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8.56
折扣购买: 阅读日本(增订版)(精)
ISBN: 9787108057822
陈平原,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系主任)、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
东京的古寺 对于考古学家来说,东京没有“古寺”。东京的 寺庙本来不少,可经历江户时代的三大火事,再加上 20世纪的关东大地震和美军大轰炸,难得一见百年以 上的建筑。即便不计较多次的翻修与迁移,江户开府 至今不到400年,东京的寺庙能“古”到哪里去?(《 浅草寺史略年表》溯源到7世纪中叶,可屡建屡烧,目 前的本堂是1958年落成的)难怪许多到过京都、奈良 的游客,对东京的寺庙不屑一顾。半个多世纪前和辻 哲郎记录游览奈良附近古寺印象的《古寺巡礼》,至 今仍是不可多得的名著;淡交社正在印行的大型系列 图录《古寺巡札》,也以京都、奈良两地为主。手中 有一册角川书店编的《图录日本美术》,收录并简介 被定为国宝或重要文化财的雕刻、绘画、工艺、建筑 ,是我游览古寺或博物馆时必带的“指南”;其中16 世纪以前部分基本与东京无缘。 谈论考古和艺术,“时间”具有绝对的价值。一 千多年前的佛像.不管多么粗糙,只要能流传至今, 便有惊心动魄的魅力。“文物”之所以显得“古雅” ,小半赖人力,大半靠天工。不必“嗜古之士”.一 般人都会对此类能引发思古之悠情的“文物”感兴趣 。在这一点上,东京是贫乏的——博物馆自然除外。 对于曾经在长安城根捡过秦砖汉瓦,或者在西域路上 遭遇“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中国人来说,这种感觉尤 其突出。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不从“考古”而从“历史” 、不从“艺术”而从“人情”来品读,东京其实是不 乏值得一游的“古寺”。叹息东京“古寺不古”者, 大概忘了历史时间的相对性。倘若东京的古寺能帮助 我进入历史,阅读我所希望了解的江户文化,那又何 必过分计较其年龄?今日的东京,到处是高楼大厦, 想追寻江户时代的面影,还真的只能借助这些不太古 老的寺庙。“江户东京博物馆”固然让我动心,也给 了我许多有关“江户”的知识;可我更愿意在香烟缭 绕的寺庙边,抚摸长满青苔的石碑,似乎只有那样才 能真正感觉到“历史”的存在。 当初不大满足于“博物馆文化”,主要是考虑到 其中凝聚了太多的专家的理性思考,一切都解释得清 清楚楚,限制了自家想象力的发挥。野外作业有惊险 ,有失败,也有意料不到的“发现”——在专家或许 不算什么,在我却可以陶醉好几天。精骛八极,神游 四海,尚友古人……一觉醒来,眼前依然是东京的高 楼大厦。既不感伤,也无惊喜,对自己笑一笑,上图 书馆去也。 很快地我就明白这里的陷阱:东京的“野外”其 实一点也不“野”,我的作业对象并非“原初状态” 。寺是重建的,墓是重修的,碑也有不少是重刻的。 除了地震和战争的破坏,还有重建时整理者有意无意 的“歪曲”。常会诧异江户人为何不讲礼节乱搁石碑 ,事后想想,可笑的其实不是整理者,而是我之“信 以为真”——呈现在我面前的并非“真正的历史”。 明白了这一点,“古寺巡礼”时便有了双重的考据任 务:既考古人,也考今人对古人的理解。带上一册“ 江户古地图”(此类图书甚多),还有安藤广重的《 名所江户百景》,在东京街头散步,不时会有莫名其 妙的叹息或微笑。 相对于观赏国宝级文物时的“焚香顶礼”,摩挲 路边饱经沧桑的石灯笼或者街角略为残缺的地藏菩萨 ,心情轻松自由多了。没那么多谦恭,也没那么多虔 诚,用一种通达而又略带感伤的眼光来看待古人和今 人,思维自然活跃些。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古今对话 中.“艺术美”逐渐为“人情美”所取代。所谓“线 条”“结构”“韵律”等的思虑,实在抵挡不住佛家 的“大慈悲”——起码在东京的寺庙里是如此。比如 ,位于目黑的大圆寺里,有一尊很不起眼的道祖神像 ,在墙角的大树底下“乘凉”。此乃中国的行路神, 在日本则专管儿童和爱情,故刻成男女合体“勾肩搭 背”的浮雕。我不知道这一对矮墩墩、胖乎乎、笑嘻 嘻的小儿女组成的道祖神是否真有法力,一瞬间竞把 我“镇住了”。无暇借问作者是谁,也不想考据创作 年代,只是隐隐约约感觉到这充满稚气的神像里,蕴 含着对世俗人生的热爱,以及周作人所再三赞叹的日 本之“人情美”。 东京寺庙之所以让我流连忘返,很大程度正是这 种充溢其间的“人情”。不管是大名鼎鼎的浅草寺、 增上寺,还是我居住的白金台附近的若干“无名”小 寺,都是有信徒、有香火、有佛事,因而有生命的“ 活寺”。我很看重这一点,这正是收藏丰富的博物馆 所不具备的。参加过大大小小的佛事,也见识了真真 假假的信徒,自认对日本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大 概是我逛寺庙的最大收获吧! P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