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负面口碑对消费者态度的积极影响研究

网络负面口碑对消费者态度的积极影响研究
作者: 张洁梅,赫梦莹,孔维铮
出版社: 中国经济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8.40
折扣购买: 网络负面口碑对消费者态度的积极影响研究
ISBN: 9787513653930

作者简介

张洁梅,女,1979年12月生,河南镇平人。博士、博士后、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河南大学商学院营销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消费者行为、知识管理等。在《经济管理》、《管理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3部,教材1部。主持**社科基金项目、***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20余项。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等奖励,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 赫梦莹,女,1993年生,河南平顶山人,研究生毕业于河南大学,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参与**社科项目2项,参与完成省级社科项目2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先后在**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 孔维铮,男,1995年生,河南新乡人。河南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在读研究生。参与**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社科项目1项。

内容简介

*大部分企业认为只有正面口碑才会带来积极的营销效果,负面口碑只能带来消极的影响。负面口碑并不总是起消极的作用,对于个人品牌联结较高的消费者来说,其作用甚至可能是积极的。因此,如何引导企业正确看待负面口碑,进行长期品牌管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自我控制理论、态度承诺理论和判断*新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案例分析和心理学实验的研究方法,探究网络负面口碑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机制。从网络口碑信息接收者的角度出发,将负面口碑信息强度、负面口碑数量作为自变量,自我威胁作为中介变量,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作为因变量,个人品牌联结作为调节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借助心理学实验,进行了组间的对比研究。理清网络负面口碑信息强度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将两者用不同的测项进行度量,相比负面口碑的数量,负面口碑的强度*能够刺激消费者产生自我威胁;验证了个人品牌联结的调节作用,发现消费者在*到自我威胁以后,个人品牌联结越高的个人越容易进行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