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6.70
折扣购买: 让写作成为自我精进的武器
ISBN: 9787521711554
师北宸,正阳公关合伙人,正阳新媒体首席内容官,曾任凤凰科技主编、LinkedIn中国公关经理。《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纽约时报》中文网、FT中文、腾讯大家等媒体科技专栏作家,虎嗅、钛媒体、百度百家、界面开设有“自媒体”。
为何而写?——写作目的 《原则》这本书在进入正文之前,瑞·达利欧就写道: ○ 你想要什么? ○ 事实是什么? ○ 如何行动? 这让我想起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进北大之前,保安会问的“人生哲学终极三问”: ○ 你是谁? ○ 你从哪里来? ○ 你将到哪里去? 其实瑞·达利欧的问题与北大保安的“人生哲学终极三问”说的是一回事儿。 “你想要什么”,说的是“你将到哪里去”; “事实是什么”,说的是“你是谁”和“你从哪里来”; “如何行动”,说的则是“你将到哪里去”。 很少有人深入思考这个问题——你想要什么? 大多数人思考的是:“ 我要不要去学计算机? 我要不要去学设计?”“我应该去互联网公司还是房地产公司?”“听说互联网金融(此处可以替换成任意风口词汇:区块链、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很火,我要不要去从事互联网金融?”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三句话: ○ 你想要什么? ○ 事实是什么? ○ 如何行动? 虽然瑞·达利欧并没有在书上标记1、2、3,可是,这三句话在逻辑上是递进关系。你得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即你做事情的目标和目的。然后再看看,你手里都有些什么,以及外部情况是什么。基于前面这两点,你才能制定你的行动计划。 当你产生“我要不要学计算机?”的困惑时,你需要追问自己一个 问题:学计算机是为了什么?因为计算机行业很火,学完好找工作,还 222 让 写 作 成 为 自 我 精 进 的 武 器 是因为你很喜欢,一碰到计算机就开心,想写代码、开发程序,抑或是 觉得自己不喜欢和别人打交道,学计算机则大部分时候只需要和电脑打 交道就可以了。甚至,你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学,只是因为周围的 人都在学,他们说学计算机挺好的,所以你也想去学一下…… 在写作这件事情上也一样。请问,你写作是为了什么? 我们不仅要反复问自己,写作是为了什么,还要在写每一篇文章之前问自己:“我写这篇文章,希望达到什么目的?” 你可能从没追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甚至会说:“我就是想写啊!为什么要问那么多?” 很多人每天很努力,很勤奋,做了很多事情,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 很多文章,乍一看,其目的是不言而喻的。比如,求职信的目的是获得面试机会;写提案,是为了中标,拿下客户和订单…… …… 比如求职信。 我认为求职信是你求职过程诸多环节中的一个(其他求职环节包括写简历,找朋友帮忙推荐,给应聘公司写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当然也包括笔试与面试环节),如果你把每一个环节拆解开,你会对写一封求职信的目的有新的理解。 一般而言,求职信会作为简历的补充,被一起发到公司HR(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邮箱。 如果简历没有优势怎么办?那就写一封求职信。 求职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找到工作,二是给招聘的人提供更多信息,让对方更充分地了解自己,从而给自己一个面试机会。 第二个目的显然更加现实,更能突出重点,实际上也更容易下笔。 我在前面讲过一个案例,罗永浩早年去新东方求职时试讲了两次,两次都失败了。后来他给俞敏洪写了一封六七千字的求职信,详细阐述为什么自己适合当一名老师。后来俞敏洪给了他第三次试讲机会。他把握住这一次机会,进入新东方,成为新东方名师。 写给谁看?——读者思维 很多人在刚开始写作时的想法是:“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啊,为什么要去管别人爱不爱看,我自己开心就好!” 有一位把写作当作禅修的作家纳塔莉·戈德堡,她在《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中写道,她曾尝试坐下来呼吸,让自己的意念集中在两鼻翼之间,但她发现这对自己完全不管用;后来尝试写作,竟然也无法阻止大量的妄念在头脑中涌现。自己越抵抗,妄念越强大。最后,她发现了一个新思路:不要去抵抗它,而要抽离出来,静静去体会它、观察它。如果你不带成见,不批判、不抵抗,如实呈现、接纳内心的想法,就像镜子一样去反射它,这些妄念会奇迹般地消失。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有压力,就在纸上写:“我压力很大。”你可能不知道第二句怎么接了,那也无所谓,你只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纳塔莉说,这就是一种不反抗,不挑剔,全然接受,“我手写我心”的状态。这种写作不是有意识、有目的、有意图地去表达什么,而是将心里此时此刻的感受巨细无遗地展现出来。 所以她给别人提供的写作建议,反而是这样的: ○ 允许自己写出全世界最烂的文字。 ○ 不要控制。 允许自己写出全世界最烂的文字 很多人有“写作恐惧症”,觉得自己笔下的文字面目可憎,别说让别人看了,自己看见都很不舒服,羞愧难当。这是一种不接受自己的状态,你一旦不接受自己,就很可能陷入焦虑。事实上,我们身上似乎有一个“内在父母”,不停在挑剔自己、指责自己,让我们持续地处于一种羞愧、退缩、焦躁的状态。 你可以写无聊的事情,抱怨、暴力、生气、执着,具有破坏性的、恶毒的、丢脸的、害羞的、脆弱的思绪,直面它们,并和它们交朋友。接受你的自我。我们与自我相处的时间太短了,给予自我的欣赏、包容和鼓励太少了,以至于这个自我一旦出现在面前,你就会焦躁不安。所以,我想重申一点,焦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能够直面自己、正视自己、接受自己。因此,接受自我,允许展现自己,把这些写下来,并接受它,哪怕那是全世界最烂的文字。 文字有力量,你的笔下藏着你的未来。你写出的文字就是你的“产品说明书”,学会写作能把你引向难得的平台,甚至是你升职加薪的利器。所以,写作,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能。 如何打动读者的“鳄鱼脑”?如何靠文字实现弯道超车?如何通过写作一招反转人际关系?如何做文字灵感的捕手?……这本书将告诉你答案。 这本书是一堂让人受益终生的写作课,更是让你通过写作实现跃迁与自我修炼的秘笈。让写作成为自我精进的武器,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