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体:艺术解剖学教学手册

人物形体:艺术解剖学教学手册
作者: (德)戈特弗里德·巴梅斯|责编:刘东蓬|译者:冯帅帅
出版社: 大象
原售价: 398.00
折扣价: 238.80
折扣购买: 人物形体:艺术解剖学教学手册
ISBN: 9787571111885

作者简介

戈特弗里德·巴梅斯博士(1920-04-26—2007-05-14),曾任德累斯顿艺术学院艺术解剖系教授,是动物及人体结构艺术领域的顶尖大师。他的作品全部秉承他所提倡的理论并受到拥护者的高度推崇。1964年巴梅斯凭借他的著作《人物形体——艺术解剖学教学手册》蜚声国际,该书也在当时获得了民主德国年度“最美丽的书”大奖。巴梅斯的这部著作被奉为该领域的《圣经》,并被译成多种语言。这套译丛是巴梅斯对其一生绘画艺术实践的宝贵经验的总结,是绘画爱好者、研究者不可缺少的教材。他的主要作品还有《风景画》《动物的绘画》《素描人体》《艺用解剖:人体解剖与绘画表现》等。

内容简介

"1.在研究艺术的自然形态的过程中,人物裸体备受关注。 2.掌握人体肌肉图并不是艺术解剖学的最终目标,而是艺术解剖学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 3.通过简化画法来掌握人体形态,这一点一直以来都很重要。 4.艺术解剖学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可以指导人们如何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判断。 5.似乎科学研究具有“腐蚀”效果,能够影响他们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意图。 6.艺术解剖学恰恰处于人类对于世界的两种认知形式的交会处:在这里科学和艺术彼此交错。 7.艺术家基于整体性的视角来完成艺术创作,这种整体性并非五花八门,而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8.毋庸置疑,处达·芬奇以来,艺术解剖学以惊人的规模为传播知识做出了巨大贡献。 9.达·芬奇远远超越了他所处时代的艺术需求。 10.艺术家真正需要的是关于运动系统、骨骼构造和肌肉组织的精确知识。 11.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人体知识的研究,而达·芬奇的实践更为超前,他将医学远远置于绘画目的和绘画方法之后。 12.不尊重生命的人,不配拥有生命。 13.绘画已经升级为一种极具科学价值的证据和教学用具。 14.科学与艺术源自同一种思想。 15.艺术和手工艺、艺术准则和美学观念在艺术大师的绘画作品中全都表现得浑然天成。 16.二者的对立存在表明,身体的骨骼形态决定了其表面形态。 17.人体肌肉图演变成学习艺术解剖的纲领,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展现了艺术解剖学的内容与方法。 18.他拥有极为丰富的形态想象力,从而使其能够自由地塑造人体的姿势与运动。 19.在这尊静坐雕塑中,我们能够看到运动的无限可能性。 20.艺术作品表现出的灿烂文明振奋人心。 21.他的比例学研究和他所发明的不同体型共同构成了一门统一的形式语言。 22.正是维萨里推翻了盖仑的权威理论。 23.这不只是逼真的画像,更是精神层面的渗透与重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4.不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医学上,他们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25.掌握人物的形体知识,则意味着领悟了人物绘画艺术的精妙之处。 26.震撼人心的情感能够同时引发相应的身体动作。 27.长期临摹自然或者效仿典籍,对你们都没有帮助。 28.艺术家不能够仅仅停留在抽象的思考上,而是要不停地回归到对人物形象本身的观察上。 29.草率的教学最终让艺术家逐渐脱离了解剖学。 30.有些科学与艺术不可分离,每个艺术家都应对其有所涉猎,例如解剖学、角度学。" 这本书是绘画爱好者期待已久的人体绘画的权威教材,这是戈特弗里德·巴梅斯教授的最重要的著作第一次出版中文版。1964年巴梅斯教授凭借他的著作《人物形体——艺术解剖学教学手册》蜚声国际,该书也在当时获得了民主德国年度“最美丽的书”大奖。巴梅斯教授的这部著作被奉为该领域的“圣经”,并被译成多种语言。此后的40年,巴梅斯教授不断修订这本著作,后来又加入了许多绘画实例和对世界名画的分析,进一步充实了本书的内容。本书是巴梅斯对其一生绘画艺术实践的宝贵经验的总结,是绘画爱好者、研究者不可缺少的教材。本书的特点是结构有序、步骤分明、示例众多,可操作性极强,对绘画艺术爱好者,画家,美术学院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