,并夺占了曹、宋等国部分土 地,成了大国。国力最强时其疆域北至泰山,南达徐淮, 东至黄海,西抵定陶一带。 应该说,齐鲁二国在春秋时期都是大国。地位也平等 ,都是侯爵。但是两国的政治制度完全不同。 齐国实行的不是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偏向于分权, 采取了五都之制。据周振鹤先生考证,按理每国只应有一 都,但齐在国都之外又有平行的四都,地方行政权力分属 于五都;军权亦不集中,齐国曾起“五都之兵”伐燕,说 明五都皆有兵。《国语》记载,齐国五都设一大夫专权治 理,每年正月到国都述职,拥有相当大的权力。齐国也有 县,但县很小。齐《叔夷钟铭》载灵公一次性赏赐叔夷莱 邑三百县,足见其县之小,齐实行的是分权的都邑制。 鲁国实行的则是周的政治制度,“周之最亲莫如鲁, 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鲁国享有郊祭文王、奏天子乐 的崇高特权。 可以说,齐鲁二国,政治上各有各的优势。一是自治 ,一是辅周。但由此也造就两国不同的发展方向,齐国以 创业为主,鲁国以守成为主。 二是齐鲁两国同样的经济优势,不同的改革思路 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分居泰山南北;海洋环境优越 ,有着相似的经济资源。齐国的海盐煮造很发达,《左传 》中盐池被称为“国之宝”。到了战国,“齐有渠展之盐 ”,产量大,流通广。鲁国盐铁同样是重要且丰富的资源 。《史记·货殖列传》有一个西汉初的富豪排行榜,其中 鲁国的曹邴氏,以炼铁起家,排第四;齐国的刁闲,大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