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河南人民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3.18
折扣购买: 难忘的足音
ISBN: 9787215105683
上世纪50、60年代的农村还很贫穷,母亲靠自己 一人劳动维持全家生活。为操持这个家,母亲费了不 少心血,养了两只老母鸡,用鸡蛋换来油盐等生活用 品。为供我上学,那辆不知传了几代人的纺花车成了 我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从我记事起,嗡嗡嗡的纺车声就成了我的催眠曲 ,每夜伴我进人甜蜜的梦乡,经常夜半醒来,那熟悉 而有节奏的嗡嗡声还在响个不停。透过昏暗混浊的灯 光,我总是看到母亲的背影随着纺车的转动在往复地 晃动着,母亲太辛苦了,她是用心血纺成的线在编织 着这个家,编织着儿女们的未来。 母亲为人正直,教育我也非常严格,生产队的东 西不许随便往家里拿。有天晚上,邻居家里飘来炒玉 米花阵阵的香味,我嚷着要吃,可家里没有玉米,也 没有可炒的东西吃,我忽然想起大街上还有生产队种 棉花剩下的棉籽,炒炒一定好吃。就拿个碗到大街上 盛了一碗,母亲看到以后非常生气,从门后操起一把 笤帚就把我打了一顿,说:“这是生产队的棉籽,明 天不够种咋办。”我感到很委屈,强咽口水把棉籽送 了回去。母亲平时非常疼我,好的东西自己舍不得吃 ,总留着给我,这一次是一生以来打得我最重的一次 ,我理解母亲,唯恐她用心血浇灌的这棵小树长大以 后不能成材。就在我参加工作当上了会计,她也是千 叮咛万嘱咐:要好好干,给单位管好钱,不是自己的 千万不能要。母亲谆谆的教诲和高尚的品德多少年来 一直在激励着我、鞭策着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母亲非常平易近人,对我和我的妻子儿女关怀得 无微不至。家里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条。我们全家都非 常敬重她、喜欢她。闲暇无事,总爱围在她的身旁说 说笑笑,以驱赶她年迈人内心的寂寞和孤独。母亲能 讲很多故事,她也总爱把讲给我小时候听的她在旧社 会的经历讲给孙儿孙女听,怎么逃荒呀,吃树皮呀等 等。孙儿孙女像听故事一样听得很入神,但对她讲的 经历却一次次的否定,不相信,又一次次地为她老人 家生在那个年代感到惋惜,联想到自己出生在新社会 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感到非常的幸运。对老人过去 受的磨难,我们都为之痛惜,我一边听,一边为她老 人家默默祈祷,愿她有生之年享尽人间天伦之乐,不 再尝受一点苦。 母亲给了我们太多太多,我感到一辈子也还不完 ,而她老人家几乎不需要回报什么,只希望家庭平安 ,孩子们事业有成。每当儿孙们把先进工作者或五好 学生荣誉证书放在她面前的时候,她总是高兴得合不 拢嘴,眼睛格外有神,好像长了一年的庄稼到了金秋 的收获季节,两只粗糙得像树皮一样的手,抚摸的不 是荣誉证书,而是颗粒饱满的果实。 母亲还是走了,非常平静地走了,她已圆满地完 成了人生的使命。我们永远不能忘掉的,是她用心血 编织的家,和给我们的爱。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