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作者: [清]王国维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4.90
折扣购买: 人间词话
ISBN: 9787574901148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初号礼堂,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中国近代国学大师。再哲学、美学、史学、文学等方面均有建树。生前著述六十余种,批校古籍逾两百种。其作品《人间词话》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内容简介

一 词以境界 a 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b,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注释] a 境界:原指疆界、疆域,此处借用佛经中的概念,指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即人的感受能力之所及,或精神上所能达到的境地。文艺作品中的境界指情、景和事物交融所形成的艺术高度。 b 高格:作品的品第、等级高,或取意高妙,或格调高雅。 [译文] 填词以创造境界为最高准则。具有境界自然成就高格,自然产生名句。五代、北宋时期的词之所以绝妙无双正在于此。 二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 a,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注释] a 自然:此指客观世界,即兼指现实人生和自然界。下同。 [译文] 诗词中有“造境”,有“写境”,这是理想和写实两派的区别。然而这两派很难分辨。这是因为大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一定会和自然吻合;所描写的境界,也一定接近理想的缘故。 三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a“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b 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c“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d 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 e 能自树立耳。 [注释] a 北宋欧阳修《蝶恋花》(一作冯延巳《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 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 北宋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c 东晋陶潜《饮酒》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d 金代元好问《颍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上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画。” e 豪杰之士:这里专指文学上不拘一格的大家。 [译文] 诗词中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就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就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站在作者的角度观察外物,所以外物都染上了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无我之境”,是作者尽可能客观地描写外物,所以不容易看出哪些地方有作者的感情,哪些地方是客观写物。古人填词,写出“有我之境”的情况比较多,然而未尝不能写出“无我之境”,这全在于杰出的词人敢于独树一帜。 特别收录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红楼梦》和红学爱好者推荐 1.新增50则《未刊稿》、12则《删稿》和一篇《〈红楼梦〉评论》(约1.4万字)。 2.全本全注全译三全本,哪怕没有古文基础也能轻松读懂! 3.精装典藏版,参考珍稀手稿整理而成,国学大师王国维古典美学绝响。 4.读《人间词话》不仅对传统词作的学习大有裨益,对于文化审美、思想认识、哲学思辨等也有极大帮助。 5.中国古诗词入门与进阶不可不读《人间词话》,不读宛如读书人没有字典。 6.立志文学创作者,建议研读,王国维简朴、精炼而直指要害的学术思想,有助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 7.王国维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朱光潜、叶嘉莹、何三坡等名人一致推崇。 8.封面设计唯美素雅,内文版式疏朗,适合学习收藏两用。 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拟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精到。——朱光潜 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叶嘉莹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北宋]晏殊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北宋]柳永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宋]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