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教你为人处世

史记教你为人处世
作者: 郝一峰//刘太华//连跃
出版社: 中国工人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4.40
折扣购买: 史记教你为人处世
ISBN: 978750084278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黄帝是司马迁在《史记》之中记述的第一人,也是《五帝本纪》之中“ 五帝”的“第一帝”。 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生而神灵”,说他生下来几十天就会说话, 少年时就思虑敏捷,他成熟很快,敦厚懂理,成年后非常聪明。之所以被称 做黄帝,是传说他在位时有黄龙地蚓出现,认为有“土德之瑞”。黄帝的魅 力在于,他的心不懈于思考,力不懈于实行,眼睛不懈于观察万物,耳朵不 懈于倾听四方。 黄帝者,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 聪明。劳勤心力耳目,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帝颛顼是司马迁在《史记》之中记述的第二人,也是《五帝本纪》之中 “五帝”的“第二帝”。颛顼帝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他沉静 稳练而有机谋,通达而知事理。他养殖各种庄稼牲畜以充分利用地力,推算 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他往北到过幽陵(古幽州之地),往南到过交耻(泛指 五岭以南地区),往西到过流沙(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往东到过蟠木(古指 极东的日出之处)。各种动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全都 平定了,没有不归服的。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子孙。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 时以象天。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止,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 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帝喾高辛这个人,是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之中记述的“第三帝”。他 的魅力在于,他从不为自己的私利考虑。通过认真的倾听,仔细的分析,对 远方发生的事情便了如指掌;通过对周围事物的细微观察,哪怕是精深玄奥 的道理,他也能探究得一清二楚。明了民众的急需,仁爱而威严,宽厚而笃 信,致力于自身修养而使天下归心。他充分利用土地的物产又能节制使用, 他教育安抚百姓的方式通常是因势利导。他的神态肃穆,他的品行高尚,他 的一举一动无不合乎时宜,他的穿着往往与普通人没有两样。帝喾治国就像 雨露一样,不偏不倚地滋润着整个天下,凡是日月能够照临的地方,风雨能 够到达的地方,没有谁不服从他的统治。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 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 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 。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 从服。 帝尧,也就是放勋这个人,是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之中记述的“第四 帝”。他的魅力在于,他的仁德像上天无所不在,他的智慧像神明无所不能 。接近他,便感觉到恰似太阳一样的温暖,仰望他,就觉得他像白云般的高 洁。他富兼天下,但从不骄恣放纵,地位尊贵却毫无傲慢习性。他通常戴黄 色的礼帽,穿黑色的礼服,出人乘坐白马拉的红色座车。他继承发扬恭顺的 美德,以此敦促九亲和睦团结。 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 ,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 夏禹的魅力——其言可信 夏禹是司马迁在《夏本纪》之中记述的一个重要人物。夏禹,名叫文命 ,是黄帝的玄孙。他是经过众官推举,得到帝舜同意担任了治水的官职。他 的魅力在于为人聪敏机智,办事身体力行,吃苦耐劳;他遵守道德,仁爱可 亲,言必信,行必果。声音和美,合于律吕,举止合规中矩,行事先谋后动 ,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堪称百官典范。他勤劳奔走,苦心焦虑地从事治水 的工作,在外面十三年,经过自己的家门也不敢进去看一看。他节衣缩食, 居住的宫室简陋低矮,可是对于水利工程,却愿意花大钱尽力地做好。 夏禹,黄帝之玄孙。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宣宣穆穆,为纲为纪。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 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卑宫室,致费于沟减。 司马迁在《夏本纪》之中记述了皋陶“九德”之说。 帝舜和禹、皋陶等几位高官在朝上讨论治理国家的方略。身为大理卿( 当时最高司法长官)的皋陶说:“大体说来,人的行为有九种道德,宽大而 能威严,柔顺而能自立,忠诚而能供职,有治理的才能而又能敬慎,驯顺而 能果毅,正直而能温和,简易而能辨别,刚健而能笃实,强勇而能好义。能 够彰显这九德常则,那就非常好了。能够每天宣明三德,早晚敬谨勉励,就 可为卿大夫而保有采邑。每天敬谨的实行六德,认真治理政事,就可以保有 国家。天子综合九德而加以运用,使具有出色才德的人都担任官职,使百官 敬慎而相善。应当以身作则,不让人们走歪门邪道。假如居官位却不具备居 官的修养,这就是坏乱上天所交付的政事,上天将讨伐有罪的人,以五刑中 适当的刑法来处罚他。我所说的这些能够得到实施吗?”禹说:“你说的这 些,可以实行并且获得很好的成绩。”皋陶说:“我没有什么才智,只不过 希望帮助君主实行治天下之道罢了。”P2-5