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城记成都/城市家园读本

寻城记成都/城市家园读本
作者: 田飞//李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3.82
折扣购买: 寻城记成都/城市家园读本
ISBN: 9787100102537

作者简介

田飞、李果 七十年代生人,先后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他们无功利之欲,无前程之忧,随性而活,倒也落得个时时开心顺畅。既喜街头乱步,窥看忙人匆匆、闲人悠悠,也喜入得山水间,享那山雨迷雾。他们本不是写字人,然世间哪有那么多本来,只求此刻此时此地血脉贲张,激情注流,随笔扬洒。字,终被码成了“城”。

内容简介

古庙地处喧闹的华兴街上。这是一条位于商业场 后的小街,虽说老旧逼窄,但因 地处闹市,早己成为这座城市闻名已久的商街食肆, 著名的悦来茶园、盘飧市、铜锅煎 蛋面就诞生于此。在一排售卖潮人服饰的店铺间,有 条极不易被人察觉的僻巷,巷内立 有一门楼,青砖垒砌,券门上方置一匾,菱纹饰边, 中嵌一方红砂条石,虽已风化剥蚀 得厉害,但仍能清晰地辨出额上的四字“古关帝庙” 。 入到门内是一进旧式的四合院,一殿两厢,那种 老成都随处可见的小青瓦房。曾婆婆见有人来访,忙 放下手上的活计,和我们摆起了龙门阵。 “这里以前是座关帝庙,好像是民国时修建的, 我们刚搬来时,庙门石匾上还刻有中 华民国多少多少年,现在都风化了,只剩了‘中’字 。庙子里原来住了位敲更的大爷,每 天时辰一到,他就带着竹筒出门,‘笃笃笃’地报平 安,直到前些年才去世。” “关帝庙原来的山门比现在漂亮多了,匾额两边 各雕有一只石狮子,可惜文革时被敲 掉,剩了一只绣球在门上。天井里摆了四口红砂石制 成的方缸,有一米见方。后来住家 户把这四口大缸缸壁卸下,铺了排水沟,剩下的石板 拿去砌了外墙。现在你们看到的这 个拱门是关帝庙的二门,外面还有一座大门,但早给 拆了。二门外有眼老井,八九米深, 可惜前几年盖高楼抽地下水,结果把井水也给抽干了 。” 关庙街·关氏父子,一门忠良 地址:青羊区玉泉街、小关庙街 现状:已无存,附近有一些古老的小巷 作为蜀汉国的将军,关羽却从来来到过成都。但 集忠、信、义、勇 于一身,且身兼武圣、武财神双重身份的关二爷自是 备受蜀地百 姓的崇奉。且不说那些必把山西老乡关羽供在正堂上 四时祭拜的晋商会 馆公所,城廓内外、乡场街子,官绅商民们所集资修 建的关帝祠 庙就已数不胜数,如下同仁路关帝庙、纯化街关岳庙 、武圣街关帝庙、 红墙巷关帝庙、三桥南街关帝庙、沙河堡关帝庙、石 羊场关帝庙、自冢 场关帝庙、大面铺关帝庙、西河场关帝庙……众多关 帝庙中,成都人最 耳熟能详的,莫过老关庙和小关庙。 老关庙、小关庙都位于成都北门内,隔街而居。 相传明初的一年,成都遭遇大 旱,满城的水井都见了底,唯独城北玉泉古井依旧水 位不减,清澈甘洌,即使附近好几 条街巷的住户都来挑水,也始终不见干涸。于是有传 言道,此乃关老爷显灵(据说关羽 死后在湖北玉泉山显圣)。消息很快传遍全城,人们 蜂拥而至,围着古井又是烧香,又 是叩头,祈求关老爷保佑。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 人们集资在原玉泉寺旧基上新建了 一座关帝庙,新庙高大轩敞,重殿叠宇,大殿中塑有 一尊铁铸关公像,威武凛然。后 来,商民们在与关帝庙相邻的街上也筑了问小庙,祭 祀与关羽一同被斩于临沮的义子关 平。为了区分两座关庙,人们将祭祀关氏父子二人的 庙宇分别称为“老关庙”和“小关 庙”,所在街道也跟着命名为“老关庙街”、“小关 庙街”。 清时的老关庙、小关庙香火很盛,尤其是老关庙 ,几乎成了那些将军、都统、提 督、总兵、副将等武官聚集宴饮之所。清光绪年间, 老关庙街和东段的女儿碑街合并, 更名为“玉泉街”。民国十八年(1929年),川军旅长 蔡海珊以慈善之名,将老关庙更 为了学堂,庙堂从此被废。还有另一种说法,说是“ 军人强占庙产,把老关庙卖给富豪 人家修建公馆”(按惯例,民国所发生的大小事件, 多有两个以上截然相反的版本)。 不过玉泉街上确有许多旧时军人显贵们的深宅大院, 但解放后都一律充了公,成了十数 家人混居的大杂院,再后来又因破败不堪,无保留价 值而拆除干净。小关庙街南临老关 庙街,北抵城垣,西接东通顺街,东连马镇街,全长 两百多米。据说街中除了那座专祀 关平的小关庙外,街北处还有一座关帝庙,名叫“圣 帝宫”,当然也已是无了踪迹。 成都历史上是经过数次洗礼过的城市,因此要想 在地面上寻个什么旧迹故址,比 起其他城市,或许要困难许多。书中所载庙堂宫观自 是无迹,与之相邻的街道也多成了 通衢马路,老关庙街即是如此,没了丝毫的旧痕。唯 小关庙街尚未遭到旧城改造的洗礼, 虽没了祠庙,但偶尔还能见着一些旧时的小巷、门楼 、矮墙、天井、院落……P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