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史话/中国史话

会馆史话/中国史话
作者: 王日根
出版社: 社科文献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7.00
折扣购买: 会馆史话/中国史话
ISBN: 978750977306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3 会馆家族的壮大 首善之区的繁盛势必影响到各地,南京曾是明朝 开国的帝都,其后依旧作为南直隶,成为附近许多省 份科举考试的所在.设在这里的湖南会馆、安徽会馆 、八旗会馆、歙县会馆都发挥过试馆的功能。南京由 于地位显赫,亦呈会馆聚集之势。“金陵五方杂处, 会馆之设,甲于他省,中州在糯米巷,三楚在赛虹桥 ,旌德在党家巷,太平在甘雨巷,陕西在明瓦廊,贵 池在黄公祠,新安在马府街,洞庭在徐家巷,崇明在 江东门……若评事街之江西,武定桥之石棣,牛市之 湖州,安德门之浙东,颜料坊之山西,天妃宫之全闽 ,陡门桥之山东,百花巷之泾县,殿阁堂楹,极为轮 奂。江西会馆大门外花白楼一座皆以磁砌成,尤为壮 丽。”吕作燮先生又从其他史料中找到了一些有关会 馆的记载:中州会馆有新、老两馆,嘉庆年间,江宁 知府吕燕昭在南通州任职时便捐资修葺糯米巷的老馆 ,后又在其旁创建新馆一座。安德门关帝庙有浙东会 馆;窑湾有安徽庐江会馆、三河会馆;钓鱼台有由曾 国藩府第改建的湖南会馆;下浮桥街有由桐城商人姚 氏住宅改建的安徽会馆;聚宝门外西街有安徽金斗会 馆;西华门大街牛市有浙江会馆;马道街有安徽庐州 会馆;栏杆桥有徽州会馆;钞库街有新歙会馆;东牌 楼有潜山会馆;油市街南有旌扬会馆;油市有福建会 馆;水西门外有湖北会馆;另外,还有两广会馆、四 川会馆、安徽金东会馆、婺源会馆等。在这些会馆中 ,有试馆,亦有官商合办的会馆,同时包含了较多的 商业会馆。它们的兴旺也标志着南京这一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与商业中心的繁盛。 同京师一样,省城往往是工商业或商业的中心, 因而服务于工商业的会馆亦多有存在。开封是河南省 城,也是商业中心。康熙年间,寓居开封的山西商人 和陕西商人在龙亭东侧修建山西会馆;到乾隆年间, 山西商人和陕西商人合建山陕会馆。在山东省省城济 南,从道光至光绪年间,客居济南的官绅商人就曾按 籍隶先后在济南建立山陕会馆(道光年间)、湖广会馆 、浙闽会馆(同治年间)、中州会馆、安徽会馆(光绪年 间)以及江南会馆、浙绍乡祠。这些会馆除山陕会馆的 服务对象以商人为主外,其余大部分是以服务于官绅 为主。山东省省城济南的会馆,绅与商的组合是基本 特征,但其指向在商。湖广会馆建于清初,同治九年 重修,由湖南、湖北两省绅、商设立。浙闽会馆建于 嘉庆年问(1796~1820),由浙江、福建两省绅、商组 建,有200多人,商人居多数。山陕会馆亦由两省绅、 商创立,商人居多数。这些都体现了商人与官绅相互 依存的关系。 在福州,十余省份在此设立会馆,如江西会馆、 湖南会馆、湖北会馆、河南会馆、两广会馆、奉直东 会馆、广东会馆、安徽会馆、山陕会馆、蜀滇黔会馆 、浙江会馆、全浙会馆、浙绍会馆、闽浙会馆、江苏 会馆等,还有本省的兴安会馆、延平会馆、寿宁会馆 、浦城会馆等,这些会馆都具有商业性质。傅衣凌先 生说过:“一般方志既不提当地在京师所建的会馆, 更自忽略为当地童生赴府城考生员而设的府城试馆和 为生员赴省城投考举人而设的省垣会馆,但方志中亦 偶有记载,如广东顺德在乾隆期间实于广州城外有‘ 邑馆’,诸乡绅及赴试文武生童必于此雇夫挑装入城 。湖南邵阳于道光甲申在长沙建立省城‘试馆’。湖 南湘乡和酃县亦有省垣试馆。又有临海县在杭州设临 海试馆,金华下属八县除金华系府城无需府试馆外, 其余七县都在府城设有试馆。金华、兰溪、义乌、东 阳、永康五县在杭州亦均设有试馆。江西乐平最早于 万历三十四年(1606),在南昌设乐平试馆,另有府城 饶州也设有试馆,又如鄱阳本身虽系府城,仍有郡城 试馆。吉安府属的泰和县当同治期间在南昌已设有试 馆五所,曰‘泰和试馆’、‘云亭试馆’、‘琼林试 馆’、‘书升试馆’、‘五六试馆’,‘五六试馆’ 为该县五十六都人士所独建,专为该都赴省乡试试子 所设。在福州则有永定试馆、永泰鄢氏试馆。”有的 府县在省城设试馆.有的乡镇甚至也在省城设试馆, 还有极少数颇有财力的家族设置试馆,似乎是在为本 家族应试弟子提供更为悉心周到的服务。福建连城县 就在省会福州设立了为赴省乡试士子服务的黄、罗、 李、张、杨、项各姓试馆近10所。这些试馆大都在省 会贡院附近,因为贡院为历代全闽士子考试的试场, 试馆建在它的周围可以使参试士子就近进入贡院试场 ,更能使之产生如归之感,不致如飞鸦聒林,备受无 处栖身之苦,士子还可以提前到省,住在试馆,静心 攻读,充分准备。设在省城的州县会馆,在服务于科 举之外,一般也为接待同乡同族人服务。总之,这一 类主要服务于科举的会馆大多由宫绅出资兴建,也有 少数为商人独资兴建,抑或为官商合资兴建。他们都 把科举作为跻身仕途的有效途径,或为了相互援引, 彼此奥援,扩大地方势力或家族势力,或为了使自己 青史留名。这些会馆显示出较为浓厚的政治倾向性。 P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