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林散之

百年巨匠·林散之
作者: 孙晓飞|责编:张朔婷|总主编:刘铁巍
出版社: 文物
原售价: 69.80
折扣价: 44.70
折扣购买: 百年巨匠·林散之
ISBN: 978750107901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伯父是总兵 父亲爱读书 林散之祖籍安徽省和县 乌江七棵松,祖父本以捕鱼 为生,后迁到江浦,仍操旧 业。 家庭境遇的改变,来自 于战乱。 1860年,太平军攻破清 军江南大营后,李秀成率部 攻打苏州、常州、上海等地 。湘军、淮军先后驻扎江浦 ,林散之的伯父林成兴因自 幼臂力过人,被招募从军。 相关史料介绍说,林成 兴“儿时帮富户放牛,下身 围着麻袋当裤子穿”。但在 介绍林散之的父亲林成璋时 ,说他“天性诚厚,无意功 名,又不善理庶务,惟以读 书消遣”。 历史总有许多被遮蔽的 地方,若林成兴极度贫困, 只是靠一把力气打拼,则林 成璋同样没有理由从小成为 一个读书人。 有资料显示,林成兴不 但勇武过人,而且“善书”, 文才也相当了得。也就是说 ,林成兴并非如通常史料所 言,自幼贫苦,而是读过书 ,有着基本的书写和文化功 底的。 林成兴在大同的两任长 官,都是淮军,根据当时的 史料推测,他当初也应该投 了淮军,在淮军中一路成长 ,最终升为太原总兵。 在清代,太原总兵与大 同总兵都是武职正二品,全 称是“镇守总兵官”,掌一镇 军政,统率本标,管辖所属 协、营将弁,为重镇大臣。 受本省总督和提督双重节制 。清代总兵官也分为陆路和 水师,全国共设陆路总兵衙 门七十个,山西设太原和大 同两镇总兵。 大同是屯兵、养兵的沿 边重镇,西北战事一旦发生 ,首当其冲赶赴战场。 林成兴先后跟随马升、 张树屏两位大同总兵在大同 驻防,其身份是“代统树军 总理营务处记名总兵、前直 隶务开路赞勇巴图鲁”,后 来在这个位置上,升迁为太 原镇总兵。 《清实录》中记载了这 样一段话: 山西巡抚刚毅奏。新授 大同镇总兵黄金志,尚未到 晋。请将太原镇总兵,署大 同镇总兵林成兴,暂缓陛见 。得旨、林成兴著照所请, 暂缓来见。黄金志现在天津 。著该抚咨行李鸿章饬令该 总兵即赴新任。摺包。 《清实录》里还有另一 段记载: 以功绩卓著,予故山西 太原镇总兵林成兴,照国营 立功后积劳病故例优恤,并 附祀大同镇总兵张树屏专祠 。从山西巡抚张煦请也。摺 包。 由此可知,1889年(光 绪十五年二月),林成兴实 际上在黄金志未能到任的情 况下,以太原总兵身份署理 大同军务,并未实际到任, 其官方职务在死后仍然是“ 太原总兵”。林成兴的老长 官马升是包头城的建造者, 马升在包头驻军打仗期间, 患了搭背疮,遍寻名医却都 没有治好,于是就来到妙法 禅寺求签问药,没想到他的 疮病居然很快就好了。 1866年,马升修庙还愿。 马升去任后,张树屏继 任大同总兵。 林成兴的这位老长官“头 品顶戴提督军门、总统淮练 马步各军、山西大同总镇额 腾额巴图鲁张树屏”,由于“ 居深报国,气血凝滞”,就 在病中向吕祖祈祷发愿,“ 不日建帅病渐痊愈”。张树 屏、林成兴于光绪十年 (1884年)联名同铸“敬惜 字纸”焚纸炉赠给妙法禅寺 。同年,林成兴题“调御大 夫”(释迦牟尼佛号之一) 石匾,笔力遒劲,不似普通 武夫。 林成兴还为妙法寺亲笔 题字“有仙则灵”,石匾置于 妙法禅寺的庙额上方,至今 这块石匾仍然清晰可见。 为了还愿,张树屏开建 石窑敬佛。2011年,包头 出土了《创建佛窑记》,记 载了林成兴亲自率兵开建石 窑的过程:“林公独率所带 前营勇丁创建石窑,内供佛 像。”这则碑记还赞扬了林 成兴在建窑过程中,德行深 厚,并不扰民,“无一文累 及百姓”。 张树屏于1881~1889年 任大同总兵,死后朝廷批准 在山西省城建祠。林成兴在 张树屏死后,以太原总兵的 身份署理大同总兵军务。据 闻,林成兴“以威猛刚介遭 仇家暗刺,殒于任所”。逝 后,亦得以在老长官张树屏 太原城的专祠里“附祠”,享 受供奉与香火。 其“建威将军”的封号, 并不是生前拥有,应该是死 后封赠。 清代的总兵官,每年的 俸银599两,蔬炭银140两 ,灯红纸张银160两,养廉 银1500两,总计2399两。 光绪十五年,以谷子、 玉米、高梁计价折算,一石 粮食(50公斤)相当于银子 一两六钱四分。宣统元年, 南京江宁某处房产,坐北朝 南楼房三间,加上天井一方 ,时值估价120两银子。 林散之的伯父林成兴虽 然在太原当总兵,但妻儿均 送往和县老家,与两个弟弟 住在一起,估计俸禄也大部 分用来养家,每年送回家两 千多两银子,可保一家人衣 食无忧了。 林散之的父亲林成璋先 娶黄氏为妻,生了两个女儿 后,黄姓妻子不幸早亡。林 成璋又续娶了和县名门吴氏 。 1898年,林散之出生。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