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22
折扣购买: 名著小史(16部经典的生成与流传)(精)/诗想者读经典
ISBN: 9787559827852
结绳 符号是最早的字,亦为 最早的“书”。 远古时期,语言已被人 们用说话的方式普遍运用 ,但因为没有文字而无法 对外传播,尤其不能传给 对话之外的人。 久受困顿之下,有人想 出一个办法,在绳子上打 结,记录自己曾经做过的 事,或传递某种信息。一 根普通的绳子,经人打出 形状不一的结,便具备了 特殊的表达功能。为了不 让那些结混淆,人们开始 为其命名,赋予它们特殊 的含义。于是,那些结便 变成符号,人们把它们记 在心里,它们变成了人们 心里的“字”。 后来,那些结逐一被人 认知,其认知即为教育和 知识普及的过程与结果。 譬如,有人去一朋友家 ,见他家院中的一条绳上 打有五个结,他于是便知 道,这位朋友的孩子出生 已五天。在当时,用结绳 记录孩子一直要到百天, 百天之后,那根打了百结 的绳子便成为生命证明。 再譬如,有人想约朋友 三天后谈事,便给朋友传 过去一条有三个结的绳子 。朋友接到绳子后,便为 三日后的见面做准备。当 时,人们靠打猎和捕鱼生 存。也许,他为朋友备了 新鲜的兽肉和鱼,朋友来 了可边吃边聊。 人们在当时之所以选择 在绳子上打结记事,实际 上与生活水平有关。当时 可利用的器物很少,所以 ,他们便顺手在绳子上打 结记事。结绳记事持续了 很多年,直到1949年在云 南镖镖族中,仍有一个叫 黑麦燕的人在使用,他在 一条绳子上打了五十一个 结,表示他抚养侄子已五 十一个月。 结绳之后,又出现了一 种特殊的字—契刻,即把符 号刻在木条上传递。《易 经·系辞》中说:“上古结绳 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 契。”这里所说的“书”,仍 然是指那些符号。不过, 把符号刻在木条上传递要 比结绳庄重得多,“书写”的 感觉也更加美妙。 契刻是一种进步,不仅 改变了传递信息的方式, 同时也节约成本。木条取 自树木,当时的大自然中 树木茂密,砍下一些枝干 便可用刀削出木条,比捻 草搓绳要简单方便得多, 最重要的是,在木条上刻 上符号后,更易于保存, 下次若遇到同样的事情, 便可拿出使用。 结绳也罢,契刻也罢, 其实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当一个人用绳子或木条把 自己想说的话传递出去时 ,他是无比幸福甜蜜的。 甚至可以说,那是那个时 代的一种浪漫,一个人于 内心体会到的是书写的快 乐。 文字或书,实际上是一 种工具,正因为其只是工 具,所以便也有自身的局 限。鲁迅先生在《门外文 谈》中说:“只有几个结还 记得,一多可就糟了。” 甲骨文 同样在远古时期,人们 为了记录一些与生活有关 的事物,便将其形状刻在 居住的岩洞壁上。 这便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象形字—也是刻在岩壁上 的书。 象形字虽然简单,却颇 具形象意味,因为从那时 候起,人们已经学会了观 察世界,并且开始向世界 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些随 手刻下的字形和笔画,在 今天看来都明显附带着人 们的思想和情感,细究之 下,还可发现是那么的有 诗意。譬如“山”字,在今天 看来就是一幅关于山的画 ;譬如“身”字,就是一个站 立的人。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