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当代世界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6.30
折扣购买: 求胜防败之道
ISBN: 9787509008379
梁必骎,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博士生导师,著名军事学专家、致胜学学者、中国军事哲学奠基人,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军委四总部联合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军事方法学》《军事哲学》《高技术战争哲学》《军事哲学思想史》《军事革命论》《军事哲学与军事实践》《军事哲学思想史教程》《广义致胜论》等。发表了大量有关当代战争、军事历史、战略问题、致胜问题等方面的重要论文。
正确选定目标,乃是求胜防败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如果说鲜明的目的性 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特性,那么目标便是这种特性的具体体现。任何人做任何 事之前,都不禁会问:到底为了什么?也就是究竟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或目 标。尤其在致胜活动中,能不能正确地选定目标,影响和决定着后来的行动 方向、轨迹与结局。然而,致胜目标又非致胜主体随意选择和确定的,不仅 其有什么样的需要及其利益就会选定与之相应的目标,而且在选定目标时还 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要正确选择和确定致胜目标,就必须坚 持科学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把主观需要同客观可能结合起来,并不断地予 以优化才行。 一、致胜目标源于生存与进步及其利益 水有源,树有根。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之所以会选择这种或那种致胜目 标,都不是空穴来风,从根本上看皆源于自身生存与进步及其利益的需要。 只不过,由于不同主体或同一主体在不同的情况下,其生存与进步及其形成 的利益十分丰富多彩,并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而决定了选定致胜目标 时的多种多样性和错综复杂性。比如,可以有宏观的目标和具体的目标,有 眼前的目标和长远的目标,有单项目标、多项目标和系统目标等等,而且这 些目标之间常常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决定着主体活动的整个过 程。 (1)生存是一切主体的基本需要 人一来到这个世上,首先要生存下来。一个群体能否屹立在社会之中, 求生存亦是第一要务。毕竟群体由各相关个体共同构成,不能从各个方面保 障个体的生存需要,也就没有群体的生存。尽管生存这种最根本的需求,所 涉的内容非常之广,但概括起来不外乎是食、穿、住、行、乐等几个基础方 面。同时,为了满足这些基本性需求,还须通过一定形式开展生产、防卫与 交往等必不可少的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先说“食”。这既指吃,也指食物,可算得上是人类生存首先和最为重 要 的需求。“食”的对象,不仅指那些能维持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外界可食 之 物,广义上还包括洁净的空气和水等。中国有句著名的古训,叫做“民以食 为天”。其实何止是“民”,任何主体都要以食为“天”,否则用不了多少 日 子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其次是“穿”。穿着打扮是人类的一个明显特点。开始时,衣物并非完 全 为遮羞之用,它乃是人类为适应环境条件变化所必需的物品。人是裸性高等 智能动物,要适应地球表层气温的反复变化和避免强烈阳光的直接照射,没 有衣物是不行的。何况,善于穿着打扮还可起到美化自身的作用。 再次是“住”。这是人类为保持有利的微生存环境所必不可少的方面, 其 中房屋属于解决“住”问题的主要物。由于人类所处的地球环境条件,普遍 存在着强紫外线照射、风雨雪雹袭人和白天黑夜交替等状况,还有毒蛇、猛 兽、致病昆虫的袭击等等,有了住房才有利于保护人的安全、隐私和休息。 还有“行”。其固然首先是指走的意思,但其更广泛的含义包括了种种 走 动、运动、旅行等举动,可以分为自体行与用工具行两种。它作为人类生存 的基石之一,除了有同其他动物相似的一面外,又有由社会性所决定的种种 特点;不仅为人体新陈代谢所需,也是各主体间进行联系和交往的必要途径 。 最后是“乐”。它不仅指感官刺激之乐,更指心理上获得的欣快感受, 属 于人类求生存过程中一种最起码的精神需要。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免不了 有喜怒哀乐的心理体验,总追求一种快乐的生活。中国古代《诗经》中推崇 的“乐土”,基督教《圣经》中形容的乐园,佛教《无量寿经》中描绘的 “净土”等等,其实都是对人们期望快乐生活的反映。 不过要看到,人毕竟不同于其他动物,除了适应性生存这一面之外,更 关键的是能动性生存。人在食、穿、住、行、乐等方面所需的东西,往往靠 自然界提供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必须依靠自身和结成一定的群体从事各种 能动性活动:一是生产活动。它主要通过认识、适应、改造与融合自然的过 程,以获得确保人类生存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比如,种粮食、织衣物、建 住房、造车辆与娱乐品,等等。其中,生产工具特别重要,没有工具便没有 生产活动,而且没有制造工具的工具,也算不上真正人的生产活动。只有人 才会使用工具来制造各种工具,并使用不同的工具来从事各种生产活动,进 而获取生存的必需品。 二是防卫活动。防卫的目的,在于能有效地保护主体自身、生活、环境 、 劳动成果和享用这些成果。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为了能继续生存下去,都离 不开防范敌害、确保安全这类事情。不过必须看到,当人类社会出现敌我对 抗的矛盾后,群体尤其是阶级、民族、国家等大型群体,便主要由其军队进 行各种防卫活动,效果和结局如何往往会影响这些群体的继续生存状态。 三是交往活动。人生活在社会里,除了要同自然界打交道,还必须不断 同他人交往,才能满足各种具体主体的生存需要。从整个人类社会到每个民 族、国家,再及各个政党、团队、家庭和个人,无时、无处不存在交往,无 事不同交往相联系。要实现交往,一方面须通过适当的组织体制、管理机构 和运作方式;另一方面又要依赖一定的工具、手段和途径,如语言文字和通 讯交通等。 另外要指出的是,不可忽视人的延续生存问题。其中,正常的性活动及 对其实行能动地控制,对人类的延续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生理、心理上 说,性活动只要双方同意并且不伤及他人,就可以自由地进行。但从是否有 利于人类的延续生存来说,这种自由又不得不受到家庭、传统、道德、法律 、 生育等的制约,防止性病的蔓延和人口过度地增长也是必须考虑的社会因素 。 此外,能否实现性与爱的结合,还是充分体现人类健康地延续生存的最大特 色。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