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案内幕

重案内幕
作者: 海剑
出版社: 中国工人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9.80
折扣购买: 重案内幕
ISBN: 9787500848127

作者简介

海剑,检察官、作家、学者。 现供职于首都检察机关,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犯罪学学会会员、首都政法文化研究会理事。先后就读于江苏省徐州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 1994年以来开始文学创作。在《中国作家》《人民*报》《北京文学》《青年作家》等**外报刊发表各类文章千余篇,800余万字。近年出版个人作品20余部。参与创作《正义使命》《身份疑云》《致命关系》《**指控》《反贪精英》等影视剧多部。20余篇(部)作品曾获得中央级、省市级和海外奖项。

内容简介

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的**,不少手握权力者通过暗箱* 作,把国有资产一步步变成私有财产……他们自以为瞒天过 海,天衣无缝。对外宣称公司亏本或者*作公司破产,实际却把国有资 产大肆装进自己腰包,大玩“魔术”转移国有资产的王杨们终于玩 “现”了。 收到判决书后,王杨表现出了异常的平静。他只是说:“我要上诉, 你们要还我清白……”是否清白?他自己心知肚明。此外,他还应该明 白:钱不是**的,尤其在法律面前。如果不是一个贪字作怪,何至于 有**的牢狱之灾?一首元曲可以恰当地概括王杨的这段经历:“**千 条计,百年万世心……头枕着连城玉,脚踏着遍地金,有一*死来临, 问贪公那一件儿替得您。” 王杨挪用公款、贪污、行贿案是一起背景复杂、手段隐蔽、犯罪人 精心设计的共同犯罪案件。承办本案的侦查人员,在案情复杂、线索少、 查证难的情况下,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使案件真相大白。 王杨,男,19**.年10月出生于北京,曾获物理学、法学双学士,民商 法 硕士,法学博士学位,并博士后出站。曾任中国出口基地建设总公司(以下 简称中基公司)副董事长,金瓷实业公司(以下简称金瓷公司)副总经理 (副局级),先后创办并服务于两家律师事务所;*聘于两家法研单位担任领 导;某杂志特约记者,北京市某中级***陪审员,北京市第九届政协委 员。2008年1月8*,济南市中级***判决:王杨犯挪用公款罪、贪污 罪、行贿罪,合并执行有期徒刑20年。 汪肇平,男,59岁,原**计委科技司副司长,1992年调任某大集团公 司下属金瓷公司和信泰珂中心两家国有公司总经理(正局级),父母及岳父均 为*队**干部,家庭背景极为复杂。汪肇平犯挪用公款罪、*贿罪,合并 执行有期徒刑10年。 宣判后,两人均提出上诉。 2008年5月4*,山东省*****作出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 原判。 法庭上庄严、沉寂,在庭审时还在不时给审判长“授课”的法学专家是 真的悔罪服法了吗?此时,他一定是在反思,他后悔当初没有计划得再周密 些,行事得再稳妥些。这个自称一心能八用的天才博士,正在为自己犯下的 不可宽恕的疏忽而自责。正在为出于报复心理而未能克制自己**偏执心态 而导致的错误行为而懊悔。正是他的偏执和疏忽,断送了他为自己设计的先 获取财富,再以金钱铺路,通过聪明的头脑和买断的关系*终坐上*高人民 法院院长宝座的理想和志愿。一向信奉“窃珠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王杨, 到头来梦想破碎。 与王杨共同接*宣判的汪肇平此时倒显得一脸轻松。 故事的引发源于**审计署于2004年上报***领导的一份“审 计要情”。 “要情”反映,金瓷公司于2003年7月、9月期间,分两次将刚从**两 家大型企业收回,本应纳人世界银行贷款专户的资金6000万元人民币,以委 托理财的形式转入投资公司账户,使**财产面临极大风险。经领导批示, ***、*高***高度重视,因其中涉嫌职务犯罪,此线索经北京市 ***交办给北京市*****分院查办。 2005年6月,***责成某大集团公司纪委对金瓷公司总经理汪肇平实 施“双规”。 2005年8月19*,在***、*高***、北京市***共同 确定下,北京市*****分院成立了“8.19”专案组,指派刘克阳 等 检察官负责侦办这起案件。 选择刘克阳担任本案主办检察官是有原因的。 刘克阳,副处级检察员,北京市*****分院反贪污贿赂局的主 侦检察官。二十年多前的一次选择,让部队里学医的刘克阳踏人了反贪阵营 。 如今,他已经是反贪战线的一名老兵,并且战功累累、业绩卓著。但是,接 触过他的人都有另外一种感*:他没有反贪侦查员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和无 形的威慑力,跟他在一起就如春风拂面般的自在和温和。可是,经他手来办 理的三十多件*贿和挪用等职务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基本上都是十五年以 上的重刑,是真正的大案和要案,而且没有一件错案和冤案。 接到任务后刘克阳没有半点懈怠,他与专案组成员一起研究了与本案相 关的几家公司: 一是金瓷科技实业公司(以下简称金瓷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3年, 国企,1992年世界银行向中国**贷款2亿美元用于扶持我国高新技术发展 , 世界银行提出要求,此笔贷款不能由***控,要以公司商业运作的模式进 行使用。为此,**计划委员会专门成立了金瓷公司,其职能就是在考察、 确定**40余家符合要求的企业之后,对此笔贷款进行转贷和*后的回收, 身为**计委科技司副司长的汪肇平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 二是信泰珂中心。该公司原系**计委下属国有企业,成立于1992年, 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汪肇平,1998年该中心与金瓷公司一同划归某大集团公 司下属,均为国有企业。 三是中国出口基地建设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基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 世纪80年代,隶属外经贸部,作为当时具有进出口权的16家大型国企之一, 该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红极一时。1998年与部委脱钩后,挂靠到某大集团 公司.下属,总经理、董事长薛某。三家公司因同属某大集团公司,可称为 三 兄弟公司。 四是北京某民营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投资公司),董事长王某、 总经理孟某,在此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基本摸清上述公司脉络和初步掌握案情的基础上,刘克阳和专案组侦 查员决定接触汪肇平。 但初步接触并不顺利。傲慢自大的汪肇平只承认于2003年7月、9月份, 批准同意将本应上缴财政的世行贷款以委托理财的形式转借给投资公司。但 同时又表示,这件事是公司领导班子决定,是公司与公司之间正常借贷行为 , 目的是使这笔提前收回的世行贷款升值,以弥补支付“贴水”可能造成的 损失。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